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通用1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我明白了新教育六大行动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我将把六大行动贯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做好书香校园的营造工作。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之所以要“营造书香校园”,是因为: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之所以要“师生共写随笔”,是因为教育随笔(日记)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批判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终身受益。
3、聆听窗外声音。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聆听窗外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开展“与大师对话”,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大型思想碰撞交流会,则可以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和欲望。这样,他们才能够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听到真实的声音,寻找到人生与社会发展的本真价值和意义。
4、培养卓越口才。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表面上看来是“说”,其实“说”的背后是思想,你为了说得精彩就必须研究得精彩,否则你拿什么去说?而这种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恰恰是我们教育里所缺乏的。“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要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说话,让孩子讨论,让孩子争论,让孩子真正地“说起来”。
5、构筑理想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实现高效的课堂,并追求个性的课堂,从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理想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6、建设数码社区。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2
用了三周的闲暇时间,将朱永新的《新教育》通读了一遍,并对重点部分做了标记和注释。
“新教育”一词,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和实践,逐渐新兴的现代名词。书中讲述了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四大改变、十大行动、每月一事等内容,简言概括为:不断提升自我,用心教好每个学生。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就是,书中提出的好多理念确实很好,也有部分学校正在借鉴,但想将它实践于所有学校,的确有点乌托邦。要想搞新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但在放眼当今教育,唯分数是论,漠视孩子心灵的成长,家长对孩子德育教育的淡化,无不表现出与新教育相违背的思想或行为。当然,我也不是将教育矛头指向家长,学校的确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不要忘了,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好比盖楼,地基都没有,想盖高楼大厦,那也只是痴人说梦吧。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千万不要一味地想着未来多么的美好,而忽略当下。
我常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德行越来越差?为什么天天上补习班还是那点可怜的分数?呵呵,如果在根上出现了问题,那还谈何理想,谈何抱负?突然想起师父曾和我说的一句话:只顾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吧,盲目地以分数论天下,而忘却了教育的初衷,前方的路都没了,还会有光明大道吗?再加上教师的职业倦怠、家长不注重家庭教育,无一不是将孩子推向深渊的黑手。
因为自己还年轻,还有一腔热血,对未来还有憧憬,但单凭一己之力,与大环境抗衡,简直是大象与蚂蚁,自不量力。不管怎样,还是尽自己所能,管好一方热土吧。
新教育,故然好,想全面铺展开来,需要很多对教育充满激情的家长和教师,愿,我能看到那一天。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3
寒假期间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受益匪浅,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新教育的“四大改变”和“十大行动”。
现在的教育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孩子们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那份纯真与快乐;老师也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筋疲力尽。而新教育旗帜鲜明的反对那种以牺牲学生的当下幸福为代价,追求所谓“未来的幸福”的理论。新教育努力通过自己的理念与行动,让教师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享受教育的诗意,享受智慧的快乐,感受到教育是幸福的。
新教育最明显的,可检验的成果为“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范式”,即“四大改变”这四大改变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自己感受到教是幸福的,才能感染和影响孩子们,让他们也感受到教育是幸福的,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们应该转变和快速成长,通过我们的成长带动孩子们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堂”、“家校合作共建”.即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行动就有收获,这些行动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来实施。
读完《新教育》我觉得,教育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进步,教育也不是枯燥和乏味的,而教育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要提升,才能在教学中让自己和学生感受到教育是幸福的。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4
寒假期间有幸读到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书中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教学就很难奏效。
二、爱心。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实在,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另外,扎实的基础,使我们很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5
新教育是什么?
80多年前,陈独秀曾说:“旧教育的主义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伟大的个人,为圣贤,为仙佛,为豪杰,为大学者,新教育不是这样,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会,不专在造成个人的伟大。”
我对新教育的理解是:新教育其实就是教育的本真,是应该被还原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认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还有地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使孩子已经没有了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眼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吗?
