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

2021-01-30 腊八节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腊八节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腊八节作文1

  记忆是一朵花,每年都会开得不同。腊八时节,家家都该吃上一碗粥吧。虽然,在我对粥的回忆里,这朵记忆之花起初是那么的孱弱而迷离,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迷雾给遮离住了。可是,再对往事的渐渐追溯过程中,它却慢慢的盛开了。

  确实,湿冷的寒夜,吃上一碗腊八粥是再好不过了,那温暖,是会从心底笃笃实实的漾出来。

  可,最初知道腊八粥,是从冰心的一篇怀人文章中。她说:腊八粥中须有十八种干果,代表十八罗汉,是纪念先人的一种祥和食品。她的母亲是1930年腊八逝世的,所以,每年要熬腊八粥以示缅怀。从老人那冰清温婉的笔调叙述中,我似乎能品咂出那份香甜与回忆之美。

  其实,即使不用十八种干果,腊八粥的主料和辅料也甚为复杂,包括大米、糯米、小米、黄米,赤豆,粟子,红枣,粥成后还需有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葡萄干,这样丰富的搭配,在小时的家里,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寻觅得到的。即使现在,做这样一碗粥也常需费一番心力。

  当我提起腊八粥时,是站在一种别致的角度,置身于一个完全笃实的环境之中。于是,一时间,我的记忆里弥漫着一股甜糯的香味。其实,印象中,家境清寒,似乎从没有过过腊八节的。所谓的粥,就是最简单的白米粥,而那米,过来人都知道,得经过好一阵挑拣,慢慢挑去里面的砂子、石子,洗净,才会上锅。所就菜,不过是一些咸菜、酱菜之类的。再好一些,不过是粥里加些红豆、赤豆之类的辅料,调节一下。但是这种简单,却是能见出寒苦度日的功力。

腊八节作文2

  你们谁知道腊八粥是用什么组成的吗?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等煮制的,有的还加进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葡萄等作点缀,使腊八粥更精细可口。

  我还知道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佛祖迦牟尼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出家修道。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释迦牟尼得救后,觉得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叫做“成行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僧侣就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这个习俗慢慢传到民间,就成了腊八节,把这一天煮的粥叫做腊八粥。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我省民间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个叫腊八的人,他自幼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习惯。后来他成家娶了媳妇,这媳妇和腊八一样好吃懒做。腊八的父母去世时,教育他们要勤劳劳动,勤俭度日。可是他们没听父母的话,还是不喂鸡,不种田。这样坐吃山空,没多久,就把父母留下来的粮食吃光了。到了腊月初八这天,锅里没米,灶下无柴,腊两口儿只好把囤底扫了扫。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锅粥。在这寒冬腊月,他们后悔没听父母的话。为了记取腊八的教训,以后人们每逢这天就煮杂粮粥,以勉自己勤劳简朴过日子。现在,河北民间仍然保留这一节日风俗。人们吃腊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个单纯的节日风俗。

腊八节作文3

  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节作文4

  腊八节这一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亲手做的腊八粥或腊八饭,是寻常百姓人家很喜庆的事。尽管这一日没有像春节的焰火、元宵节的灯会那般热闹,却也宛若青瓷般精致而细腻。小的时候,腊八节这天的清晨,我会在绵长的睡梦中醒来,会在母亲温柔的呼唤声中醒来。而窗外一线一线和暖的阳光,早已透过玻璃窗轻轻悄悄地洒进来。这一日的阳光总是这样好,以至于我的小床、母亲的厨窗、锅里的黄米饭,都逐一染了阳光的味道。

  这些味道弥漫了整个房间,如此温柔,如此和暖。

  在我起床、穿衣的空档,金色的黄米饭、干净的瓷碗木筷会被母亲有序地摆放在桌上,这一桌节日的餐食也这样可爱,就如此时窗外的阳光。

  母亲说,外公喜欢种糜子,外公种起他的糜子来既认真,又尽责。母亲还说,外公的糜粒磨出的黄米饱满而厚实,就像外公的品质。

  记忆中,我好像无数次地奔跑在外公的糜子垄间,风儿紧贴着我的裙衫。那个时候我那么小,以至于外公轻易就能把我高高地举起。

  记忆中,也好像无数次地看到过外公在天边还挂着月牙时,就携着锄具去他的糜子田了;也好像无数次地看到过那些秀气、文静又淳朴的糜穗低眉浅笑的样子。

  深秋,糜子被外公收割回来,脱下糜粒磨成黄米之后,外公便会捧起一粒粒黄米,看了又看,笑吟吟地对贴在他身边的我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我的外孙女吃上外公的粘米,下巴就粘住啦!”如果外公健在,一定还会笑吟吟地捧起他的黄米粒,对我说着那些如歌唱般动听的家乡话。

