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文

2022-01-21 重阳节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作文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作文 篇1

  九月初九重阳

  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很美好。

  那我又能在这大好时光做些什么呢?赏菊.品茶.放风筝.荡秋千......思来想去,我郑重其事决定为年过七旬的爷爷洗一次脚——过一个重阳节。

  放学回到家,我把书包放到一边,一蹦一跳地来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望着爷爷那瘦骨如柴的身体,又联想起爸爸口中年轻时身强力壮的大汉爷爷,一个鲜明的对比啊!我张口结舌,感到一股泪涌又在眼眶里打转儿了,心里也酸溜溜,难过极了,也许女孩子就是这样多愁善感一些吧。“什么事啊?”耳边又传来了爷爷声如洪钟又坚定有力的话语。“我·····暂时保密。”我调皮的一笑。“小滑头!”爷爷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

  我跑出房间,拿了一个洗脚盆,放了点水,试了试温度,笨手笨脚地端起来,也许是因为水太重,我走起来简直像个摇摇摆摆的企鹅,还泼一地的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拍了拍我这只“落汤鸡”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喉咙里像个风箱,呼哧呼哧地响,便轻轻地拍 了拍爷爷那像弓似的背,有礼貌的说:“请。”爷爷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将计就计,帮爷爷脱了那破烂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脚挪到盆里,搓了搓,又为爷爷敲了敲腿。这时,我偷偷地看了看爷爷,爷爷脸上笑开了花,意味深长地说:“长大啦!懂事啦!小宝贝亲一个!”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推辞,而是轻轻地吻了吻爷爷的脸颊,爷爷也吻了吻我额头,顿时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温暖从心底发出,“我爱您,爷爷,我这辈子一定要对爷爷好!”我闭上眼睛许了个愿。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老人,我们应该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在这重阳节里,我要祝他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们一生。

重阳节作文 篇2

  丹桂飘香,在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富阳区实验小学虎山校区的同学们,组成“阳光”假日小队,走进区中心敬老院,开展了重阳节主题活动,与敬老院的100多名孤寡老人进行了互动。

  孩子们为老人带来了丰盛的水果、茶叶,并现场发放到每一位老人手中;接着,孩子们即兴为老人带来了竖笛表演、歌唱、拉丁舞等多彩的文艺节目,赢得了在场老人的阵阵掌声。老人们看着表演,吃着水果,坐在秋日暖暖的阳光里,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文艺表演结束后,假日小队的队员们跟老人自由互动,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捶背,老人们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我作为富阳日报的小记者,采访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钱阿姨,钱阿姨介绍说,目前富阳区中心敬老院主要是接收富春街道、春江街道、东洲街道、春建乡的五保户老人,所谓五保是指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而这些老人,大多是属于无儿无女,身体或精神有疾病的,因此,照顾这些老人的起居是每天的日常工作。当我问到,目前在敬老院最困难的事是什么,钱阿姨面露难色的说:“工作累倒不是主要的,最难的是与这些老人的交流,有些老人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会产生很多的误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社会上老人的供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白了照顾老人这项工作的辛苦;同时,通过跟老人聊天,也意识到,我们不仅应该关注老人的生活,而且也要关注老人的精神。

  最后,活动在孩子们的祝福声中结束。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在同学们之间能产生影响,让更多的人更加关注老人。而我们的假日小队,也会继续开展活动,让阳光和温暖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重阳节作文 篇3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这里没有山,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无法感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的意境,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们上海人对重阳节的兴致。在大大小小的糕点店里,都摆满了插着彩色旗子的重阳糕。社区里也组织开展重阳节的活动。这次,我校欢乐团队的主题也是重阳节。在我乡下的外婆家,那儿的重阳节才叫热闹呢!到那时,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开始登高。这么多人一起爬山,别提多有趣呢!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每当此时,我都要打个电话给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祝他们节日快乐,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遗产,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在眼前了,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吧!

