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遥想着几千年前,儒家子弟曾互谈各自志向。子路想使内忧外患之国,三年后使之“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想使方圆六十里之国,民富足又知礼乐;公西华却又想在宗庙祭祀活动中做一小相。相较他们的鸿鹄之志,我却乐于为一名游于江河之上的渔者。
渔者,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不为人知,可能不受人敬仰,可渔者身上独有得风格令我喜爱。我喜爱他游舟于江河,那种自由;喜爱他生活于山山水水;喜爱于他离世避俗,逍遥一生。
我在许多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发现过那种身影。那些化身于舟楫边的渔者,大多是武功盖世、心静如水的君子。无论是僧侣、段氏南皇、还有老翁,总之,他们总是想去放弃什么,去追求什么……
其实,我想做一个渔者,哪怕是做一天渔者,只要追求到他们心灵上那种坦荡,没有
以《枫桥夜泊》而闻名于世得张继,正是追求到这种心境,放弃以前他心中的功名利禄,才创造出这首唐诗中的巅峰之作。这种追求,这种感受,激发了他内心的压抑,把这种情感渲染在了这首《枫桥夜泊》上。
虽然张绩并不是一名渔者,而是夜宿舟上的一名落魄才子,可是,他所感受到一夜的消愁到释怀的体验,和长期生活于舟上的渔者感受也是异曲同工的。
我想做一名渔者,是想一向伴着属于我的舟辑,伴着属于我的山水,一向存怀着一颗清高的心。不,或者算不上清高,我会把江这头的旅者接到江那头的岸上,和他身上的体验所相结合。我觉得和周敦颐笔下的莲有所类似吧!
假想于此刻,我成为了渔者,挥舞着属于我的船辑,荡开着伴随我的浪花,置身于天地山水之间,与旅者谈笑风生。我沿着前人所驶过的痕迹,穿梭于群山之间,或戴着一斗笠,或垂钓一鲤鱼,哪怕是大风大浪,我也要“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要乘风破浪于江海上。
也许,只因那弯弯的小舟,只因那迷离的`山山水水,只因我能站在舟上,自由,满富情趣的引吭高歌。
当一名渔者的志向,也许不那么真实,但我依旧期望在我心灵的江河上,有个叫做“我”的渔者泛舟于江河上。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2
人际交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
早在春秋时期,郑国大臣子公有一种特异功能:只要一有饭局,他右手的食指就会跳个不停,按也按不住,所谓食指大动也。有一天,子公的食指又跳了起来,子公开心地对朋友说,听说郑灵公刚刚弄到一只大鳖,估计要请我喝鳖汤。第二天,子公和那个朋友一起去朝见郑灵公,郑灵公正在喝鳖汤。子公扭头朝朋友一笑:“怎样,我说得没错吧?”哪知郑灵公不凑趣儿,把鳖汤分给了那个朋友,却把子公晾在那儿了。子公很尴尬,脸色憋成了鳖汤的颜色,咬了咬牙,突然上前一步,把那根具有特异功能的食指往汤锅里一插,淋淋漓漓拔出来,搁嘴里吮了几下。对于这一“染指”行径,郑灵公大怒,把子公赶了出去。子公灰头土脸回家,越想越不忿,居然联合其他大臣造反,把郑灵公给杀了,另立了一位新君,是为郑襄公。一锅小小的鳖汤,就这样改变了历史。
另一则故事是在战国时代,中山国的国君中山君请群臣吃饭,当时在座的所有人跟前都有一碗羊汤,惟独司马子期跟前空荡荡的,别说羊汤,连根羊毛都没有。司马子期比郑国的那位子公素质高些,表现得很有教养,没有当场发飙,他默默退场,一溜烟奔到楚国,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楚王向中山国大举进兵,吓得中山君流亡国外,连国君都做不成了。
有教养的人都会遵守人际交往的两个准则:一是不能伤害他人的身体,二是不能伤害他人的尊严。当郑灵公和中山君自顾自把汤碗端起来时,也就把子公和司马子期的尊严摔在了地上。损害了他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残害到自己的身体。你可以斥责子公和司马子期的人格很狭隘,鄙夷他们的尊严很脆弱,但是再狭隘的人格也是人格,越脆弱的尊严越需要尊严。
上述例子足以说明:教养跟地位无关。地位卑贱的人固然需要教养,但地位高贵的人不一定就有教养。
如果你有教养,你就会明白:子公和司马子期喝的不是汤,是尊严。推而广之,其实现实生活中所有赴饭局的人吃的都不是饭,而是面子与蟹黄同蒸,虚荣跟熊掌乱炖,爱情和鸡腿齐炸,友谊并火锅共涮。每杯红酒里都调了半杯交际,每斤甲鱼里也都藏了半斤野心。在这个美食和人格犬牙交错的环境里,你得时刻小心自己的言行,否则有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春秋时期,宋国与郑国交战。大战之前,宋国主帅华元为了联络感情,杀羊宴请部下,众人吃上羊肉汤,喜气洋洋,士气倍增。不知是疏忽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惟独华元的车夫羊斟没有吃到羊肉喝到羊汤,他深感不公,心中憋闷,却无从发作。没有人能想到,待到两军对垒、刀枪相见之时,车夫羊斟觉得找到了机会,这时他对华元说:“昔之羊羹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意思是,当初分羊肉汤时你说了算,今天打仗我说了算。说完扬鞭催马,把华元乘坐的战车一直赶到敌方阵营,让华元直接当了郑军的俘虏。主帅被俘,宋国军队自然溃败了。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丢失了一匹良马,被生活在岐山之下的三百多个乡里人捉得,并把马吃掉了。官吏抓住这些吃马的人,准备严惩。穆公说:“君子不因为牲畜而伤害人。我听说吃良马肉而不喝酒会伤害人。”于是穆公赐酒请他们喝,并赦免了这些人。后来,秦国与晋国之间发生战争,秦穆公亲自参战,被晋军包围,穆公受伤了,面临生命危险。这时,岐山之下偷吃良马肉的三百多人,飞驰冲向晋军,“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不仅使穆公得以逃脱,反而还活捉了晋君。秦穆公作为一国之君,对臣民的冒犯,不仅不在乎,还进一步为他人着想,使百姓感召于他的胸怀,进而拼死相报。宽广的心胸,慈善的心肠,这就是芬芳的教养。
在人际交往中,是让别人成为你前进途中的桥梁,还是成为阻挡你前进的石墙,就看你有没有教养。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3