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是因为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的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的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自己个性的完整。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赞成把新教育命名为“心灵的教育”
从本体论上来说,新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上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从方法论上来说,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6
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现在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新教育对阅读的重视。《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之一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朱永新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世界已进入知识世纪,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新教育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
朱老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晨诵—午读—暮省”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这又和我们学校安排的阅读、经典诵读不谋而合!我们学校每天坚持的晨诵、午读、暮省,学校的校本读物《语文主题丛书》等,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跳蚤书市,校园时时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学生和教师都在平时的阅读中共同成长。读着这本书,我有一种莫名的骄傲与兴奋。
新教育让我领悟了理想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超越知识”,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7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朱永新《教育是一首诗》
第一次接触朱永新的新教育源于一次和朋友的交流,当时我被朋友嘴中所说的新教育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着教育又要翻起新的篇章,意味着一种实现价值的理想行为。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从而加深了我对新教育的认识,使我心情澎湃。我从中深深感到,朱永新教授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献身,为中华民族的教育腾飞,返璞归真,发起草根新教育行动,令人敬仰。读后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而且我非常认同朱永新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试想如果教师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才是学校。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
朱永新认为:我们迫切需要形成新的国家教育价值观,应该把阅读上升为国家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教师、家长或者个别学校行为。我觉得全民阅读非常有必要,而且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少年志,则中国强!随着新教育的推进,营造书香校园,让读书伴随孩子成长,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是水到渠成的事。让孩子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写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倾诉自己的感悟;诉说自己的心声。既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视野,净化他的心灵。这样孩子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另外,说到阅读,“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儿童生活方式。
晨诵,在生命的黎明,你让儿童吟诵什么?前几十年儿童晨间机械地背诵课文的晨读,引发了极大多数人的反对,然后,数学晨读,英语晨读等替代性课程便应运而生。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于是我在班里提倡学生早晨背诵经典的古诗文,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与经典古诗文共舞,让他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灵魂得以灵动,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精神,并以此开启一天的学习,三年的坚持下来,我班上的孩子们已经能熟练的背诵《弟子规》、《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长恨歌》、《出师表》、《木兰辞》等经典名著和几十首古诗。让他们在古文里洗涤了自己的情操,让他们在每天的诵读中懂得了什么礼义廉耻,什么是忠孝。
午读,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然而,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他应该读什么书?我们该怎么开始阅读活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童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于是,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每个学期挑选几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那时候一、二年级的孩子能认识的字并不多,而且很难安静地坐下来看很长的书籍,我尽量给他们挑选带有拼音的、有图画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三只小猪》《灰姑娘》《成语故事》等等,孩子们喜欢这种看了故事,又能绘声绘色讲给别人听的方式,就连班上最顽皮的几个孩子也忍不住加入到我们的阅读队伍当中。现在我班上已经三年级了,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孩子的阅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阅读的能力也加强了不少,这个学期我试着给他们推荐了《少儿版四大名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等,而且我还组织学生把零花钱节省下来,放在一起买书读,现在全班至少每人一本书,每天中午看半小时课外书,这些书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也可以互相推荐,另外我在班上还每个月搞了一次,读书明星的评选,这样孩子的热情非常高涨,孩子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了。
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学生写日记是老师要求的,不得不写,并且会带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特别是中低年级,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但是老师自己有时也需要多写教育日记,时时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获得成长,而我也会朝着这方面不断努力。
晨诵、午读、暮省,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实验认为,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做到晨诵、午读、暮省,那我们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们相信,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8
