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秋作文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作文 篇1
今天是立秋。云天收夏木叶动秋生。
不知不觉,夏天已经到了尾声,秋的气息愈发浓烈。
天气已经从难忍的炎热到令人心旷神怡的凉爽。太阳不再热情似火,而是换了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就像少女的秋水明眸含情脉脉地注视我们。但是,这些天太阳也不大有机会外出,因为整个天空正陷入乌云的统治。乌云在空中聚集,并随着风向不停的游走,天空是黑压压的一片。厚重的云层遮天蔽日,太阳无法冲破层层禁锢,大地上也昏昏沉沉,气氛阴郁。说不准什么时候,在这个多雨的季节,雨总是说来就来,随心所欲。而且通常是又急又密的小雨,被风吹斜着银针一样落下。这样的雨打在身上,衣服会很快洇湿成一片,很是狼狈。不过这个时候的雨也是来去匆匆,不一会儿便停了。
除了天气的明显变化,植物也要“香消玉殒”了。渐凉的秋风将一切绿色吹得枯黄,将一切曾经蓬勃的生命摧残得干涸。它们在风中发出最后的悲叹,垂垂暮老。终于,枯槁的叶柄失去了与树干最后的一丝联系,它在凉爽的秋风中飘摇着坠落,长眠在生养它的树的脚边。一个生命就此“香消玉殒”。
我们不应该悲秋,秋天毕竟有着硕果累累的丰收。各种成熟的果实的甘香,在此刻尽情吐露,并在空气中交织酝酿,吸引路人。一切昭示着这又是一个丰年。
立秋,像一个关口,一旦进去所有的一切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立秋作文 篇2
早晨,赤热的阳光透过窗户,把我从烤箱般的梦中烫醒。妈妈说:“今天立秋,天要凉快了,晚上注意别着凉了。”
中午,正在午休的我,被突然的电闪雷鸣从梦中惊醒。我趴在窗户上,看见外面下着大雨,大树伸伸懒腰,好像在说:“真舒服、真舒服。”草儿挺挺胸,好像也在说:“真凉快、真凉快。”过了一会儿,狂风爆雨突然停了,大地变得更干净了、草儿变得更绿了、树儿变得更结实了、空气变得更新鲜了。突然“哗”的一声,倾盆大雨又下了起来,树儿弯的腰更厉害了,都快把腰给折断了,草儿像飞了起来一样,好像要被大风连根拔起。过了一会儿,大雨又停了,风也慢慢地小了,树儿伸伸腰、草儿挺挺胸,所有的植物都好像在说:“真凉快、真凉快。”我又想起早上妈妈说的今天立秋,天要凉快了。天果真凉快了,妈妈真是太神了,快成预言家了。
秋天真的真的很凉快!
立秋作文 篇3
踩着盛夏的末梢,不经意间就进入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
早在周代,逢立秋这日,天子就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来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二来品尝新秋收成的米谷,以示庆祝,足见古代先民对立秋之日的看重。
诗人们也会在立秋这天,吟诗寄怀。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诗中有“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这是他在立秋日惦念远方的朋友元稹;清代乔崇烈《立秋日枕上》说“新凉涤残暑,细雨作秋声”,写立秋之景,突出节候变凉。
在古代的诗词中,节令之秋往往隐喻着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态。如晚唐诗人令狐楚的“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北宋诗人宋祁的“白发光阴诚可惜,五年骚首问长安”。唐代诗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最有代表性。诗云:“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作者联系自己一生为官,现如今两鬓如雪,感慨系之,无限悲思。起句感叹人生世事如过往云烟,承句感怀镜中之我已老态龙钟,转句自嘲一生所得惟鬓上白发,结句惜时怜己,岁将暮矣,人将老至。
就在众多诗人抒发光阴虚度感怀悲秋情结之时,唐代诗人刘禹锡却独树一帜。他在《秋词二首》的一首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反往昔悲秋的文人时尚,表达了爱秋喜秋的新意境。尽管王维的《山居秋暝》已流露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尚秋情绪,但这还只是一种归隐意识,而此诗却独辟蹊径,气势豪放,立意更深刻了。
立秋后,会迎来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的凄美传说,早在汉代就已定型了。千百年来,也让诗人们为此留下了许多名句佳作。印象较深的是白居易的《七夕》,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写七夕秋色,抒七夕情怀,立意卓然,言简意丰。
立秋后,炎热的'暑气还一时难消,常有“秋老虎”的余威发作,民间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俗语,但不管怎么热,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转凉,立秋后下一场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这便应了民间的一句歇后语:“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不过,这句歇后语,其内涵在不少的文字表述中又有了另一层面的外延。
立秋作文 篇4
今天是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细心地感受一下,虽然还穿着半袖和短裤,但是天气没有那么热了。最近一直在下雨,晴天的时候很少,出门都要带着伞。
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秋天的,因为深圳偏南,夏天的时候很热,冬天也不冷,春天来得很早,几乎没有太多的过度,就到夏天了。
在诗人的笔下,秋天大多是凄凉的,很多诗人通过描写秋天来表达自己不太得意的境遇。
但是在我看来,秋天别有一番风味。最有特色的就是枫叶,枫叶只有在秋天的时候特别红。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是农民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日子。
到了秋天,也不会有那些蚊子和苍蝇来打扰我们,可以睡个好觉了。渐渐地不用每天都与风扇或者空调为伴了。
立秋之后也是学生迎接开学的日子,在这样凉爽的日子开学,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都充满着新的希望,而且不久的日子就要开学了,想到这儿我就很开心。
立秋作文 篇5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立秋的日子,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南京
本周五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老南京立秋后还有十多天热,阴阳五行说中,甲乙寅卯东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库土。东曰青龙,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秋属西方庚辛金,是为白虎,秋老虎之说盖起源于此。民间所言的秋老虎指的是秋后气温的变化,称秋热是秋老虎,与五行讲的西方为白虎实在是:“此虎非彼虎。”
俗话说“热在三伏”,盛夏之余秋后还有一伏(末伏),即是说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伏天才算完了。孟秋之月,南京及其附近气温仍很高是正常的,问题是秋热还要热多久。老百姓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有说十八盆的“盆”是指旧时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其形为一广口浅底生铁锅(盆),置于方形矮木架上,燃料多为炭墼或木炭,此物解放后很少见了,喻还有十多天炎热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气爽”还早呢,要到秋分以后才会降临,宋辛弃疾词“天凉好个秋”,非为初秋,而是指中晚秋。一说天气仍然炎热,要洗澡冲凉18天,这“盆”是指澡盆了。另是指立秋后要下十八次雨,气候才会真正凉爽,有“秋后一场雨一场凉”之说,总之秋热难当,从夏至热到立秋,还未见尽头。过去无空调电扇,对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来讲,尤难忍耐,故有“老怕春冷,少怕秋热”之谚。
杭州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台湾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立秋作文锦集五篇】相关文章:
1.立秋作文锦集九篇
2.立秋作文锦集9篇
3.立秋作文锦集8篇
4.立秋作文锦集7篇
5.立秋作文锦集5篇
6.立秋作文锦集6篇
8.立秋作文锦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