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未来简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未来简史》心得体会1
花了很长的时间看完了《未来简史》,但一直没有动笔写点读后感。主要原因是,刚开始看完书后,似乎完全认同了作者的观点。即使觉得作者的观点让人很不舒服,但也提不出反驳的意见。特别是现实的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的热潮: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在不断的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人类必须警醒,要想出必要的对策。创造了特斯拉、spaceX可回收火箭、时速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高铁的美国的怪才马斯克也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而人类的胜算不超过10%。再加上自主学习的机器人只用三天的自我学习就击败了曾经战胜过人类的国际象棋机器人,人类对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感到了震惊;人类的未来真的只能成为机器人的奴隶或者被机器人消灭吗?人类的历史命运到创造出人工智能后就完成了吗?人类的使命就是收集信息加工成数据后就结束了吗?虽然这些结论让人不舒服,但作者的推论就是这样,并且似乎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人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价值靠什么体现?人类的祖先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们一直在问自己三个问题:“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到那里去?”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这个问题至今人类也没有得出清楚的答案。在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之前,人类不是看到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曙光,而是听到人类就是生化算法,是和无机算法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按照作者的推论,人类的作用就是去感知自然、科学和社会,将这些感知转化为数据,或者说就是一种二进制的信息,提供给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人类的使命就到处为止了!
书中写到,一旦智能机器人发展起来,机器人就会消灭人类,其中之一的原因是,怕人类拔去他们的插头给他们断电,这个原因似乎也太小儿科了。机器人需要能量,并且为了更大范围的活动,机器人首先必须解决自身的能源问题,而目前来看,充电的方式只能是小儿科的思维。
如果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远远超出了人类,机器人解决自身能量问题应该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并且也有最现成和简便的解决方案。人类已经利用的核能就可以为机器人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且机器人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它们不惧怕辐射。目前人类所有核能的应用最复杂、最关键的工程内容就是要保护人类避免辐射,防止出现事故时,以及考虑战争时可能被攻击而造成核泄露。所以目前人类核能利用的更多工程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免遭核辐射的侵害,而不是更高的提高核能的效率,更好地发挥核能应有的作用。
但机器人不怕,他们完全不需要做这种防护,因此他们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这种可持续的能源来支持自己的活动,而这种辐射正可以自动消灭人类,机器人还用担心人类吗?当机器人选择核能时,人类应该怎么办呢?隔离他们还是不让他们具备这种能源供给?这些最简单的问题人类都没有思考清楚时,我们谈论机器人取代人类或者消灭人类的问题似乎为时尚早。
特别是当我们人类还不理解生命的意义时,就认为有机生命会被无机算法所取代,这个跨度似乎也太大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创造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我们最多只能对一些生物的基因进行修改和部分重新编程,然后放回到原有的生命体中,看部分的基因改动会对该生物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与创造一个新的生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当人类主动去创造一个新生命的时候,我们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创造它?它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给更高一级的生物提供食物,还是自成体系发展、繁衍和生存,这些问题正如问人类一直再思考的那三个问题一样,我们还无法回答,因此我们也无法创造出新的生命。在这些问题都没有研究清楚之前,谈论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似乎太早了一些。
因此,简单的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只是一种幻想,甚至是一种误导。最近在达沃斯论坛中,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在接受FT的采访时,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赫拉利只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应该多研究他历史学范畴的内容,对于人工智能,他不懂!因此也不应该随意推测,不应该去误导大家,请停止煽动人类对AI的恐慌。
我还是相信专家的判断,人工智能是在某些方面会超过人类,就像机器制造取代手工制作一样,在质量效率方面都超过人类,但思维和感觉方面,机器人超过人类似乎还为时尚早。
读《未来简史》心得体会2
书相对比较贵,鉴于新书不久,作者很多观点都比较新颖,还是值得一看!
我之前一直以为,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未来不单吃穿无忧,人们个性还能极大发展……稳健步入共产主义之类,这都是传统教科书上写的,但作者在这方面狠狠的扇了我一巴掌!倒不是说共产主义不能到来,而是它跟咱想象很不一样。
未来的故事是从过去开始的,作者用了不少篇幅回望了人类整个历史进化的大概,很多观点,比如宗教如何控制人、互为主体(一些并不存在的“人”)对社会的影响,例如人的自我意识如何产生这种争议话题,作者也不知道结论,一个脑细胞不能代表我,120亿个脑细胞也不能代表我,但这些脑细胞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传递了冲动信息之后,我这个意识就出来了,这很神奇!社会与集体都有意识,文化、宗教、信仰等等都是其表现,只不过以前社会信息流动很慢,活在其中的人深受影响,能召集海量民众,按照一定规则完成声势浩大的工程与战争,都不过是某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产生了现实的作用!每个意识,都能成为一个主体!
但各种迹象表明,人所谓意识到的自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个体。人的大脑里边其实存在不同的、甚至互相矛盾的意识,例如“叙事自我”要完成计划,而“体验自我”却想着享受当下。对于脑裂的.患者,甚至左脑与右脑都会产生不同的意识。自喻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过是运行在120亿个脑细胞计算机上的某种算法,只不过这种算法对目前人类来说非常复杂,并且有很多不同的进程。所谓单一的、神圣不可分割的灵魂并不存在人体之中!
