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

2021-01-09 腊八节

腊八节作文1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腊祭”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那么,腊八节有何习俗呢?

  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作文2

  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腊八节作文3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腊八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今天是腊八了,先问问好朋友们和八宝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谁没喝我请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锅呢!

  早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做了好长时间的车,有点不适应,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点pp,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张也没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点绿色也没有。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腊八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没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腊八这一天过得好开心哦。

腊八节作文4

  腊月初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农历节日,在这一天,各地均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腊八节喝腊八粥和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习俗,代表着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希冀与渴望,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近年来,腊八正与其他许多民俗节日一样,渐渐淡出现代人的生活,成为远去的记忆……

  这天,以及这天的前前后后,都应该是雪花的节日。它们像少女一样干净质朴,在这个时候轻盈地飘落人间,来了就把一切抱在怀里:村庄、田野、小院、柴草堆、麦秸垛……

  这天的炊烟是年底盛事开始的标志,袅袅地蜿蜒在房顶上的天空里,延续着几千年的乡俗。在醇香的气息里,游子想起了母亲的呼唤,想起了老屋的温暖,泛起了归家的情思。

  铁锅下火苗跳跃,像一群好动的精灵拉扯着柴草,红色的锦绸消解了乡亲们四季辛劳的酸痛,化作母亲们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腾中,清香飘逸。阳光的味道被各样杂粮吸收,又在氤氲的水汽中化作一缕清香,散发出来。

  这清香带给我们腊月里第一丝清清淡淡的幸福。锅边那口盛满清清山泉水的石瓮还笨重地立着吗?大黑还在翘着尾巴绕着石瓮打转吗?瓮里那把厚厚实实的水瓢还悠闲地漂着吗?那只陈旧的木盆还在工作吗?木盆里还有五彩的粮食吗?金黄的小米,鲜红的大枣,白的莲子,各色各样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浓的甜香,吸引着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传达着乡亲们对土地的感激。

  那个脸蛋红扑扑、扎着小辫的“爱哭虫”哪儿去了?呼呼的风箱声里还有妈妈那好听的老故事吗?还有妈妈那每年都说的话吗?她说:过日子就像熬粥,总是要经过时间的烟熏火燎,香甜才会慢慢酝酿而成。收获总需要用心情的水去浸润,去蒸腾,去熬煮,才会在心中留下智慧的营养……

  在腊八粥的醇香里,是赶赴新春的欢欣与忙碌。

  在腊八节的记忆里,是家的温暖与舒心。

  进了腊月的门坎儿,年就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鄂东北,腊月初八是庄户人家头一个年节,称之为“腊八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

  在所有的粥食中,乡下孩子最盼望的便是香喷喷的腊八粥。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腊八粥的原料很多,杂七杂八的有十多二十种,大多是我们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东西。干果类的有红枣、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莲子,鲜果片儿有鸭梨、山楂、橘子瓣儿,杂粮类的更齐全,有江米、大麦仁、豌豆、大刀豆,除了这些,还有秋日里晾晒的一些干菜,有白萝卜干、胡萝卜条、扁豆角儿,有的人家还会放上冰糖、青红丝。

腊八节作文5

  今天是一月十一日,也就是腊八节。在古代称为“腊白”。

  腊八节这一天,都要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们国家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晚上,吃过晚饭以后,我和姥爷来到厨房剥蒜,说是要腌制腊八蒜。腌制腊八蒜也是腊八节的一个传统习惯。

  瞧:我和姥爷在腌制腊八蒜呢!

  剥蒜很简单,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蒜剥完了。接着,姥爷就把剥好的蒜瓣装进了一个开口的瓶子里,然后再往瓶子里倒上醋,最后,把盖子盖好。这样,腊八蒜就算腌制完了。姥爷说:“等到除夕夜吃饺子的时候就可以吃腊八蒜了。”

  我又查了查百科全书,想知道古代人是怎么过腊八节的。书中说:古代人相信神灵,腊八粥熬好之后先要敬神祭祖,然后还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还要保存着,几天后还有剩下的就是好兆头,意思是“年年有余。”如果把粥送给穷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另外,我还从电脑上看到一个小提示:蒜,人们称之为绿色青霉素,有较强的除菌杀毒作用。醋也同样具有保健杀菌作用。二者结合起来,可见它的保健杀菌作用非同一般。

  今年的腊八节,使我知道了许多关于腊八节的知识。

腊八节作文6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因为进了腊月门,天气也就真正的到了“数九寒天”了,所以,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饭,“沾沾下巴”。 腊八节,在我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绵长了,各地的习……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因为进了腊月门,天气也就真正的到了“数九寒天”了,所以,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饭,“沾沾下巴”。

  腊八节,在我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绵长了,各地的习俗不同,过法也就不同,饮食的差异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视程度可不比其他的传统节日差。因为过了腊八,就离过年不远,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小的时候,过腊八这一天,总能让我们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黄米干饭。每人再给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个香啊!就觉得老过这样的腊八多好。可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腊八吃粘米饭,其实是很奢侈的事情,粮店里定量供应的粮食中没有黄米。有的人家农村有亲戚种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门道搞到的,否则,所谓的腊八饭,就只能用带粘性的其它米来充当了。不管怎样,们对腊八的盼望值还是很高的,因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啊。

