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分析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了。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报社新员工的试用期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报社新员工的试用期工作总结1
在xx年夏天到来的时候,我来到了报社这个集体。温故而知新,回想近1个月来的工作,我把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一、以做人为开始。
任何事情、任何集体都是以人为主体。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又是一个团队必须具有的精神,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具有的品质。我首先用了几天时间观察、参与和同事们的沟通,争取快速融入这个集体。经过近1个月时间的努力,我以为,这一点我已经做到了。
二、开始迫不及待地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这是一个从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痛苦也就在这个过程里。
现在,我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我的工作职责: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宣传工作——对内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凝聚我部员工的向心力,宣传企业的人性化和精细管理;对外就是提升企业的影响力,整合媒体营销方案,推动报纸的广告空间不断延伸。值得提出的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公关策划工作还包括通过调查研究,创新出一些决策性建议,辅助领导进行企业管理。
三、开始做事。
1、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提前上班,认真做好办公室卫生,给大家营造一个整洁的工作环境。
2、学习、学习、再学习。短短20多天的工作,我已经对广告和营销策划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中国广告》里关于广告策划的案例、在中国广告网和中华广告网上别人的一些广告策划理念、近期《精品购物指南》以及众多报纸媒体上的时尚专题这些都是我现看现学的活教材。
3、做了几件小事情。
第一件,我写了一封函,那是毕业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我认认真真的写了好几次,最后竟然发现一个成功的秘诀——多修改就会有进步。
第二件事,当我看到本报的广告类型中餐饮行业很少涉及时,便写出一个简单的策划书——关于美食版的策划。经领导指出其不足之处、前辈同事们帮忙指点,几次修改,终于通过了审查,决定从8月份开始试实施。
第三件事情,打电话联系企业老总,给他们派发报纸,以增进他们对报纸的了解,拉拢投资商家同时也是消费群体。
报社新员工的试用期工作总结2
我于xx年9月13日在报社开始工作,从来报社的第一天起,我就积极努力地尝试融入这个团队里面,不知不觉已经2个月了,现将这2个月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工作范围:制作手机报的新闻早读,更新网站新闻,参加协助网站举办的活动。
2、工作表现:手机报的制作经过1个月整的独立制作,制作质量总体来说是不断在改善,在提升,但在水准的保持上,偶有偏差,会有时好时坏的反复。从9月中下旬的学习、摸索,到国庆后的独立制作,一份份手机报就是我的成绩单,从不及格到及格。从12点手忙脚乱地交稿,到可以基本做到11点半前交稿。从接过编委、校对满是“涂鸦”的稿子到只有少量的更正。一切一切都印证着我工作上的变化。
3、工作上的不足之处:
1)对于手机报的新闻摘取上存在偏差,思维上有个“框框”略微死板,在处理新闻的时候有些放不开。幸好在带教编辑的教育和鼓励下,工作总结我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吸取到很多前人总结出来的教训。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将有很大的改善。
2)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上还有上升的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和同事交流,加强和同事的互动。不断增进自己的工作能力,多和同事交流工作上的技巧,交换工作上所碰到的问题,力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对于东莞的了解略有不足,虽然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从报纸,网站,以及各方面的途径对东莞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对于有些方面还是需要尽快加强。只有对这个地方了解了,才能更好地作出好的本地新闻。
4、工作感受:就总体的工作感受来说,这里的工作环境令人相当满意。首先是领导的关爱以及工作条件在不断改善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其次是同事间亲如一家的氛围,和相互之间的友情关怀以及协作互助给了我工作的舒畅感和踏实感;第三就是目前正在营造形成我们报社特有的文化氛围给了我工作的信心。
短短2个月,看到报社蓬勃地发展,不禁想起曾社长对我们新员工说的一句话“这里是一个能学到东西、能让你成长的地方。这里是一个办实事、在上升的平台”。
我现在开始对这句话有了新一层的`认识,这不是一句客套话,不单是一句激励话,它是一句大实话。我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2个月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有一个和谐、共进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积极向上、大气磅礴的领导团队是员工前进的动力。报社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我就要珍惜这次机会,为报社的发展竭尽全力。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希望自己能成为报社的正式员工,恳请领导予以批准。
报社新员工的试用期工作总结3
新人培训,一句话结束总结。很值!
