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

2021-12-28 重阳节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的作文 篇1

  伴着今秋的凉风,丹桂的芬芳,上周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阳节。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代代相传。孔子认为,作子女的,如果仅仅是赡养父母,但并不尊敬他们,更不能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也要关心、爱护其他的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

  同学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年纪一定都大了,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自己的子女奉献了全部的心血。我们应该尊重和爱戴他们,更要关爱他们的身体健康。

  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我想,这也是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的意义所在吧。

  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地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报福中学成为“孝亲敬老”的模范校园!

  那么,就让我们和更多老人共度重阳节吧!乘车时,主动起身将座位让给老人。排队时,主动让老人站到自己的前面。过马路时,主动上前搀扶一把身边的老人……这简单的起身、简单的谦让、简单的搀扶,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岁月的尊重,对崇高品质的尊重。

  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愉快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幸福永在!

重阳节的作文 篇2

  自古以来,中国便将“九”这个数字视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聚,便将这天定为“重阳节”,又因为“重阳节”是老年人过的节日,所以,又将这天称为“老人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家人相聚,一起登高望远,插茱萸叶子,饮菊花酒,在欢笑声中度过这一天,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将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王维的《九月九忆日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给我们描述了的先辈过重阳节的温暖幸福的情形。可是,今日的重阳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尽管日历上鲜红的九月九日下面清晰地标注着“重阳节”,可是绝大多数人家中却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的影儿。不少老人依旧呆在屋中,洗衣做饭,替儿女子孙分忧。巍峨挺拔的大山上寂静无声,只有偶尔传出的几声风吹树叶的声音记录着昔日重阳的欢声笑语。学生父母们口中吟诵着“遍插茱萸少一人”,最后却连“茱萸”到底为何方神圣都不知道;孩子们像宝贝一样捧在手里的东西不是献给老人们的一杯清茶,而是一本厚厚的语文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告诉华夏子孙正在淡忘这个中华的传统节日。

  如今,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的我们,是否真的不再需要传统社会的习俗了呢?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为我们身边最亲近、给予了我们最多关爱的人所设立的节日,真的不需要了吗?恰恰相反,这些节日中所包含的亲情伦理道德,这是我们这些人最需要学习的。孝敬长辈,为其分忧,是我们在重阳节这天最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欣慰的是,在重阳节这天,仍有不少人还记得它——这个老人的节日。在大山里侧耳细细倾听,还能听见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老人的耳畔,还回想着女儿的祝福之音;在一些家人的阳台上,撒着两三颗茱萸杆和黄中带青的茱萸叶子;在一些孩子的日记本上,字迹中还能看见“欢度重阳,为爷爷奶奶做事”的记录,在老人的床头柜上,慢慢的茶杯里飘出了缕缕菊花的清香气息……

  重阳节,希望在不久之后的九月初九,会重新飘起菊花酒的气息,响起老人们的欢笑,拾起儿女的孝心,更拾起的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和悠悠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重阳节的作文 篇3

  九九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我为爷爷洗了一次脚。

  放学回到家,我把书包放到一边,一蹦一跳地来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望着爷爷那瘦骨如柴的身体,又联想起爸爸口中年轻时身强力壮的大汉爷爷,一个鲜明的对比啊!我张口结舌,感到一股泪涌又在眼眶里打转儿了,心里也酸溜溜,难过极了,也许女孩子就是这样多愁善感一些吧。“什么事啊?”耳边又传来了爷爷声如洪钟又坚定有力的话语。“我……暂时保密。”我调皮的一笑。“小滑头!”爷爷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我跑出房间,拿了一个洗脚盆,放了点水,试了试温度,笨手笨脚地端起来,也许是因为水太重,我走起来简直像个摇摇摆摆的企鹅,还泼一地的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爷爷的房间,爷爷拍了拍我这只“落汤鸡”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

  我知道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喉咙里像个风箱,呼哧呼哧地响,便轻轻地拍了拍爷爷那像弓似的背,有礼貌的说:“请。”爷爷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将计就计,帮爷爷脱了那破烂不甚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脚挪到盆里,搓了搓,又为爷爷敲了敲腿。这时,我偷偷地看了看爷爷,爷爷脸上笑开了花,意味深长地说:“长大啦!懂事啦!小宝贝亲一个!”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推辞,而是轻轻地吻了吻爷爷的脸颊,爷爷也吻了吻我额头,顿时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温暖从心底发出,“我爱您,爷爷,我这辈子一定要对爷爷好!”我闭上眼睛许了个愿。

  我们身边有许多的老人,他们的儿女常年在外,不能陪伴他们,所以只要我们每个人对他们付出一点爱心,那么他们的生活都不会再那么的孤单,让我们一起祝福他们,在重阳节这一天,快快乐乐的。

重阳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重阳节!一大早,我穿戴整齐,迫不及待地跑到爷爷奶奶房间:“爷爷奶奶,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我祝你们身体健康!”

  “健康!健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真是我的乖孙女!”爷爷把我搂进怀里。

  “今天我们陪你们一起过节!老师说重阳节的习俗有登山赏风景、吃重阳糕、赏菊花……还有……还有……呵呵,我也忘了!要不,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爬山看风景吧!”一想到玩我就乐坏了!

  “好!好!不过,爬山看风景就你和爸爸妈妈去吧!你看,爷爷奶奶的脚这样,不方便!”爷爷无奈地说。

  真是的,我只顾自己乐呵,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爷爷年轻的时候是卖木材的,有一次,重重的木头把他的左腿给砸到了,从此就拄着拐杖走路了。奶奶几年前中过风,现在走起路来也是一瘸一瘸的'。从我记事开始,他们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呢!我抱着爷爷奶奶,既失望又心疼!