  腊八节的香,就如此时飘来的'黄米饭的味道以及腊八节之后的年的味道。只是,在这样的腊八节里,关于儿时甜甜的记忆,却被我这样酸酸地想起……

腊八节作文5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新鲜粮食与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与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傩(古代驱鬼避疫仪式)。史前时代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仪礼活动。

腊八节作文6

  记得在六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带着我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腊八节。

  这周放学前,班主任拎着两个大袋子进了教室,面带微笑地说:“下周一就是腊八节了,我决定大家一起在学校过一个有意义的腊八节!这里有几袋腊八粥的食材,下面我发给几名同学带回家,用水泡好,下周一带来,在班上煮,还有几个同学,下周一负责带锅……”听到这番话,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高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下周一的腊八节。而我,被分配到了写春联的任务。一放学,我立刻就冲回家,开始练习春联。

  这天是周一,我带着春联纸,毛笔,墨汁……去上学了。一进教室,节日的气氛立刻便向我涌来。装饰品挂满了教室,锅里的腊八粥正冒着热泡。趁着同学们还没来,我拿出毛笔和红纸,开始写春联。十分钟后,我将写好的春联贴在门上,顿时,腊八味更浓了。同学们陆陆续续来了,一进教室都会不由自主地嗅嗅鼻子:“嗯,什么味?真香!”接着,每位同学都分到了一碗腊八粥。这时老师进了班,笑道:“同学们,腊八粥好吃吗?”“好吃!”“那大家想不想看表演呢?”一听有表演看,同学们又不安定了。“大家安静一下,表演马上开始。”话音刚落,两名主持人便走上讲台,拉开了表演的序幕。朗诵,歌唱,舞蹈,精彩不断,同学们的兴致也不减,手中的腊八粥渐渐凉下来都浑然不知。

  两小时在不经意间便从我们身边溜走,表演也逐渐到了尾声,同学们的热情却还是那般高涨。这次腊八节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直到现在,我也依然铭记。

腊八节作文7

  我想起小时候经常读的一首北京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禁怀念起了腊八这一个由来已久的汉族传统节日。

  今天我知晓了一个新的说法――据说这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成道之日而被称为“佛成道节”。老北京人向来把腊八视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每一次成长总是能够让我获得新知,一如读书,就算是读同一个故事,读同一本书,每一次都是常读常新。随时间变化着的不是书里的故事,而是写书的人还有读书的人。

  腊八节是老北京的名俗节日之一,它也是最接近老北京的生活的一个节日。每一个民俗节日自然是少不了美食佳肴了。大家知道北京人是怎么过腊八节的吗?首先必不可少的就是腊八粥。腊八粥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一种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挺有意思的。腊八粥的种类有很多,从前米粮店一进腊月就将芸豆、豌豆、小豆、绿豆、小米、大米、高粱米掺杂在一起出售谓之杂豆米、腊八米。然后再加上小枣、栗子之类的干果,熬成粥之后再加上红、白糖,还有的加上玫瑰、木樨等调料。除此之外,在腊八节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在醋里,置于坛中,从腊月初八封上坛口,放在较暖的屋子里,为了过年吃饺子用。到了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使人忍不住多吃几个饺子。

  我一直都很喜欢首都北京,北京是古老的,同时也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如今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我一直想着有朝一日我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北京,看看北京天安门,故宫,中央电视台还有万里长城。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努力过好现在的每一个当下,未来可期。

腊八节作文8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

  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爸爸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

  爸爸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爸爸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爸爸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爸爸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爸爸、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

  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腊八节作文9

  从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过日子——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婆、一个儿子。

  老头和老太婆,一年到头总是勤勤恳恳地过日子:公鸡一打鸣,老头就起来下地,老太婆就起来点火做饭;老头耪五更地回来,老太婆已把饭做好,屋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吃完饭,老头抽袋烟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过纺车,嗡嗡地纺线。就这样,他家年年打得粮食大囤溜,小囤满,有吃有穿,日子过得美美的。邻人们哪个不夸呀,哪个不学呀!

