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文

2021-02-25 立秋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秋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秋作文 篇1

  北京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

  立秋的日子,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实际上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

  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所以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 ,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南京

  本周五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老南京立秋后还有十多天热,阴阳五行说中,甲乙寅卯东方木,丙丁巳午南方火,庚辛申酉西方金,壬癸亥子北方水,戊己中央土,辰戌丑未四库土。东曰青龙,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秋属西方庚辛金,是为白虎,秋老虎之说盖起源于此。民间所言的秋老虎指的是秋后气温的变化,称秋热是秋老虎,与五行讲的西方为白虎实在是:“此虎非彼虎。”

  俗话说“热在三伏”,盛夏之余秋后还有一伏(末伏),即是说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伏天才算完了。孟秋之月,南京及其附近气温仍很高是正常的,问题是秋热还要热多久。老百姓有“秋后十八盆”的说法,有说十八盆的“盆”是指旧时冬季烤火取暖之火盆,其形为一广口浅底生铁锅(盆),置于方形矮木架上,燃料多为炭墼或木炭,此物解放后很少见了,喻还有十多天炎热的火盆要烤,真正“秋高气爽”还早呢,要到秋分以后才会降临,宋辛弃疾词“天凉好个秋”,非为初秋,而是指中晚秋。一说天气仍然炎热,要洗澡冲凉18天,这“盆”是指澡盆了。另是指立秋后要下十八次雨,气候才会真正凉爽,有“秋后一场雨一场凉”之说,总之秋热难当,从夏至热到立秋,还未见尽头。过去无空调电扇,对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来讲,尤难忍耐,故有“老怕春冷,少怕秋热”之谚。

  杭州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台湾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立秋作文 篇2

  今天,我心不在焉地翻看日历,看到日历上写着:8月7日立秋,忙对姥姥说:“今天是立秋。”姥姥叹了一口气说:“时间过得真快呀!”妈妈可能想缓解姥姥的坏心情,她说:“按中国的传统,今天应该吃饺子。”听了妈妈的话。姥姥同意了,于是她们就去包饺子。

  姥姥拿出一盆面与一杯温水,她先往盆里倒一点水然后揉一揉面,过了一会儿面就与好了。妈妈正在切馅,我看见妈妈把馅切得细细的,就问妈妈:“你为什么把馅切得这么细?”妈妈说:“如果馅不是细细的,饺子就不容易熟。”妈妈把馅切好后,姥姥把与好的面揉成条形,再把条形的面揪成小块。这时老姨与老姨夫来了。他们看到我们在包饺子,急忙过来帮忙。老姨先往桌子上洒了一些干面粉,也往手上涂了一些。看到这些,我对老姨说:“你这么做是为了不让湿面粘在手上或桌子上吧?”老姨说:“是呀,你真聪明。”接着,老姨夫把小块的面压扁了。妈妈再把扁面擀成圆形的面片。姥姥把馅包入面片中,然后把面片封上口。这样一个饺子就做好了。包饺子可真不容易呀!

  这个立秋过得真有意义,它让我知道了怎样包饺子。

立秋作文 篇3

  今天是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细心地感受一下,虽然还穿着半袖和短裤,但是天气没有那么热了。最近一直在下雨,晴天的时候很少,出门都要带着伞。

  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秋天的,因为深圳偏南,夏天的时候很热,冬天也不冷,春天来得很早,几乎没有太多的过度,就到夏天了。

  在诗人的笔下,秋天大多是凄凉的,很多诗人通过描写秋天来表达自己不太得意的境遇。

  但是在我看来,秋天别有一番风味。最有特色的就是枫叶,枫叶只有在秋天的时候特别红。

  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是农民最忙碌也最开心的日子。

  到了秋天,也不会有那些蚊子和苍蝇来打扰我们,可以睡个好觉了。渐渐地不用每天都与风扇或者空调为伴了。

  立秋之后也是学生迎接开学的日子,在这样凉爽的日子开学,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都充满着新的希望,而且不久的日子就要开学了,想到这儿我就很开心。

立秋作文 篇4

  黝黑的天空里,明星如棋子似的散步在那里。比较狂猛的大风,在高处呜呜地响。马路上行人不多,但也不断。汽车过处,或天风落下来,阿斯法儿托的路上,时时转起一阵黄沙。是穿着单衣觉得不热的时候。马路两旁永夜不熄的电灯,比前半夜减了光辉,各家店门已经关上了。

  两人尽默默地在马路上走。后面的一个穿着一套半旧的夏布洋服,前面的穿着不流行的白纺绸长衫。他们两个原是朋友,穿着洋服的'是在访一个同乡的归途,穿长衫的是从一个将赴美国的同志那里回来,二人系在马路上偶然遇着的,二人都是失业者。

  你上哪里去?

  走了一段,穿洋服的问穿长衫的说。

  穿长衫的没有回话,默默地走了一段,头也不朝转来,反问穿洋服的说:

  你上啊里去?

  穿洋服的也不回答,默默地尽沿了电车线路在那里走。二人正走到一处电车停留处,后面一乘回车库去的末次电车来了。穿长衫的立下来停了一停,等后面的穿洋服的。穿洋服的慢慢的走到穿长衫的身边的时候,停下的电车又开出去了。

  你为什么不坐了这电车回去?

  穿长衫的问穿洋服的说。穿洋服的不答,却脚也不停慢慢地向前走了,穿长衫的就在后面跟着。

  二人走到一处三岔路口了。穿洋服的立下来停了一停。穿长衫的走近了穿洋服的身边,脚也不停下来,仍复慢慢地前进。穿洋服的一边跟着,一边问说:

  你为什么不进这岔路回去?

  二人默默地前去,他们的影子渐渐儿离三岔路口远了下去,小了下去。过了一忽,他们的影子就完全被夜气吞没了。三岔路口,落了天风,转起了一阵黄沙。比较狂猛的风,呜呜地在高处响着。一乘汽车来了,三岔路口又转起了一阵黄沙,这是立秋的晚上。

  八月八日夜(注:阿斯法儿托为当时上海租界某条街道的音译)

【【精品】立秋作文4篇】相关文章:

1.【精品】立秋作文3篇

2.【精品】立秋作文四篇

3.【精品】立秋作文三篇

4.【精品】立秋节气作文4篇

5.【精品】立秋作文300字4篇

6.【精品】立秋作文300字四篇

7.【精品】立秋作文300字3篇

8.立秋作文

上一篇:立秋作文 下一篇:立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