学校一直在积极倡导新教育,“晨诵、午读、暮醒”让师生共沐书香,“静听花开的声音”使教师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寒假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朱教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新教育这个词语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是它真正的含义我未曾深究过。直到最近读了《新教育》加深了我对新教育的认识,使我心情澎湃,读后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在书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应该架设“德育合力网络”,筑起学生“人格长城”,让道德教育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听到了朱教授对理想智育的呼唤:“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不需要分数”。在书中我也领略了理想体育的魅力,经历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战栗",在他理想的劳动教育中明白了“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书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堂理想的学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师,他们自信自强、追求卓越,他们充满爱心,创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长,他们胸情宽广、以人为本;我还看到了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如此美轮美奂的教育之梦,让人神往。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关于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本身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学生的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这种教育生活,不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的。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过去人们都说,教师是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其实这些比喻都是不贴切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为学生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应该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感觉,就很难有学生的幸福感受,教师都感觉不到教育的幸福,学生的幸福又从何谈起呢?作为一个教师的幸福其实是无所不在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压力大,但教师的幸福感也很强,
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孩子,孩子们有最纯真的心灵,最诚实的态度,最善良的愿望,他们集真善美于一身。而我们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幸能天天和最美好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生活。这就是一种幸福。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城市里,我们缺少了一份内心的平静,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找回一份宁静。幸运的是,教师这一份工作可以让我们天天与书为友,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工作时间看书(当然是有益的书),在书海中翱游。教师有更多“静”的时间、机会,而一旦平心静气了,生活与工作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致,人生也将更充实、更完美。这就是一种幸福。
关于书籍苏霍姆琳斯基曾说,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如果你的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朱永新的梦想是,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改造”。阅读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价值,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在书中朱教授还讲到了实施新教育的主体—教师,他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当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当是一个非常尊重同事、尊重领导,非常善于帮助他人成长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当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我觉得当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感情虽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好老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形象一点来说,教师的素养就像一个泡菜坛子,不同的东西会泡出不同的味道。同样,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会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其次一个好的老师需要对所教科目有一个透彻、宏观、一以贯之的理解,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最深刻的道理,用最精当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言传身教,把细小的学问升华到对人生理念的理解。
一个好的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讲课讲得怎样最终会从学生那里反馈出来。如果一个老师只是一个人在讲台上口若悬河,讲得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去思考学生的兴趣,即使讲得再好,于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堂失败的课。一个好的老师还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前途命运。有的老师从来不与学生谈心,更不用说交流什么思想,这样的老师,即使课讲得好,学生也只会产生一股尊敬之情,而不会有敬仰之感。
幸福是一种体验,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我们在幸福的教育中成就自我,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共同生活中追求这种境界吧!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9
捧读《新教育》,书中清新的文风诗意的文字澎湃的激情向我描绘了一个个教育梦想。每个梦想都源于作者对现今教育的深思与追问,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它就象灯塔一样引领我走近新教育。
朱教授提出了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这些行动,使我眼睛一亮。在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时,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因此,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他让我明白了,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所以,我们要在书香萦绕中,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写作,教会学生提高,教会学生做人。
捧读《新教育》,它教会我要用心地去爱学生。朱老师在书中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明白了老师的严厉慑服不了学生,这种震慑只会加深和加宽我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永远使它无法复平。正如书中所说的,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所以,多点时间和学生交流,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我,了解我,喜欢我。
捧读《新教育》,它教会我做一个锲而不舍的追梦人,用自已的生命去擦亮新教育的火花。朱老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有要有激情。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学习,多思考,重方法,重实践,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努力中圆梦想,并帮助学生插上梦想的彩翼。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0
寒假里,我跟随读书会认真研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这本书,“人总得在活在当下的同时,借助精神力量去对抗现实的残酷……”,新教育,便给了我这样的力量。
新教育,让我遇见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还曾记得,每日清晨醒来,迎着第一缕朝阳,忍不住打开它,开始我一天的晨读;还曾记得,每日中午吃过午饭,柔柔的阳光温热灿烂,轻轻打开《新教育》,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坐在一地暖暖的岁月静好里,去让心灵经历一场又一场的美好;还曾记得,每天晚上,当夜色阑珊,总要在这份宁静里,轻轻读几页书,写几行批注,临睡前,就将《新教育》压到枕头地下,枕着这份美好才能入眠……
我喜欢这样的日子,坐在一地的阳光里,与书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淡淡的书香,新教育便给了我这样的光!在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里,从“新教育的儿童课程”里,我明白了把故事和游戏还给童年,让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这是最合乎生命的学习;从“新教育”的“理想课堂”中,我懂得了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从“新教育”的“六大论”,即发展论、行动论、潜力论、个性论、崇高论、和谐论中,我懂得了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要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从“新教育”的“管理法则”中,我明白了一名小学教师的生命同样可以很伟大,同样可以很骄傲,同样可以写出自己的尊严,同样可以写进中国教育的历史;从“新教育的教师发展”中,我懂得了从事教师事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和书写!我愿意,向着明亮那方出发,做一个这样的仰望星空摘星星的人!
