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育心得体会

2020-12-03 教育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幸福教育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幸福教育心得体会1

  最近,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对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到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心灵,还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现在,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教师最幸福的时候。

有关幸福教育心得体会2

  随处可以读到一些介绍优秀教师的事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面孔与经历,我很仰敬他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无私的奉献,但是,这种奉献是否一定要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或者置自己的家庭于不顾?这些行为,更准确的说是一种英雄行为,英雄在每个时代都是有的。可是,对于更多的不是英雄的我们呢?自己的生命价值点落在何处?传媒所宣扬的优秀教师的大多以苦难者的形象介入我们视野的,苦难不一定是坏事,可以造就更坚强的人,可是,绝大多数教师是没有他们相似的苦难经历的,那么,是否就没有享受教育成功喜悦的机会呢?当我们的政治从伪圣化艰难的蜕变出来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可能还在苦苦的挣扎!不过,幸运的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日,平民化与普遍性成为无数平凡教师的新的成长视角,他们不再为自己成为不了传媒所造就的优秀形象而苦闷与自卑,而是满怀信心的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教师的幸福

  先从“幸福”说起,这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幸福”的界定是没有人能够说清与说透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幸福”的个性化的认知。我以为,幸福是人满足一定的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快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幸福是一种感觉!但是,这份感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满足一定的物质需求之外,对于人的精神上的滋养!是人,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教师当属之列!任何剥夺教师追求幸福权利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甚至是蛮横的!当然,不一样的教师所追求的幸福的内涵不同:有人以静心的读上一本书为幸福,有人以痛快淋漓的打一场球为幸福,而有人则以与子女伴读为幸福,还有人以遨游网络为幸福……这些都是在教师做好自己本质工作之余的个性化的追求,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与幸福的生活行为,是教师自己的独立生活的一部分,我以为这些既是对于教师艰辛工作的补充与调节,也是教师本人工作的延伸。是补充与调节也好,工作的延伸也罢,但还不是真正意义的教师幸福,否则,教师的职业特征与个性特征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我以为,无论是怎样的理解与认定,教师的真正意义的幸福最终必须回归到自己的教育幸福上来!可以是学生取得进步后的一张张稚气的笑脸的回报,可以是学生一句句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学生毕业后的一张薄薄的贺卡与一次简单的造访,可以是学生毕业后的面对老师流下的感激的泪水,当然,也可以是教师的辛劳所换来的一张张火红的奖状与一叠叠让人艳羡的RMB……

  很多教师都知道目前的教育窘境:素质教育的理想化与应试教育的现实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我们的教育良知逼迫我们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把仅有的宝贵的时间挤压出一点点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是,教育的现实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教师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又必须把我们的学生推向残酷的应试教育的竞技场,进行智能与体能的肉搏,这个搏击的过程与结果,教师必须全程参与,自然与学生一样经历精神与肉体的疼痛,于是便有了教师如上的慨叹!

  现实是很难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换句话说,是我们适应现实,而不是现实适应我们。这样是否就意味着我们看不到职业的幸福的光芒了?教师的职业意义绝对不应该是如此的灰暗的!那么,幸福的光源到底在哪里?

  教师的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提出这个命题,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任何人的幸福都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只不过,作为教师有自己的独特的创造,也就是教师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有教师认为,现在的教育压力如此之大,哪里还会有幸福可言?其实,幸福的意义并不以压力大小计,无论怎样的压力与艰难,都无法阻挡教师独立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也许,幸福是短暂的,可追求是永恒的!

  永远忘不了尼采说过的一句话:“假如上帝不给我欢乐,我就为自己创造欢乐。”当然,快乐与幸福不是一回事,前者更多是一种生理反应,而后者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快乐也许能给人带来幸福,但是,幸福不一定都快乐。也许,现实的上帝不会恩赐给我们所需求的所有的快乐与幸福,我们在积极争取自己所应该具备的外在的幸福(主要是物质的)之外,是否也能够拥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假如上帝不给我幸福,我就为自己创造幸福。”我不知道具有更多精神色彩的“为自己创造幸福”的概念是否是阿Q精神的回归或者异化,但是,在精神疾患日益流行于教师群体的今天,我们是否真的要考虑接纳“为自己创造幸福”这个概念。那么,作为教师到底如何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生?