一位画家被医生诊断出患有一种绝症,然而,他没有因此而倒下,他异常坦然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并且每天都坚持有计划地锻炼和作画。三年间,他举办了十几次个人画展,获得过许多大奖。平时,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开心的微笑,完全不像一个身患绝症的人。
有人惊羡地问他:“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
他微笑地反问:“我为什么不开心呢?”尔后,他讲述了儿时经历的一件事情:
画家在读中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所以有些灰心丧气。有一次因为连续几天旷课,他被学校给予了严厉的处分,并告知他的父母。他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责骂他,而是在饭后,找来一个塑料小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放在桌子上。他迷惑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对他说:“今天晚上,我想给你做个实验??”父亲让他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然后捡起一粒种子投入到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那细小的缝隙滑到他的手中;父亲连投了十几次,他的手中就有了十几粒种子;此时,父亲再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里面,那个狭窄的缝隙被玉米粒相互挤住了竟一粒也没掉下来。此时父亲意味深长地解释说:“这个漏斗就代表着你,假如你每天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画家恍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他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训:“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快乐的生活就是每天做好一件事,不为明天而忧虑。的确,只要我们每天都拥有一粒种子的收获,也就拥有了一份生活的乐趣。成功也是如此,它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天一天的不断努力去收获,去累积。每天做好一件事,一生将会做好多事,每天走好一步,一生将会走的更高远。
课前三分钟演讲稿 篇4
“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修养。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说的。当你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时候;当你做事随心所欲,不顾他人感受的时候;当你自私自利,不关心别人的时候,当你……你可曾想过别人此时的感受?别人又会怎么看待你呢?对这些,我当然是深有体会的。
还是让我先说说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个中国留学生到英国留学,他借住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房东是一对热情可亲的老年夫妇,对这位留学生可好了:他一点儿也不用为生活操心,每天回到“家”,可口的饭菜都在等着他,每隔四五天,房东老妈妈还会逼着他换衣服,然后帮他洗干净后再熨好。可以说,这对老年夫妇就像对自己的亲儿子那样对待这位中国留学生,中国留学生也感到非常幸福。可是,过了不久,房东夫妇对他的态度渐渐冷淡起来了。终于有一天,老房东让他知道了这其中的缘故:他常在半夜回家时,不管别人已睡下,使劲关门、大声走路和咳嗽;小便时常常不掀开马桶垫子,把尿液溅到了垫子上。这位中国留学生知道原因后,不但不感到惭愧,还认为是别人小题大做,然后自己选择了离开,另找一户比较“宽容”的人家居住。可是,没想到一连走了五六户人家,他们都问他同样的问题:“听说你小便时不掀开马桶垫子?”那口气、那神情,让这位中国留学生意识到这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很严重的事情。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问话,留学生只有满面羞愧地转身逃走。听了这个故事,我也明白了: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一些小事上的。
记得有一次,妈妈刚整理完房间,已累得满头大汗。我呢,下棋的兴趣来了,就一个劲儿地催妈妈陪我下棋。妈妈生气地说:“你也太不懂事了,妈妈辛辛苦苦地整理你的房间,是想让你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看见妈妈这么累了,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心疼,还缠着妈妈陪你玩,你这样做,对吗?”我听了妈妈的一席话,脸红了,羞愧地低下了头;是啊,妈妈本来身体都不好,工作又辛苦,回家还要做许多家务,我作为她的儿子,怎么没体会到这些呢?一心只想着自己。我应该多关心关心妈妈,为她分担一些家务活儿……从那以后,我懂事了许多:在妈妈收拾整理房间的时候,我也去帮帮忙;在妈妈劳累了一天之后,给她捶捶背,揉揉肩;在妈妈生病的时候,我给她端水送药……
我的用餐习惯曾经非常糟糕,就是吃饭时把饭粒撒得到处都是,夹菜时把这样菜掉到别的菜碟里,舀汤时不用自己的碗接着,汤洒得满桌都是,喜欢吃的菜就只顾往自己碗里夹,也不管家人或客人。尽管妈妈为了这事无数次地提醒我,但我仍旧我行我素。终于,在一次晚餐时,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对我说:“实在太不象话了,谁像你这样把饭粒撒在桌上,把菜汤滴得满桌都是?你可能以为这是小事,但正是这些看似小的事情,如果你不注意,它将会影想到你的一生。希望你以后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爸爸严肃而又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我既惭愧,又感动。因此我痛下决心改掉这一些生活细节上的陋习,要真真正正做一个有修养,品行好,有礼貌,受别人尊敬的人。
【【精华】课前三分钟演讲稿模板4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