日报新员工培训正式启程。下午时分,年月日。背着桃红色双肩帆布背囊,单手拖着黑色行李包,外表上为装酷但实际上是为了消除尴尬地堵上耳塞,目光一扫报社大厅一张张陌生鲜活的年轻面孔,黑框眼镜遮盖黑眼圈却无法掩饰眉眼间流窜着紧张与好奇。
接下来的八天会怎么样呢?祈祷别太平淡。
第一夜的不安
众人坐上前往的班车。身边坐着刚认识的葛丹,时分。一位拥有健康小麦肤色的湖北女孩儿,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中,健谈的一直活跃着气氛,虽然相互都清楚此时刻意营造的相谈甚欢只是为了防止冷场,但我俩却的默契十足地将这种活跃一直延续全程,以致最后我竟意外地真成了好友。
认识了将与我共住八夜的湘妹子喻丽萍,抵达已是六时四xx分。领取房卡。相视一笑,客气不逾矩的言辞往来给相互留下美好的初印象。一瞄腕表,时间已近集合聚餐的钟点。此说明,那一种身处陌生环境就忘却了正常生理需求的敏感人群。即便当日胃部空虚且恰逢饭点,但由于精神上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培训的第一顿饭,纵然伙食很好,不过胃口欠佳。草草地扒了两口饭,从同桌用餐的女生手中接过纸巾,抹去唇边油渍。一夜过得很平淡,但也庆幸第一夜的平淡,让我有更多时间去平复稍显焦躁的情绪。晚睡前在微博上留一句,这是第一天,过得有些不安,很希望能早日融入这个团队。
说得多,关于团队。
想得多,但做得太少而七巧板事件成为拓展培训的一个转折点。拓展训练在培训的第三夜拉开序幕。
以史为鉴,一群喝着应试教育苦水的娃儿们习惯孤军奋战、勇闯独木桥的娃儿们面对常被提起的团队意识。自文学中引经据典,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分层次剖析团队建设的利害得失,博学如斯名校高材生,总能变着花样解读团队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但这一切仅仅是故事的开始。一次拓展训练让事前的花言巧语瞬间瓦解,几副造价低廉的七巧板轻易地扳倒高等教育的骄傲身姿。被划入一个被培训师称作“领导”小团队,很可惜,活动展开的前半段时间里,并没有意识到团队不只仅是一套领导班子,而是十三期的42位。同时,42位十三期成员亦没有意识到相互在竞争关系中所存在共赢,相互抢夺资源,高声喧哗中火热进行的交换、交易、交战,就是忘记了心平气和地对等交谈。各扫门前雪的结局令人不悦,低头不语并非因为本队在游戏中的效果平平,而是反思在游戏中暴露的各自为政的脆弱人性。童趣十足的游戏尚会招致如此残酷疯狂,倘若以现实中的真实抢夺替换,最终局面会是令人多么的寒心。
几乎零科技含量的游戏器材却激活了众人的才智,七巧板事件迫使我正视自身团队意识的无力。回归本真的团队生活体验。更重要的让各自为政胜利转化为各司其职,维护并珍惜团队所给予的一切。众人拾柴火焰高,并不是儿戏与调侃,而是闯南走北理应信奉的真理。
记者是想这没有规范答案,省略号里面应该填什么才不令人感觉困惑呢?呃。终究不是培训结束前考核试卷上的填空题。作为一道主观题,欣赏它开放性答案,却也痛恨其中可供参考的数值过多。答案:记者是一趟直面冷暖人生的理想旅程。
但机智的老报人都清楚,培训课程被新媒体和全媒体占据大半壁江山。新媒体也好,全媒体融合也罢,改变的只是传送信息的载体。许多年后,当我手持ipad双眉微皱地观望阅读群体日渐疏远日产185万份的散发油墨香的报纸时,却仍能执着更新自我以己之力见证并推进社会发展,坚信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尚在这就是拥有的生活状态,而成为一名记者则是过上这种生活的先决条件。虽然已是广日人,但离这种生活状态还有相当长的距离。除了必备的新闻业务能力,博览群书,强化外语,认识并掌握新媒体基础技术,这一切都需要更细致且持久的准备。新人培训并未涉及具体的新闻采写业务,但在几位老总的讲座里我听到激励我要加快步伐的声音。
这些说起来很虚的内容却着实需要兢兢业业地脚踏实地。
结语
有些不舍,絮叨中走完八天行程。却没有遗憾。首先,能碰上如此关心我发展的老师们幸运。亦师亦友的相处让人难忘,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教导与照顾。其次,很高兴能认识一班心存高远的朋友,身上我看到自己的缺乏,同时收获了纯真干净的友谊。再次,通过新人培训,加深了对自我认识,从而更明晰自己的发展规划。
【报社新员工的试用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