  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腊八这天采来的映山红花(就是野生的杜鹃花),放到瓶子里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定盛开。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鲜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里有一瓶子盛开的鲜花也不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郊区的东山上,踩着没膝的积,登山爬砬子去采那些干枝的映山红。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小丫头,也是够龙性的了,干脆就没想到,山上会出现什么野牲口,会随时有坠崖的危险。由于山上的太深,到了家以后,每个人都湿了半截裤腿子,被风打过,冻得硬梆梆的,当然也免不了被家里人责怪。也许是巧合,也许是伺弄得精心,到了腊月二十九,这一瓶子的花啊,开得那叫欢实呢?我也终于有了一些成就感,家里人也为这盛开的鲜花感到节日的喜庆。

  还记得在同学家吃过一种绿色的大蒜,酸酸的,很爽口。尤其是吃油腻菜肴时,用它做辅餐,那是相当得味。同学的妈妈说:腊八这天,把剥好的大蒜瓣放到白醋里浸泡,到了春节时,大蒜就变成了翠绿色,叫做“翡翠蒜”,也叫做腊八蒜。名字好听,也很喜庆。从那以后,我们家的餐桌上就多了这道菜,当然也是我的杰作。

  小时候经历过的事物,永远地留在记忆的深处。这欢乐的腊八,这的童年记忆,如今都远远的离去,只是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还让我酸酸地想起。

腊八节作文7

  早上,远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准备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此。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生气。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淘气多了。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

  现在妈妈每年还熬腊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会把粥冻到冰箱里等过年回去给我吃。说实话跟过年的佳肴相比,粥算不上什么美味,但妈妈还是年年给我留着,我也会很有兴致地大吃几口,我知道只要这样妈妈就满足了。

  本文介绍了有关腊八节的传说、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极其成分。有趣的是,中国的腊八节竟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

  the majority han chinese have long followed the tradition of eating laba rice porridge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the date usually falls in min-january and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legend about the origin of this festivity abounds one maintains that over 3,000 years ago sacrificial rites were held in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when people offered up their prey to the gods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the hunt and the twelfth month (lie and la) were interchangeable then, and ever since la has been used to refer to both. since the festival was held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last month, people later appended the number eighth (ba in chinese), giving us the current laba.

  buddhism was well accepted in the areas inhabited han chinese, who believed that sakyamuni, the first buddha and founder of the religion, attained enlightenment on 12/8. sutras were chanted in the temples and rice porridge with beans, nuts and dried fruit was prepared for the buddha. with time the custom extended,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where peasants would pray for a plentiful harvest in this way.

  there is, however, another touching story. when sakyamuni was on his way into the high mountains in his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and enlightenment, he grew tired and hungry. exhausted from days of walking, he passed into unconsciousness by a river in india. a shepherdess found him there and fed him her lunch.

腊八节作文8

  在我儿时的饮食记忆中,一个叫“腊八”的日子,简直就是弘扬味觉的宏大叙事。

  20世纪的成都平原,既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也没有“暖冬”一说。只要进入“三九”,川西坝子尽管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胜景,结结实实的寒冷却叫人神清气爽。

  那时我在一个名叫“新繁”的小县城上小学,学校与东湖公园仅一墙之隔,学生们在课间操也能溜进东湖公园玩一会儿。只有30亩大小的东湖,为唐朝西川节度使、著名宰相李德裕开凿。我国现在仅存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新繁东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处为山西XX县绛守居园池);“宋莲”则指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安石的父亲任新繁县令时,曾以东湖并蒂莲为祥瑞大事,写长诗《东湖瑞莲歌》以资纪念。

  精巧玲珑的东湖,景物美得叫人心醉。纪念古代先贤的“怀李堂”、“三贤堂”和“四费祠”,掩映在大片古柏贞楠中,荷塘曲水环护20多处楼台亭阁,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还有许多楹联匾额,常让初识字的我平添思古幽情。最让我喜爱的,是“三贤堂”的那副楹联:“何物荐馨香,西蜀繁田,东湖清水;前贤有遗爱,唐封翠柏,宋咏红莲”。记得大哥曾用朗诵诗歌的语调对我解释那副楹联——什么事物的芬芳比祭祀焚香更为悠长?只有川西繁江的沃土和东湖的清澈流水;唐代圣贤留下的苍翠古柏和宋代诗人吟咏过的红莲芙蕖,都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深厚仁爱呀!

