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重阳节作文

2021-10-26 重阳节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重阳节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重阳节作文 篇1

  每逢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时,便会迎来重阳节,我们都要去社区看望爷爷、奶奶,或者去敬老院陪陪那些孤独的老人。

  我们班早早就组织好了。今天一大早,我就准时到了指定地点集合,等待全班同学到齐,准备出发。我仔细一看,发现有的同学亲手做了好吃的糕点,有的同学带了新鲜的水果,有的同学制作了贺卡……

  一路上,大家纷纷讨论着要如何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爷爷奶奶们。车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好像也要加入我们似的。

  到了敬老院,班长向院长说明来意,院长高兴地看着大家,亲切地说;“好孩子们,看望老人呀,可是件好事情”。大家都积极举手,想要赶紧去找爷爷奶奶。经过分组,我和其他两个同学进入了房间,里面有两位位奶奶和一位爷爷。我们三个人赶紧上前:“爷爷奶奶,你们好,我们是燎原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同学,我们是特意来看望您的。”“好,好,好,真是乖孩子!”爷爷奶奶笑眯眯地接过了我们的礼物。接着我们又表演了几个节目,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眉毛弯成了一座月亮桥,连声说:“太好听了!”表演完节目,我们提出想帮助爷爷奶奶打扫房间,但爷爷奶奶不舍得,说:“小朋友,谢谢你们来看我们,房间我们会打扫干净的,你们的心意我们感受到了,你陪我们说说话就好啦!”于是,我们又搀扶着爷爷奶奶来到院子里散步、聊天……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得告别了爷爷奶奶,看着敬老院慢慢地消失在了视线中。回去的路上,大家一致决定:只要有空,就会一起来看爷爷奶奶们,带给他们更多的欢乐!

  这次的重阳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节日,祝愿老人们每天都快乐,健康!

写重阳节作文 篇2

  今天是重阳节,周教师给我们留了个作业,就是回家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打个电话,向他们祝贺重阳节快乐。

  回到家后,我心里想,如果给他们打了电话,这样会不会不好意思啊。哎呀,算了,算了,没关系的。打电话就打电话吧。先给姥姥家打吧。“哒哒哒哒”——“喂,是姥姥吗?”姥姥说:“是我啊!有什么事吗?”“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事,就是祝福您和姥爷重阳节快乐!”“好!好!好!蕾蕾真孝顺啊!”姥姥高兴的说。

  爷爷去世了,只剩下奶奶一个人了,孤零零的。而且父亲还让奶奶去我们家的厂子里看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让奶奶去了。“哒哒哒哒”——“喂!是奶奶吗?”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谁呀?”“是我,奶奶!”“有什么事吗,蕾蕾?”奶奶问。“今天是重阳节。我祝福你重阳节快乐!”我自信的说。说完就把电话挂了。我能想象她那憔悴的面孔,也能想象奶奶听到后是多么的激动。奶奶个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皮肤黑黑的,声音粗粗的。她的外表不怎么惊人,但是做起事情来却总是一丝不苟。做针线活更是认真仔细,又美观。

写重阳节作文 篇3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 重阳节还有这样的传说呢?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从那之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就会传承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写重阳节作文 篇4

  重阳时节,人们在登高的同时,还伴有放风筝的活动。此时的街头和旷野上,随处可见放飞的风筝:天上白云飘飘,风筝点点;地上笑语阵阵,菊花盏盏。好个重阳九月天!

  按照当地民间的`传统习俗,一年有两次集中放飞风筝。上半年在清明,下半年在重阳。清明时节地气上扬,是放风筝的好时机;而重阳时节金风送爽,天高云淡,视野开阔。人们纷纷借登高之机放风筝。此时,不少老者也加入到登高、放风筝之列,以健康的体格证明自己能够活到九十九。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因此只能用竹木制成。汉代,人们已经能够用牛皮制作风筝了。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人们便开始用纸制作风筝,出现了“纸鸢”和“纸鹰”的称谓。“风筝”之名的出现,是在五代时期。唐以后,风筝在民间盛行,形状已经不局限于鹊、鸢等鸟类,还有仙女、龙、凤、蜜蜂、蝴蝶、虫、鱼等等,花样繁多,应有尽有。

  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带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并与各地农时相关。在我的故乡,清明时节放的风筝各式各样,但以龙的造型和图案为主,传说自清明之后,龙的活动就越来越频繁;重阳时节,天空高远晴朗,经常可以看到翱翔的雄鹰,所以此时风筝的形状图案就以雄鹰为主。飞向高空的风筝,与登高的人群相呼应,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重阳节的前两天,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就开始自己动手扎风筝了。扎风筝的原料都是自己寻找的。骨架有的用劈开的竹条,有的用柳条。当然,柳条的效果不如竹条理想。扎好骨架后,用糊窗户的毛头纸将其糊上,再用毛笔蘸上染粗布用的颜料,在上面画上喜欢的图案,一架风筝就大功告成了。至于雄鹰风筝,我们是扎不了的。且不说制作难度大,单是所用材料,我们根本找不到。因此,我们都盼着村里会扎走马灯的猫爷来制作雄鹰风筝。他的雄鹰风筝,带着竹哨,放起来的时候,会发出好听的哨音。每年重阳节,他都会在乡亲们登高的土丘旁把雄鹰风筝放起来,引来乡亲们的称赞和喝彩。正是:重阳到来放风筝,互比高低戏秋风。眼界最是今日宽,菊花香中传笑声。

【【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四篇】相关文章:

1.【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8篇

2.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五篇

3.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六篇

4.【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八篇

5.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10篇

6.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5篇

7.精选写重阳节作文合集8篇

8.【精选】写重阳节的作文合集八篇

上一篇:小学重阳节作文300字 下一篇:描写重阳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