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按规定,教育考察是其中一项内容,所以,在湖北教育学院70周年大庆的当日(11月2日)7点半钟我们一行30人在班主任陶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湖北宜昌的旅程。经过4个多小时的汽车颠簸后,在中午抵达宜昌,1点半钟即往宜昌一中参观。我们受到宜昌一中领导的欢迎。该校语文组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教研情况,第一课上课铃响后,我们进入课堂,听了一位女教师一节《病梅馆记》的语文课。课后,我们参观了学校的电教设备,活动场所以及校园内的各个角落。之后,又用半个多小时时间,听陶校长介绍该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离开宜昌一中后,我们抵达码头,乘“环宇1号”游船逆流而上,直指奉节。3日10时登白帝城,游览三国时期刘备托孤的白帝城,到1点返回游船,在归途上欣赏三峡风光,晚11点抵宜昌过夜。4日早乘车登坛子岭,参观三峡工地,参观完毕后,第三次回到宜昌市区,吃中餐后,坐车返回武汉。应该说,整个考察活动,安排经较仓促,考察内容也并不是很多,但就所看到、所听到的而言,我们觉得有些收获的,特别是作为本次活动重点的宜昌一中,给大家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宜昌一中,是湖北省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省级重点中学,创办于1910年,是川东鄂西地区最早的官办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170人。校园面积90亩,分成规范的学习、运动、生活三大区,环境优美,建筑面4万平方米。近五年来,扎扎实实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首先,该校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提高。近三年来,在《中国青年报》、《中学生》等全国20多家媒体上发表文章近百篇,2001年参加上海《语文学习》杂志主办的全国中学生“蔡同德”杯作文大赛,19人获奖,竟占全国获奖总数的六分之一,引起极大反响。其次,科技发明创新冠于湖北,走在全国前列。近三年来,全校发明创新近2000项,获全国发明创新大赛奖7项,省团体冠军2项,单项奖40多项,已有40多作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三,体育竞赛和学科奥赛冠于宜昌,达到省先进水平,学校单独组建篮球队与足球队代表宜昌参加全省中学生球类运动会,校田径队参加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团体名次总是排在前几名;学科奥赛,去年全国一等奖9名。第四,高考升学率超常规地攀升,今年达到90%以上,一类重点达到50%以上,升入清华、北大、复旦等12所著名学府达到120人。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绩呢?下面试从几个方面介绍该校的具体做法。
一、确定发展目标,推进跨越式发展进程
社会在迅猛发展,学校该如何发展呢?作为学校领导,要有一种前瞻意识,使命感。宜昌一中领导班子,就有这么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们以“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指导学校的工作,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断开创新局面。1997年4月,有感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赋予教育的使命,召开了在学校发展史上深具意义的第四届第一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宜昌一中五年发展规划和十年奋斗目标,确定了“五年打基础,实现省内一流,十年腾飞实现全国一流”的发展蓝图。次年又召开了四届三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宜昌一中五年发展规划和十年奋斗目标三年实施方案》,又提出了创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和“素质教育模范学校”子目标。在大部分发展指标提前实现的情况下,又于2001年召开了五届三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宜昌一中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在目标的感召下,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奋斗,加快了发展步伐。五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成倍增加,投资4千多万元,搬迁校内民房31栋,扩大校园面积6千多平方米,扩建校舍近3万平方米,装备教学设施达到400多万元,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为重心的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一流的硬件建设加上一流的质量,使一中成为全市中学生向往的地方。
二、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一齐抓
实施素质教育,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保证素质的长期实施而非昙花一现,才能培养富有活力的开拓型人才。学校突破师资培养的旧框框,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新理念通过教科研的途径提高师资水平及其社会地位。几年来,开展“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青少年巨大潜能开发”等十个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的,集体攻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学校生均三年在校学习时间比在市同级可比学校少80天(每天以8小时计)。生均三年作业量少600个小时,但高考升学率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其他学科竞赛、体育、科技发明等方面的指标更是遥遥领先。另一方面,教育的.素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年来,已有3位教师在全国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20多位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劳技课教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国青少年电子技师特级导师罗凡华出版的第19部着作《点明发明—青少年发明创造方法与实例分析》,被列为全国中小学发明创造课推荐教材。
三、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抓学生“自治”是宜昌一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97年开始,学校废除从应试教育衍生出来的保姆式德育方式,民主选举学生干部,让学生充分享受班级和学校常规管理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民主管理学校,真正做起了学校的主人。第二步,抓课程结构的调整,建立素质教育基本框架。1999年学校召开第四届第四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宜昌一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系统地进行教学领域的改革,用“三三三制课程结构”规范素质教育的健康开展。第一个“三”是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动课等三张课表指挥常规教学,以55%的时间用于第一课堂必修课的教学,用45%的时间用于学校开发的42门选修课、活动课的教学。第二个“三”是每年举行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作为展现和交流素质教育成果的舞台。第三个“三”是举办三大报刊《宜昌市一中报》、《一中教研》、《前茅》作品素质教育的论坛和基地。这一课程结构,彻底结束了应试教育第一课堂一统天下,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奔命的局面,形成主体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做学习的主人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四、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全员聘任制
要实现一流的发展目标,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实现一流的管理,必须首先从体制和机制上着手改革。首先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实行校长责任制,在原来只有“三处一室”管理框架基础上,以不增人为原则,增加了三个年级组和体卫艺处,迅速实现了学校全方位管理的规范与高效。其次,从机制上进行调整。五年中共制订各项规章100多项,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实施97年和99年制订的《宜昌市一中聘任制方案》、《宜昌市一中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方案》、《宜昌市一中校内津贴调整方案》,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从中层干部到一般教职工都竞争上岗,迅速实现了“干部可上可下,人员可进可出,职称可高可低,收入可多可少”的竞争局面,机制的调整在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发展活力的同时,还实现了管理“自动化”的高层次目标。
【乘素质教育之舟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教育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北京之行之教育考察报告04-16
亲情之舟作文11-25
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考察报告04-16
跨越式发展动力难题调研报告06-12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04-16
考察报告:中学教育考察报告04-16
大鲵产业发展学习考察报告04-16
乌克兰教育考察报告04-16
东北教育考察报告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