朱永新老师在第十章《新教育的家教主张》中提出一系列切合新教育的家教观点:新教育需要新父母;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无限相信孩子的发展潜力;让孩子有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朱永新老师所说的让孩子读童书,这里的“读”不是识字教学,而是把阅读同幼儿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孩子们在读童书,也是在游戏,在制作,在创造,在生活……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得将新教育理念实施起来,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位孩子亲近书本,喜欢上阅读,我在班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一、开展《激情飞扬,遇见最美的课堂》的班本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读书,阅读,利用口、手、脑将所学知识更快地理解表达出来。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生活、学习同伴,都充满了好奇与憧憬。同时,由于陌生,也会随之产生恐惧与排斥。如何帮助孩子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积极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此我准备了很多故事和有意思的活动,让故事和活动浸润孩子。“荔枝电台”最开始是我送走的上一界孩子们的班级电台,就是利用软件“荔枝FM”平台让孩子们通过手机发声,它起源于一个单纯的想法——用声音记录和激发孩子们去读去写去创作的点滴,每个家庭将孩子的声音故事制作成节目上传班级群聊。它打破了课时的限制,将学校和家庭连接了起来,实现了孩子们每天听故事讲故事创作故事的愿望。
二、成功发起“伴读妈妈在行动”的亲子共读活动,提倡我班的家长们和孩子共读。向家长们宣传和孩子共读同一本书的好处,发起亲子共读的读书活动,鼓励家长们把与孩子共读时的音频、视频等,上传各班班级微信群。
三、寒暑假期间,利用班级群指导学生坚持阅读。这个寒假,对于我们一二班的孩子来说,读童书,写拼音日记,是他们假期生活中最关键的一件事儿。儿童教育专家尹建莉说:“阅读,是个并不难进入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所顾忌地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了。”儿童阅读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所以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一定要从兴趣入口。在课外阅读这块,我们班很多孩子一直坚持得不错,如奥晴、硕研、思彤、尚洲、欣怡、嘉奇、艺萌、森琛、浩宇、紫晨、冠程……放假回家以后,午托的孩子们也开始了阅读,如梦涵、静雯等同学,越来越多的孩纸加入班级共读的行列,如令佳、露予等。而写作,则是开启儿童心灵世界的另一扇窗。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所以我在这个假期要求孩子们学写拼音日记,就是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没东西可写时,可以写写每天所读的课外书也行。家长们在寒假里也不闲着,帮助并培养孩子循序渐进写日记的习惯,孩子们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每天读过的书的内容,或者是每天所发生的事儿。
四、在班内定期举行朗诵比赛、讲故事背诵、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感受多种形式的阅读魅力。并为获胜的孩子们颁发小奖状,合影留念并将照片通过班级群发送给家长们。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希望在这样的坚持不懈中,家长和孩子们都能遇见更棒的自己!