  又是一年重阳节

  又是一年重阳节。这是个多雨的季节,潮湿的空气里流淌着思念的味道,萦绕在心头,挥散不去。深秋的雨,透着彻骨的寒,也是人们思念的季节。

  一个让人思念的季节。我思念一切。风吹落叶轻起,远了雁的啼鸣,近了冬的脚步。几片将丝丝悲凉侵袭心房。看着片片黄叶随风而落,在秋风的肆意中时起时落,仿佛自己将要面对一腔离愁,阵阵寒意浸湿心头……

  真不知道自己为何总这样多愁,一片落叶,一丝秋风,都能勾起我满心的哀愁。看着在秋风中挣扎飘零的落叶,我是否无法读懂它曾经的情怀。不知道它是因为追风而去,还是它已没了停息的枝头。于是,真不知道是该为它追风的情怀感动呢?还是该为它被枝条抛弃而伤怀。人们说:“秋风起兮催人泪,旧梦醒时心已碎!”秋天总是梦的季节,可又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季节,有人为它的累累硕果而展露笑颜,有人为它的落叶飘零而泪流涟涟……

  现在早已是深秋季节。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峰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雾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

  秋夜,天高露浓,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幽黯,银河的繁星在此刻却灿烂不起来。这时,秋风萧瑟的吟颂,弹奏出一曲秋的哀怨。无意中摇曳着路两旁静静地垂柳,述说着她的忧愁和凄凉,告诉我,秋意已浓到及至。

  我的愁思就好像这个深秋季节,她谱写着我的心歌,带着我放飞的鸽子任意飘荡,飘向天堂……

  飘向我记忆的深处……

  曾经想在秋风中,给自己一个承诺,将自己如水的情怀在深秋尽情释放,然后在梦幻中沉醉。当秋风凉了深邃的夜,流走了所有的梦幻。我才明白,原来所有的承诺都来随风飘散。当风过无痕的悲凉浸入心扉的时候,那风中的承诺便没了曾经的踪影,没有丝毫印记。那时,我是否只能把最美的承诺放在我诗篇的首行,让那跳跃的醒目时时勾起我不想淡去的记忆,然后用心书写今生最感动的`故事……这自然界的生生死死,不过是红尘的一瞬。那一菩提,一壶酒,还有这一磐明镜,一个沉浸湖底的凡心,将尘埃惹尽。俱往亦,万事云烟忽过,尘土两相依。

  人不过也如此……

重阳节作文 篇4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折难。它也夺走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愈后,他辞别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那个神奇法力的仙长,从此恒景刻苦练出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人节。

  “老人节”当然要给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与老人一起玩一玩儿;为老人洗脚,使老人感到快乐;对老人讲讲故事,让他们心中感到快乐,不再孤独……

  “老人节”就是为老人,在以后,我们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吧!这就我想要的重阳节!

重阳节作文 篇5

  今天是重阳节,晚上我们一家要去登高。

  放学回家,我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晚上,语文试卷刚写完,爸爸就来电了:“晚上十点去西樵山登高。”时间只剩下几分钟,在我们装备一些衣服时。咚、咚、咚的声音传来,我开门一看,是人口普查的叔叔、阿姨。真是的,偏要这个时候来!填完表了,我们赶紧下楼出发。

  到了西樵山得开车上去,上山时我看了看下面,哇真美!真是人间啊,终于可以下车了,我们来到观音菩萨的地方,哇!好大啊!爸爸说:“去买香来拜观音菩萨。”“我跟你一起去。”我说。买香时,我听到好大的爆竹声,震耳欲聋。在插香时,香灰掉在我的裤子上,我在许愿树前,许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从十一点三分一直到清晨一点才结束,困死我了。

  多好的节日啊!以后能这样就好了。

重阳节作文 篇6

  今天的重阳节,也是第19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哈哈!早忘记了哦!”