  晚上,和爷爷奶奶共进晚餐之后。我进入了梦乡。

  忽然,《七色花》里面的珍妮微笑着朝我走来:“一禾,我的七色花剩下最后一个花瓣,我把它送给你,帮助你实现心愿吧!”说完,她就走了。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最后一片紫色花瓣,心想:我要让爷爷奶奶的腿好起来,带他们看遍全世界!我满怀希望地撕下紫色花瓣用力扔出去,说:“飞吧,飞吧!让爷爷奶奶的腿健康起来吧……”就在那一刻,爷爷扔开了拐杖,把我高高举起,奶奶挺直了腰板跑向我!灿烂的阳光下,我们全家人一起跑啊,追啊,笑声在空中飘荡……

重阳节的作文 篇5

  鳌峰位于赛岐东南方。居群山之首,山高入云,雄伟壮观。峰顶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庙宇,庙里供着三位仙翁,这就是鳌峰顶上三清宫。

  每逢农历九月初九,到这里登高的人们来自四面八方,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夜景更为壮观,整个山头香光烛火闪闪发光,彻夜通明,好似佛光四射照耀人间,这种景象确实使你陶醉在人间仙境之中。

  九月九到这里登高的人们都怀着不同的祈愿:求财的,求寿的,求官的,求婚姻的与求平安的。但仙翁都会一一赐给。真是有求必应,灵显非常。

  鳌峰底下半山腰有座寺庙名叫鳌峰禅寺,这个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周围数不清的群寺中,鳌峰寺历史最为悠久。这个寺虽然不大,但居于青山绿叶之中,有一种古雅清静的特色,除了来这里行香拜佛的人们外,何无外界的干扰,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去处。

  我在十年前曾来过这里两次,不光是为登高而去,更重要的是观山睹景而来。虽然每次只有个把小时的逗留时间,但鳌峰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此寺以鳌峰为背景,当你站在山门外,远眺几百里以外,群山起伏,重重叠叠涌向这座主峰,是天下众生,向我佛如来朝拜。

  山门正前方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圆溜溜的小山丘,山丘上种有几十株桃树。立春过后桃花盛开,火红的桃花似一盆天然盆景,供在佛主面前,也有人说是个香炉,烛斗,红艳艳,照耀着这座百年古刹,增添光彩。鳌峰是赛岐一景,是这里人们敬仰的重要圣地。

  赛岐是闽东重镇,古时有小上海之称。解放初期,因交通闭塞,但这里有天然良港,水路畅通,闽东的大量物资大多由这里集散全国各地,火轮频频往返于赛江之中,闽东的物资部门纷纷在这里设立机构,成为闽东经济中心。

  赛岐西南方还有一座高山,具有名气。叫做鹰哥山,与鳌峰遥遥相望,好像一对孪生兄弟,长年累月不辞辛苦地守卫着这个福地重镇南大门。

  鳌峰无时无刻都深深印在我的心中,因为它高大的形象时时呈现在我眼帘,几十年来,每日早起,打开窗门,第一眼就自然而然地仰望这座神圣的鳌峰这也许是我与鳌峰结下不解之缘吧!

  

重阳节的作文 篇6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在这秋高气爽、金菊傲放的午后,与妻携二子驱车来到佳山脚下。下了车,仰望佳山,满眼皆绿,郁郁葱葱,没有那落叶缤纷的丝毫凄凉景色。眼下,虽说是重阳,却已近深秋,正是菊花傲霜的季节,但在山水诗都的钢城,适逢九艺节、诗歌节两朵绚丽之花尽情绽放,一扫那秋天萧萧的凄凉气氛,诗成处处洋溢着“满城欢歌满城诗,满城诗歌满城春”欢乐气氛。沿着登山道拾级而上,进入茂密的树林,蓦然间,天色变暗,一股深深的凉气正从树林深处向我们罩来。抬头远望,登山的人络绎不绝,此时,虽已近日落,但登山的游人却兴致勃勃,暖暖的人气驱走了秋寒。沿着曲曲折折的山道未走几步,一大一小两稚子却早已奔奔跳跳消失在山道上的人群中、绿荫里。此时,妻却已显疲态,气喘吁吁,心力不济,不到百米,即倒坐在石凳上,我只得搀扶着,缓缓地向着山顶“攀登”……

  上到山顶,清新爽人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山顶上,老老少少,三五成群,嬉笑说乐,喧哗一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伫立在山顶,望着山下青翠的山林,我忽然想起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诗人抒发的对家乡亲人的思乡怀亲的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的我,看着嬉戏的两稚子,忽然想起了儿时家乡嬉耍的旧友,仿佛看到了老屋院后怒放的菊花,那儿有我儿时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影子。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诗意情怀。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重阳节的作文 篇7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有佩带茱萸的风俗,因此又称为“茱萸”节。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九九重阳节,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阿拉伯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意义。所以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寓意深远,又恰逢是秋季,这个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从古到今很多诗词中有不少描写重阳的佳作。有一首歌谣: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我们还学过一首王维描写重阳节的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热门】重阳节的作文锦集7篇】相关文章:

【热门】重阳节敬老作文锦集7篇12-19

【热门】小学重阳节作文锦集八篇12-21

【热门】重阳节敬老作文锦集五篇12-15

重阳节的作文锦集6篇12-19

重阳节的作文锦集八篇12-18

重阳节的作文锦集7篇12-10

重阳节的作文锦集五篇12-21

重阳节的作文锦集六篇12-14

重阳节的作文锦集8篇12-08

重阳节作文锦集8篇12-21

重阳节敬老作文 重阳节登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