在《新教育》的第十一章“新教育的管理法则”中,朱永新老师说,“一多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老师在他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榜样,都有自己的模型。这让我想起生命中那些美好的花儿!在“乡村教师访名校”去河师大学习的那段日子,河师大艺术学院刘安娜老师、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班主任呼宝珍老师……她们的课堂,让人如沐春风;她们的人格魅力,她们的个人修养,他们榜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令我热泪盈眶!当魅力温柔的安娜老师站在“省培计划”河师大新乡站的讲台上时,令台下所有的培训教师们感觉眼前一亮,她穿着一身红颜色的裙子,长长的头发及腰,清新脱俗,像是从《红楼梦》中走出来的故事人物一般。
听安娜老师的课,不像其他人的讲座,呆板,沉闷,像是汩汩清泉从心间流过,像是暖暖春风拂过脸颊,舒服,清新……“有一种工作是我们成长的依附,当我们踏进这片土地,便注定了要百般努力、千般辛苦;在劳作中习得智慧、追寻幸福。至于结果,幸福啦,是我们多赚啦,不幸福,我们也没有赔!”“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即使自己不是天鹅,也要做一只蜘蛛,为教育生命结一张临凌空之网,为自己划一片生命的绿叶。”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呼宝珍老师这一个个精彩的个人语录,给现场的所有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启发!对于我,更是来自生命、源自心灵的震撼。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苦力,你的全力以赴,更多的是习得智慧,做一名拥有智慧力的班主任。人生,真的应该有美好的相遇!才能让人疲惫不堪时,因为这些美好继续前行。
美国托尼马伦在获奖感言中有几句话让我特别感动。
最优秀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品质:他们知道如何读懂故事。他们知道走进教室大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但却没有完成的故事。
芳华易逝,岁月不惊。我愿,在生命的长河中,用青春用激情用智慧用生命用倾注一生的信仰去走进孩子们的故事,去阅读孩子们的故事,并和他们一起编制故事,在新教育中绽放芳华!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1
寒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朱永新《新教育》,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朱永新《新教育》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朱永新《新教育》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的教育理想之梦,带给我的灵感和激励将随着我的文字流畅成我的所得,感谢朱老师提供如此美味的精神食粮,感谢朱老师愿意把这些可贵的文字和我们分享,感谢朱老师孜孜不倦和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教诲。朱永新《新教育》——将时刻警醒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2
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在哪儿?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它经常萦绕在我的耳际,陌生是因为我对新教育的内涵感到迷茫,新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演变着,拓展着,延伸着,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在一种浑沌中摸索着前行,试图在实践中去理解新教育。
就在我对新教育感到迷茫的时候,我读到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作者对现今教育不同方面的深思与追问,引经据点,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它就象灯塔一样引领我走近新教育,解读新教育。在他的书中,我明白了理想的德育应该架设“德育合力网络”,筑起学生“人格长城”,让道德教育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我也听到了他对理想智育的呼唤:“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以人为本”;“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儿童不需要分数”。在书中我也领略了理想体育的魅力,经历了理想美育“幸福的战栗",在他理想的劳动教育中明白了“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书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天堂――理想的学校,这是人才的摇篮,人格的殿堂;我看到了理想的教师,他们自信自强、追求卓越,他们充满爱心,创新合作;我看到了理想的校长,他们胸情宽广、以人为本;我还看到了理想的学生和理想的父母。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如此美轮美奂的教育之梦,有谁不为之神往?我情不自禁想去追赶这个理想的教育之梦!做一个契而不舍的追梦人,用自已的生命去擦亮新教育的火花。
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去做,就能成功。我知道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新教育的身体力行者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做一个理想的教师是我行动的目标。
虽然做老师已经十几年了,但是总感觉以前我们的教师对学生总是过于严格,用自己的严厉慑服学生。如今,这种震慑只会加深和加宽我们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永远使它无法复平。朱老师告诉我们,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学生铭记终生,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理想的教师应该是深得学生喜爱的教师,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灵是为着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敞开的,他们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教育得法,每个人都是有希望的。我对学生也充满爱心,但因为有时我的严厉学生无法体会。其实爱的表达也需要正确的表达方法,也要讲究对话的技巧。读了这本书,我真正明白了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教师。一个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朱永新博士给想做教育有心人的教师提出了一个建议:每天写教育日记吧,把每天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记下来,自己和自己对话,这种领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法宝,坚持写教育日记,我们就有了这样一个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朋友。其实我们学校已经将这个建议付诸行动了,教师博客的开通,让我们从心底流淌出文字的精灵,丰富的情感,思想的火花,我们都在自己的博客中非常快乐健康的成长,真的是拓宽了视野,感受了激情,学有榜样。但回想自已,却有些汗颜,虽然在这几年里也记下了一些教学随感,但因为恒心不够,总会为自己找一些客观的藉口而疏于动笔。今天,新教育给予我动力,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从现在起我要挑战我的恒心,磨练我的意志。让“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成为我的座右铭吧。