智能不等于意识,例如程序会下棋,但我们并不认为程序有意识,虽然我们搞不清楚意识怎么来的,但对于现实来说,能够解决对应问题的算法就是OK的,意识并非必须,能产生多少价值才是关键,过去是因为国家的生产以及战争需要大量的民众,因此国家才需要保证民众的普惠福利、尊重个体人权,需要人自由发展以提高效率与价值等等,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岗位可以被机器替代,今后打仗也不需要拼人海战术了,甚至长期专属于人的,至高无上的艺术、创作、发明领域,AI也开始攻占(歌曲创作、文章写作、绘画艺术、机器也能做到了),未来多数人的个体价值会被降低,目前在核心领域,一些关键的决策还需要依赖领导人丰富的经验来把控,可事实上,面对一些极为复杂的情况,人脑也没办法像机器一样进行海量数据的分析,该是电脑做的事,依旧是电脑完成,由电子算法汇总的结果给人来做最后决策。
所以本质上,我们很难说清楚社会究竟是人在管理,抑或是背后有庞大的数据流正在自我管理,过往的社会,信息流动这么慢,某个看不见的“意识”依旧产生了深远而宏大的客观影响。如今信息社会,数据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流通全球,集体意识将会发育得更好,变得更旺盛、更难以捉摸。而这背后,究竟是人脑起作用,还是海量数据网络反作用与人类,谁也说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海量信息面前,人脑这部古老的计算机将不堪重负,先进的计算机依靠自我进化的算法不断在各个领域替代人类。虽然现在很多领域AI都还无法胜任,但目前的社会正在高度信息化中,人与人之间正像一个个脑细胞一样,被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形成集体意识、国家意识甚至全球人类的意识。个体的价值越来越不重要,集体的智慧正史无前例的发育!
人今后肯定要往电子数据方向进化,新人类会比如今更擅长处理数据,计算机也在往神经网络方向进化,新电脑会比现在更加人性化!而万物互联之后,个体将不再重要!各种各样的意识会混合在一起,正如今天我们每一小个脑细胞,都会有微微小冲动,海量脑细胞混合连接,自我意识就诞生了!
所以,未来的人,可能会越来越接近与纯粹的数据与算法,快乐,不死,超神的秘密就在这!
读《未来简史》心得体会3
未来这个词,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遥远而不可求的事情,人总是这样,只想活在当下,口口声声说着展望未来,但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预见自己的未来呢?答案作为当事人可能都不是很清楚,但是,自阅读了《未来简史》之后,我们不得不对未来有一个更加确定的构想,甚至是有一定的危机感。
书中提到,自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曾经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危机,像是瘟疫,饥荒,战争等都被相继攻克,但是人类也迎来了一个个新的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科学的发展会颠覆我们以往的三观,当科技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人类将进行分级化,绝大多数的人将被划分为“无用的阶级”,而极少部分的人会进化为智人并且继续进化。
在今天,我们在享受着现代科技发展的便利,感叹着科技对人有多么的有利,但科技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吗?谁又能保证这一点呢?
其实读完书的我,内心是极度迷茫的,未来的我们注定是要被科技发展所淘汰掉的吗,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在何处?人类的价值靠什么来实现?
书中说到一旦机器人发展起来,机器人就会消灭人类,其实在高中的英文课文里我们就学到了一篇文章,机器人在有了能力自己分析利弊之后制造了一个强大的机器人军团来控制了人类,当时的我一直觉得,不过是机器人而已,总要有能源的支持,拔了电总不能一直嚣张下去了吧。然而,看过这本书之后感觉以前自己的想法是那么幼稚,如果机器人的智慧远远超越了人类,他们最先想到就是解决能源供给的问题,并且,机器人有很多自身优势是我们无法做到的,像是和多高精尖的事情人类也许会出现差错,但是机器人不同,只要有数据摆在那里,基本是不会出现任何差错的。包括很多疾病上的问题,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身体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机器人并会会出现这种情况,就算是机器出现了故障,只要数据还在,就能立刻找到代替工作的机器人,不会耽误任何时间。相比之下,人类在未来的优越感仿佛就是微乎其微了,甚至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既然人类注定要走向分级乃至消亡,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呢,这难道不是自取灭亡吗?
其实,人类在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中也会不断问自己问题,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创造它,这些问题跟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一样难以解决,因此我们创造新生命的机会也是十分渺小的。
之前在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时发现有一个读者找到了这样一段资料:创新工场的创始人李开复博士在接受FT的采访时,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赫拉利只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应该多研究他历史学范畴的内容,对于人工智能,他不懂!因此也不应该随意推测,不应该去误导大家,请停止煽动人类对AI的恐慌。
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对人类充满信心,未来怎样要一步步走,总的来说多了解一些总是好的,并且我们要抱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存在即合理,人类存在,科技发展总有自身的道理,平静的面对这一切或许不失为一个良方。
【读《未来简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