  走在中关村市场,不时的询问一些朋友今天重阳节怎么过。大多的人却陷入了这种惊讶、茫然的状态。说到重阳节我便想起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来。

  今天的重阳节,也是第19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又温馨的节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经济市场生活工作中,重阳节的黄金甲正随着金秋的过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关村广场我遇到了一位正拿着报纸找工作的小伙子,他对报纸看的很执着,还不时的用笔点点画画。年轻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话下的,可这位小伙子却深深的被失业的圈子套住了。他对我说这么一句话,“工作都没有,吃饭都是问题了,那还有心思登高望远,月饮菊花酒呢?既是对亲人的思念这时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罢了。”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家乡,重阳节虽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就会宰杀自己养的鸡鸭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们前来享用。其实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体会此时的父母亲自宰杀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实用意呢?一对坐在家乐福门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爷、老太太,他们携着手,显得无比的亲近。他们对重阳节有这深厚的感情,子女们成天忙于工作,他们只有两个字“理解”。今天购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吃个团员饭。很多人不知道父亲节,也遗忘了母亲节。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阳节也是老人记节。一句问候,一个不长的电话他们都会会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关村,市场里面忙忙碌碌,气温比外面的要高的多,但感觉并不是很舒服。他们有的坐在柜台,有的站着拉客,有的高声吆喝。。。。。。等等的。总之显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阳节,没有带孩子,老人出去溜达啊?”

  “哪有时间啊!工作这么忙,生意又这么惨淡经营的,也没心思。”这是一位在中关村干了八年的朋友和我说的感到无奈的一句话。

  礼拜一,中关村按道理也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时段。只是“九九”相对来说有点过于冷淡和平静。我从E世界到海龙,从海龙到科贸鼎好再到太平洋,一样的平静,也一样的“忙碌”。只不见有关“九九重阳”的促销活动。

重阳节作文 篇7

  当秋日逐渐和煦,菊香开始浓郁,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思乡……丰富了这个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烘托出了温馨恬静的氛围。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重阳节。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这个极具分量的节日,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化不开的情结。对不同的节日,人们赋予的情感色彩便各不相同,而对于重阳节来说,莫过于“暖心”二字。

  重阳节,让我们畅享亲情陪伴吧。重阳节与老年节的合璧,让浓浓的亲情在潮涌的关爱中发酵。曾经,长辈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无限的关爱。无论我们年龄多大、走得多远,都是长辈高高放飞的风筝。线的那端,永远是望眼欲穿的牵挂。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重阳佳节,让我们陪在长辈身边,为他们献上一份孝心。可以是一份温馨的礼物,也可以亲自下厨做饭,还可以陪他们走亲串友,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我们晚辈的心意。虽然他们别无所求,但我们的一声问候、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电话都会让他们倍感欣慰和满足。此后,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会经常绽开灿烂的花朵。

  重阳节,让我们一起登高望远吧。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秋高气爽之时,正是“重九登高”的最好时光。相约上三五好友,直奔山脚。不管是登山步道,还是崎岖小道,且歌且行,激情飞扬。披荆斩棘,拾级而上,留下一片迷人的背影,你就是最美的一道风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登上顶峰,你能俯瞰起起伏伏的山峦,弯弯曲曲的道路,炊烟袅袅的村落。呼吸着大自然的芳香,你一定会心旷神怡,没有比这更爽的事情了。

  重阳节,让我们共同踏秋赏菊吧。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因此,菊花早已成为重阳的象征。菊花是秋天的仙子,宋朝大诗人苏轼曾赋诗:“菊花开处乃重阳”。风清云淡重阳节,让我们带上最爱的人,一起欣赏那一片金黄。菊花代表我的心,它会让你知道,我是多么在乎你。在这个互诉衷肠的大好时节,你的心声就是这个节日里,送给最爱的人的最好礼物。这份真爱,在菊花香气中得以熏染和升华,传递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甜蜜。

  最是暖心重阳节,暖在浓浓亲情,暖在纯纯友情,暖在深深爱情。用心感受重阳节,就会为生命平添几许美丽。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九篇01-20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9篇01-02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5篇12-31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6篇12-30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四篇01-17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8篇01-12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六篇01-06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五篇01-03

有关重阳节作文集合七篇01-19

有关难忘重阳节作文集合六篇01-15

重阳节的作文 重阳节登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