  东湖是我和三弟儿时最爱玩儿的所在。初春时节,我们在城墙根一带摘“狗蒂芽”(有清热解毒等药用价值的野菜),还有一种鲜红色的野草果叫“蛇苞果”,据说那是蛇的最爱,我们总要狠下决心,才能拒绝它那水灵灵红艳艳的诱惑。盛夏之中,桤木树林是我们捉蝉子和“牵牛郎”的胜地,慈竹林则是我们捉“笋壳虫”和“丁丁猫”(蜻蜓)的好去处。到了深秋,我们跳到干涸的荷塘里,几乎不费力气就能挖菱角和莲藕。

  即便进入隆冬,顽童眼中的东湖也是绝佳去处。一个阴霾弥漫的下午,天冷得出奇,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的我朝窗外望去,只见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操场旁那株高大铁树的墨绿色针状叶子上就积满白雪,看上去格外赏心悦目。放学铃声还在耳畔萦绕,我已叫上三弟,一边背诵新学的课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边拉着他奋力朝东湖跑。

  东湖城墙上,几大片盛开的腊梅被积雪压弯了枝头,那雪松软而洁净,伸出舌头尖舔而食之,冷丝丝、甜丝丝,差不多堪与街头艺人卖的棉花糖媲美,却又胜在多出几分馥郁。我们采集腊梅上的积雪打雪仗,弄得满身都散发着腊梅沁人心脾的幽香,眼见天色已晚,这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未进家门,老远就闻到一股诱人的喷香——有腊肉的醇香、蔬菜的清香、干果的脆香,还有若干莫可言状的馨香。来不及放下书包就直奔厨房灶头,揭开锅盖,只见一大锅五颜六色的稀饭。问及外婆此为何物,答曰“腊八稀饭”。再问“何为腊八”?外婆再答“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接下来的“佛成道节”等语我则完全听不明白。

  且不管“腊七饭”、“腊八饭”,只要可口就是好饭——好像有点儿“英雄不问来路”的意思。待到晚饭时,对吃喝问题一贯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再度提出质疑,外婆讲的那些话我仍然一头雾水。让人喜出望

  外的是,平素严厉有余和蔼不足的父亲居然给了答案:“腊八”古称“腊日”。早在先秦,人们就在“腊八”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云云。咦,一碗稀饭竟然有如此久远的来历和神奇作用,想不肃然起敬也难啊。

  以吃喝为载体缅怀先人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的事情,倘若套用it业内人士的术语,就是“程序运行正常”。可是,怎么也没料到,今年我煮“腊八稀饭”的既定程序,却因笔记本电脑莫名其妙染上“熊猫烧香”病毒而毁损殆尽。忙完重装操作系统、安装新买正版杀毒软件等烦心事儿,“腊九”也要按“腊八”来过。至于将 “腊八粥”刷新为“腊八饭”,不是颠覆传统,不为另类炫酷,不想显摆厨艺,只因自己立志“把日子过成厨子”嘛——糯米、大米以及红豆洗净、分别煮至半熟沥起;腊肉、火腿肠、四季豆、胡萝卜、猕猴桃、红杏果脯、大枣、花生仁、核桃仁均切颗粒,铁锅烧热调和油烧熟,先炒红豆等辅料,再以米饭均匀覆盖,扣上锅盖小火焖之,一刻钟就成。

  外婆当年做的“腊八稀饭”,一直是我私人食谱中的一个难以消解的块垒,一种值得永远珍藏的情愫。每年开始“数九”,我都会在潜意识里默默期待“腊八”的到来。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好吃”德行所致,还是味觉记忆使然,抑或生活原本就是一个圆,圆周的起点其实也是终点?

  思来想去,似乎豁然开朗——生命其实是一个过程。即便走到那个“终点”,人生也应该该像江河那样激扬奔流,绝对不能冻结为冰山,在上面刻下“孤独”、 “冷寂”、“漠然”等字样。何况长路上总会有关注的目光、友好的笑靥、温暖的双手和亲切的语言,引导我们一直向前行;何况镌刻在心灵深处的亲情、爱情、友情,早已谱就明媚的乐曲——那是一首无字咏叹调,只要在心底低吟浅唱着它,我们就会依然寄情于初春菜花、仲夏芙蕖、深秋桂蕊,还有那隆冬傲然开放的腊梅。

腊八节作文9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节年年有,而我们的父亲、母亲却早已做古。我们兄弟姐妹也工作在天南地北。尽管交通方便,都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奢望。那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了!,想着想着,两行热泪便从眼角流出。

腊八节作文10

  “好香啊。”农历腊八的早上,一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来到饭桌前。这时,一碗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正准备拿起筷子好好品尝一番,妈妈突然走过来笑笑说:“小馋猫,你知道这是什么粥吗?”我摇了摇头。

  “这个是腊八粥,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妈妈说着,拿起勺子舀了一点粥,吃了下去。“说起腊八粥的来历,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听?”我开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妈妈念念有词的讲解着腊八粥的来历:“好了,我开始讲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

  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

  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从此,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了。”

  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的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还留有余香。喝下了这碗腊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来。

【腊八节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1.腊八节作文合集15篇

2.腊八节作文合集10篇

3.腊八节作文合集7篇

4.腊八节作文合集4篇

5.腊八节作文合集六篇

6.腊八节作文合集6篇

7.腊八节作文合集五篇

8.腊八节作文合集8篇

上一篇:腊八节的作文 下一篇:腊八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