  儿子呢,才十多岁。爹让他学耪地,他不去干;妈让他学管家,他不听。他净贪玩。他爹妈想,嗨,还小呢,也许长大了,一懂得过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谁知儿子长成了大小伙子,倒是不贪玩了,那个馋劲头可大啦!爹妈说劝,他当耳边风;邻人们说他没出息,他装聋。他想的好:有爹妈干着呢,我不干也行;谁让我摊上个好的“父母运”呢

  老头和老太婆渐渐地老了。

  一天,老头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临死时候,老头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他说:

  “孩子,你总要记住哇——‘谁家地上耪得勤,谁家粮食打满囤。’你要再像从前那样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头说完了就死了。

  儿子没把爹的话记在心中,老头死后,他当家,仗着爹留下的房子,地,还有一囤粮食,就每天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越来越放荡了。不久,他娶了个媳妇。媳妇跟男人一路人。邻人们都骂他们是“花啦虎”,老太婆气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儿子不听话,就嘱咐嘱咐媳妇吧。老太婆把儿媳妇叫到跟前,痛心地说:“孩子,你总要记住呀——‘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梁先红尖。’你要跟你男人那样学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说完也死了。

腊八节作文10

  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腊八节作文11

  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节这一天,喝上一碗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不但可以过个幸福的腊八节,还可以抵御严寒,过个温暖的冬天。

  近几年,家乡的腊八节越过越隆重,这一天人们除了相互问候、祝福以外,亲朋好友还会聚在一起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如今的腊八节可是一个开心的节日,可是它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来历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非常勤劳的夫妻,生了一个极其懒惰的儿子,他每天在家呼呼大睡,醒来后只知道玩。邻居的一位婆婆对夫妻两说:“你们的儿子渐渐长大了,应该让他学做一些农活啰,你们是不会陪伴他一辈子的。”儿子依然好吃懒做……后来娶了个儿媳妇,没想到呀比他们的儿子还要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夫妻两的身体越来越脆弱,在他们临时之前对儿子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日子要过好,勤俭是法宝。”夫妻两死后,儿子和儿媳妇把他们的话当成耳边风,守着父母留下的粮食吃了个精光。眼看就要过年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他两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邻居们见他两可怜巴巴的,于是东家给一把米,西家给一把豆,他两煮了一锅粥,和着眼泪喝下了。从此,他们再也不懒惰了,勤勤恳恳地劳动,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每年腊月八日,他们总要煮上一锅煮来提醒自己。

  当年那一碗粥会是什么味道呢?甜的?咸的?还是苦的?我想一定是五味杂成吧。腊八节的来历深深的打动了我,为了感受腊八粥的味道,我和妈妈一起煮了一锅腊八粥。当我将各种杂粮放入锅中煮时,我不停地观察,不停地搅拌,也不停地兴奋,最终,一锅香甜的腊八粥呈现在我眼前。我想,这个冬天一定不会寒冷了。

  腊八节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传统节日,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节日。这一天喝了腊八粥不仅可以抵御寒冬,而且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勤劳才能致富,懒惰只能坐吃山空。

腊八节作文12

  【我在老家酒业过腊八】

  一个星期六,我们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一行来到安徽老家酒业参观,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以小记者的身份过一次腊八节。适逢老家酒业的“打酒节”,我们一并学习了解了酒的酿造工艺和中国的民俗文化。

  大门口高高的彩虹门、长长的红地毯、热情的腰鼓队吸引着我们走进工厂,一排排红灯笼映衬着“腊八打酒节”几个大字,热闹非凡。一大排酒坛围满了一个冰封的池塘,就像一串项链挂在那里,十分漂亮。

  我们首先来到藏酒阁,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爸爸说老家酒业有着悠久的传统工艺酿造历史,特别是二楼的封坛原浆,都贴有代表身份的标签,听说价值不菲,值得拥有哈。

  随后我们来到酒粮坊,我们参观学习了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真是大开眼界,原来白酒酿造要经过出窖、拌粮、上甑、接酒、摊晾、入窖、封窖、窖藏等复杂工序,真是不容易。

  在展示大厅,我们学习了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同时了解到,打酒的“打”字原指买的意思。经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传统民俗中的许多历史典故,我现场书写了一副对联:“风云激壮志,礼乐秀群英”并上台展示,最后和小记者们一起绘年画、剪窗花、喝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暖的腊八粥入口,真是美味啊!

  这一天我学习了解了传统民俗文化和白酒的酿造工艺,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腊八节!

腊八节作文13

  清晨,在一片雾气中醒来,细密的水气糊满整个玻璃,房间好像不那么阴冷了。突发奇想,手指在“灰”玻璃上描出几个大字“今天过腊八。”

  翻身下床,沿着雾气找到在厨房忙碌的姥姥。这里的雾气更浓。氤氲里,我找到这暖意的源头。满满一锅的香米,炖着红枣、花生、核桃等谷物。“咕噜咕噜”的沸腾着,清香迎向我的脸蛋,湿润润的、痒痒的。深吸一口气,微烫的香气直冲鼻腔,留下久久不能消失的痕迹。这怕就是新年的味道了吧。我在心里嘀咕着,每会新年前,腊八的存在总是能让我多一份回味,多一份期待。“别在这儿转悠了,小馋猫。收拾收拾,今天过腊八。”我回头,望见姥姥汇着甜蜜的笑脸,我也笑了笑,一溜烟儿跑开了。