《新教育》正被许许多多的教师实践着,看到他们的畅谈教育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生命的快乐,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教育,真实的教育就是真实的人生。我决意追赶他们的脚步,把这场爱的接力赛坚持到底,实现心中的梦想。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3
曾经喜欢读书的我和电脑结缘后与书渐行渐远,近几年龙山区教育系统的书香校园活动帮我渐渐找回了失散多年的老友,找到了久违的亲切感。利用零散的时间,我拜读了教育改革家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书中的理念让我心潮澎湃,不止是教育理论,更多的实验记录证实了他们新教育改革的成功。而且书中很多思想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不谋而合。
朱永新提出的新教育的宗旨是:给老师和学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个开阔无垠的精神视野,让他们对人的内心的复杂性有更为深切的体验,不但要了解生命的伟大和宇宙的博大,而且要感受生活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以追寻理想的执著精神、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埋首耕耘,成就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民族。这就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
书中对新教育实验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实验进行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新教育强调行动起来,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帮孩子成为自己,让我们成为自己,一个完整的幸福的自己。
书中不仅提出了新教育的理念,更提出了具体的做法,新教育实验进行了十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和家校合作共建。进行这些行动的根本性目标是主张回到教育的原点,主张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教育应该培养美好的人性,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新教育实验中的一些行动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日常活动,如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引导,促使他们发现自我生活中丰富的美丽人生,寻找将他们推入“思考”之中的力量,给予他们“情感”之中的智慧,促使他们在学习的发现、尝试和冒险中建构内心的生命之帆,那么我们龙山的教育也将享受教育的诗意,享受智慧的快乐。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而我们正在这条通往彼岸的船上。
心如宇宙,其间万物流转。建设心灵,是一项无法竣工的工程,我们始终是个建设者。生命是无法重来的历程,而教育是涵养生命的唯一可能。我们的教育早一天完备,我们的行动多一分力量,就有可能多一个生命得到新的滋养。让我们同心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我们终将微笑着对自己轻声说一句:我没有辜负此生。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4
桌上摆着一本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手握着一只黑色签字笔,便开始了我的阅读时光。
新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是新教育人的根本书籍了,读后,它使人受益匪浅,让人悟性大开,从而对教育事业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看这本书我无法做到一目十行,生怕会遗漏掉什么或产生一种没有看过的错觉,它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一字一句地去看,用心去感悟。后看到书的后几节,我才知道原我运用了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知性阅读式的方法去咀嚼它独有的味道,倍感开心。
看完此书我花了三天,实属不容易,书中虽有让人乏味的但又实在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是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后留下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身为一名还未正式成为教师的”门外汉“,跟它对话,我吸取了好多新教育实验所带的宝贵财富。
新教育是一种“新”和“星”教育,在传承中国先人优秀化的同时,也在新的历史条下进行教育的革新,如它个性鲜明的十大行动,四大改变,“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程等,并且不断建筑“星工场”,培养一群“擦星族”,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
新教育是一种“心”和“幸”教育,它注重师生精神世界的建设,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致力营造一个和谐特色创新的书香校园。
新教育是一种“行”和“信”教育,强调行动,在行动中见真知,相信“只有行动,就有收获“”,秉着一种“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坚信理念。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新教育的人,我的感悟和反思如下:
面对学生,要求教师需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教师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如阅读习惯,运动习惯,晨诵习惯,写日记习惯等,用拍照片或是写每日教育随笔或是在网络教育在线的贴吧里发表感想的形式去记录孩子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最真挚的教师举动去温暖每个孩子的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起,培养一群“童心悦读”的孩子,让童书陪伴孩子的成长,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去学习,正如新教育实验里所开展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和运用的儿童阶梯性阅读理念需极大地借鉴。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感。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认知上,新教育提倡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这也就表明教师要通过专业阅读不断地充实自己,坚持写每日教育随笔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育心路,与专业的人士共同讨论和分享心得。教师也需时刻铭记新教育的九大定律:态度决定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体罚近乎无能,读书改变人生,堂属于学生,性格主宰命运,特色就是卓越,理想创造辉煌,爱心产生奇迹,这些定律可能会为教师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学生需要优秀的老师,而优秀的老师在特色和谐创新的书香校园中产生。学校需要努力做好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三点一线”的工作,创造自己独有的个性化的校园化和品牌。
