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郭振有教授的辅导报告录像,的确非常受益受用!中国古代的“亚圣”孟子把人格修养划分为六重境界。也就是:一、善的境界;二、信的境界;三、美的境界;四、大的境界;五、圣的境界;六、神的境界。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读过论语的老师都知道,孟子对人格修养的六重境界的论述就无需多解释了,但是作为常人,作为普通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以中间的两个层次即“美的”和“大的”境界作为师德修养的标高,更为实际一点,毕竟“圣的”和“神的”境界太过理想化,与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有点脱节,我们姑且把它作为人格修养的最高点来追求吧!!
善,其实是对生存于现实生活中所有人的起码要求,今天,在我们的言谈中、在网络上、在各种场合的讲稿中,都频频出现“道德底线”一词,什么是道德底线?我觉得就是不能突破善的零势面,你无论怎样追求自身利益,都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主动”损坏别人的'利益,只要不违背这一做人处事原则,你就没突破道德底线,你就是善的,否则你就与恶结缘!但作为教师的师德修养仅仅停留在善的层次是不利于以身垂范和为人师表的,所以教师以“大的”和“美的”为修养准则是可行的,也是对育人有益的。 “美的”和“大的”就是人能够把自己内心的善念扩充到外表,在言行中表现出来这就上升到美的境界了。光充实仍不够,还要有光辉,倘若人的道德不仅表现在一言一行,而且能够辐射到整个班级、整个校园、整个教育体系,这样就超越了美,达到了大的境界了。可见,教师的职业特点的确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的辐射和表率作用。耳提面命肯定也必要,但是以身作则的濡染还是不可缺少。人格修养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完美的过程,没有人强调你甚至逼迫你必须这样,而是你内心深处寻求自我完善的一种内在需求使然,要想获取人格之美,要做到坚守正道的昂扬正气,担当维护准则的凛然勇气,还有就是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能修养这三气,就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超脱境界,这样的教师肯定不会受物欲所累,不会受名利所惑,就能把阳光下最光辉的事业,把培养人的责任演绎的淋漓尽致,就真正成了德的楷模,学的榜样,这就是郭教授所倡导的教育家的境界,有这样境界即使不是教育家,起码也是名师和乡土教育家,您说呢?那么就把这作为我们教师的最高理想,终身追求吧!
【教育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06-27
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5篇)10-29
有关中青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范文09-28
参加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通用11篇)11-18
有关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精选11篇)11-18
优秀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通用5篇)11-18
工会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通用7篇)11-18
妇女干部培训班讲话稿12-29
教师培训班心得体会12-17
环保培训班心得体会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