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自我评价策略

2019-09-04 自我评价

  (1)适时的教师评价。基本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观察、分析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的后半段进行适当评价,过早的评价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抑制。

  (2)学习评价方式的程序操作。根据先学后教的理念,单元教材初期的评价主要由教师承担,而教师的`评价更大程度是正确地引导学习,此时教师评价相对多一些,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对少些,单元学习后期,逐渐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还应该放手让学生们“把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或班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3)评价的方式和发展性内容。评价的形式包括教师自己口头评价、学生的口头相互评价、学习小组的相互评价、教师的教学后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记录评价等。评价的发展性内容应根据教材发展而有所变化。单元学习的开始,学生的知识技能还未成熟,是从学习到熟练的定型时期,教师要多指导,不要让学生在泛化期中过多接受评价,评价的重点应侧重在学习的态度、行为上进行,应以激励和表扬的成功语言来肯定学生学习的优点,从而更好地鼓励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情趣。

【校本课程自我评价策略】相关文章: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工作总结04-24

班长自我评价08-13

保洁自我评价07-31

财务自我评价05-23

综合高中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范文05-29

前端简历自我评价09-25

保洁工作自我评价08-26

教师简历自我评价08-26

员工升职自我评价08-26

公司文员自我评价08-26

物业维修人员简历的自我评价 毕业简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