  太阳藏进云层,雾气可算消散了一些。我正和姥姥在厨房包着除夕夜的萝卜丸子,案板上,几排淡黄色的小团子圆滚滚的,不一会儿,就被姥姥送进了油锅。热油一遍遍的翻滚,萝卜丸子就在池子里跳,冒着气泡,裹上了一层外衣。这时我注意到,姥姥娴熟地夹出一个丸子,却搁在灶台上。随即打开灶炉,火焰开始侵噬丸子的肌肤。姥姥扭头看见惊异的我,讲到:“这叫祭灶,这丸子是给灶王爷的。每年腊八,灶王爷都会上天禀报一年中人间的情况。为让他上天言好事,就给他送去点儿好吃的丸子。”哦,还真有一段这样的传说,腊八又多了一份趣味呢!

  不觉之时,初生的一年即将到来。小年腊八的幸福承接了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引来了新一年的酸甜苦辣。淡淡腊八香,浓浓节日情。

腊八节作文14

  我小的时候,家境虽不很富裕,但我的母亲仍会把每一个节日都过得丰富甜美。记得腊月初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安顿我们几个兄妹:明天是“腊八”,要早些起来吃“腊八粥”。母亲说着,像变戏法一样拎出一包红枣,我们高兴得如馋猫一般,在炕上打着滚,嘴里还“噢噢”地叫着,想要几粒打打牙祭,母亲却在这叫闹中把几颗最大的红枣悄悄塞给了我,哦,那一瞬间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了……母亲准备好了薏米、

  小米、大米、红豆等东西,为翌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一次叮嘱我们早起,并说否则会变成“红眼睛”的。当然这一说法源于何处实在无处考证,因为我第二天还没见过某个人因在“腊八”这天没早起就变成“红眼睛”的。“腊八”这天,母亲总是起得很早,当我们还在香甜的酣梦中就隐隐听到了那“呼哒,呼哒”的拉风箱的声音,“呼哒,呼哒……”听来是那么悠扬,那么绵长,那么温馨……天还没有放亮,但红彤彤的灶火将屋子映照得灿烂美丽,当浓浓的香味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母亲便开始喊我们起床。当我们洗漱完毕怀着喜悦的心情端坐在炕桌前等待着母亲把那香味扑鼻,色泽鲜艳的“腊八粥”盛到碗里时,我们激动的心情便再也按捺不住,

  会敞开腮帮子大嚼大吃,因为粥烫得历害,“吸吸溜溜”的声音响成一片。哥一边吃一边还不安分地将碗里的粥用力抛向空中,而最让我佩服的是那被抛起来如球一样的粥竟每一次都准确无误落回到他的碗里,简直像耍杂技,而我学了几次不是把粥抛到炕上就是抛到后脑勺,逗得一家人笑不成声。母亲端着碗坐在一边也不管我们,只用那充满了爱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这时节,屋外往往是寒风呼啸、冰雪严寒,而屋里的我们却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目光里,津津有味地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粥,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情景啊!

腊八节作文15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俗称"过腊八"。

  腊八节的由来有两个传说。一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一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3天没给饭吃,他饥饿难忍。到处搜寻。终于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种粮食,煮成粥食用,觉得非常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时候吃那顿粥的味道,就命太监用各种粮食煮了一锅糖粥,欢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争相效仿并传入民间,遂成了一种节日习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粥也就是腊八粥了。青岛地区崇信后一种传说。

  即墨做腊八粥除各种米类、豆类凑足8样外,还必须加上枣和栗子,寓意"早(枣)下力(栗)气",求得来年丰收。

  莱西、即墨等地都忌讳妇女在娘家过腊八,腊八前妇女们都要回到婆家去。直到大年初三。实际上是因为腊八一过,媳妇们都该

  回婆家推磨、压碾,做过年的准备工作了。

  过去。农村孩子上私塾,过了腊八就开始放假了。所以俗语说:"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或说:"过了腊八,不怕啦!"指不用再挨私塾先生的板子了。

【腊八节作文集锦15篇】相关文章:

1.腊八节作文(集锦10篇)

2.腊八节作文(集锦15篇)

3.腊八节喝粥作文(集锦4篇)

4.腊八节腊八情作文

5.腊八节泡腊八蒜作文

6.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

7.腊八节腊八粥作文

8.实用的腊八节作文集锦

9.关于腊八节的作文(集锦15篇)

上一篇:家乡的腊八节作文 下一篇:腊八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