所以多多悦读,坚持写每日教育随笔,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取,向上吧,兄弟!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5
学习朱老师的《新教育》,走进他倡导的新教育并作思想判断,愈发增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没有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是不能将新教育坚持到底的。执着是一颗神奇的种子,坚守是一株顽强的野百合,理想主义是一片丰沛的气候土壤,当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拼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看到新教育妙不可言的春天。
新教育实验对于教师、学生的引导,不仅在于促使他们发现自我生活中丰富的美丽人生,还在于寻找将他们推入“思考”之中的力量,给予他们“情感”之中的智慧,促使他们在学习的改善、尝试和冒险中建构内心的生命之帆。可见,新教育实验不仅是对教育一般意义上的敞亮,首先应该是观念、思维和方法的刷新,而通过浪漫精神的引导来塑造个性的心灵,通过理想信仰的生成来积淀人性的底蕴则是第一位的。
走进新教育,我会利用自己的力量,行使每一个人的权利,在每一节课堂上,在和孩子交流的每一分钟,用心去发现,用心去行动,为了孩子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16
首次翻看这本书,我被朱永新教授新教育理念深深吸引着。其中,他的家庭教育思想让我深刻感悟到: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所谓陪伴,并不是简单的陪着孩子,而是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力求成为孩子的榜样和精神引领者。这本书就是一个向导,带着迷茫的我走向光明,引发我诸多思考,以下是我读“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感悟:
有教育意义的陪伴
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教育陪伴必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和当前严峻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变灾难为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与孩子共同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掌握防范各种灾害和伤害的知识与技能,在关键时侯能够进行自救。
我们要注重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在这次的洪涝灾害和疫情防控中,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是教育孩子最好的素材。我们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孩子明白,白衣天使救治病人是责任,小朋友读书、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勇敢承担责任,有始有终做好每一件事。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楷模
书中介绍了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慧博士教育孩子的案例,正是说明了父母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许多父母要求孩子读书做作业,自己却在家玩游戏,看电视,搓麻将,因为他们下意识的认为成长只是孩子的事情。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家长会感到焦虑、烦躁。其实,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往往发生在自己身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如今,手机的普遍使用,也在悄然影响着年幼的孩子,有时我们会把手机当作“哄娃神器”,久而久之,孩子就依赖上了手机。之前我女儿要用手机播放着动画片才肯吃饭、睡觉,每次我想要制止,换来的都是孩子的大哭大闹。有次闹得最凶的时候,孩子说:“为什么你总是看手机,就不让我看”,听到孩子这么说,我才意识到问题还是发生在我身上,不想让孩子玩手机,家长自己就要做个好榜样,正确引领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终身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
阅读是高质量的陪伴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时常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思考与反思,当形之于文字时,我遇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表达不够清晰,总感觉词不达意,这时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所以,我们要多读书,为孩子做出表率,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是最高质量的陪伴。亲子阅读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愉快的享受和情感交流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使孩子爱上阅读,从而爱上学习。所以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中非常有益的方式。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一本书,多一点心思,多一点投入,收获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很多。
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我们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家庭教育最美丽的风景,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
【新教育第四章心得体会(通用16篇)】相关文章:
学习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09-25
新媒体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12-13
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5篇)10-16
有关新媒体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11-18
新入职员工军训心得体会(通用6篇)08-27
2021新入职军训心得体会(通用7篇)08-09
新入职员工工作心得体会(通用7篇)08-04
新护士工作体会心得体会(通用6篇)10-01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通用6篇)09-25
家长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