  其一,是需要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人有思想,才有魅力,教师更是如此。有魅力的教师是幸福的,会得到学生的热爱与同事的尊重。有许多教师,会被“思想”两个词吓住,以为这是大师的专利,其实,每个人都能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大师有大师的思想,作为平凡的教师有平凡教师的思想;大师的思想如火把,我们的思想可以为蜡烛;火把可以照亮更广阔的空间,蜡烛至少可以烛照一间教室的灵魂,可以让平庸无处藏身,教师的灵魂的洞彻,才能引导着自己学生的灵魂向更高更远处健康的发展,学生思想的进步就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其二,需要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个性。一位有个性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拥有自己的生活理念与拒绝从众心理的教师,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与独立的'行为准则,不会受到社会浅层的流行观念与世俗意识的干扰!

  其三,需要教师打造属于自己的儒雅风度。如果说,拥有自己的思想与个性是教师的精神形象,那么,儒雅风度只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外在形象,当然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是统一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曾经被照上很多灿烂的光环,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与界定的变更,一直困扰着每一位教师!儒雅风范体现了教师的形象魅力与内在气质,自然会赢得学生与家长的尊重,成为教师幸福的源头之一。

  其四,需要教师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生活的多彩与多元,会有不同观念与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但是,当这样的影响变成左右我们精神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独立的价值判断与取向,会自觉不自觉的在与人攀比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这个落差如果得不到及时扭转,就有可能导致我们的精神观念的偏向。如何真正的避免这样的心理落差呢?我以为最好的途径就是建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是独立的而宁静的,可以排斥尘世的纷扰,可以固守自己的见解,可以外圆内方的处世,也可以棱角分明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当我们的生存压力致使我们的肉体与灵魂双重疲惫的时候,首先需要的就是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精神空间,来安抚自己的伤痕累累的灵魂,一般说来,这个空间只对同道之人开放。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一项的创造都需要代价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润我们疲惫的身影与苍老的额头,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的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有关幸福教育心得体会3

  真教育是唤醒灵魂的事业,需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经验的分享。怀揣着对泉州附小教育的好奇,3月14日我走进了泉州附小,开始了我的跟岗学习之旅。在跟岗学习的期间我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勤快记录,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德育工作经验、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及特色的学校、班级环境文化,深深感受到了泉州附小的教育实力和文化的魅力。

  一、别具一格的升旗仪式

  我为附小代言,一进入校门黄校长早已在大门口迎接,还有一群彬彬有礼的红领巾劝导队员向我们致敬,如此端庄大方体现出了泉州附小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随后的升旗仪式上队员们佩戴充满正能量口号的礼仪带,庄严的护送国旗到升旗台前,一旁的家长朋友们也自主的参与了庄重的升旗仪式,升国旗唱国歌,全校师生齐唱校歌,感受到了泉州附小的少先队员们不仅爱国更爱自己美丽的学校。

  二、耐人寻味的课堂教学

  一年前我就走进过泉州附小,参加他们的期末试卷教研活动,当时就领略过泉州附小扎实和独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次我怀揣着一股学习的热情再次踏上前往泉州附小的幸福教育之路上。

  此次跟岗学习主要是学习数学教学经验,这一周里我都是跟着郑晓婧老师学习,观摩她的数学常态课堂,虽然都是常态课,但节节都是精彩,郑老师课堂语言丰富生动,能抓住孩子们的内心,由于是低年级教学所以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对教材处理能重新整合,创造问题冲突,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课堂教学环节紧凑,不拖拉,抓住一节课的重难点,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教法去引导探究,在郑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显得格外的活跃,学生课堂生成的东西都能成为课堂上最好的教学素材。每每听完郑老师的课我都要反思许久,反思自己不足的地方,如何让我的课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自己观课议课的水平?使自己一次次从思想上去觉悟,去改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促使自己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

  在多余时间我跟着其他老师去听不一样的课堂,如陈艺老师的品生课《伸出我们的手,走近残疾人》,通过亲身体验活动感受残疾人的无奈,心中油然而生的同情和尊重,紧接着从残疾人奥运会中感受到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最后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关怀、尊重、理解的种子,自己心中那颗爱的种子也开始慢慢生根发芽了。

  对小学教育心理学自己也颇感兴趣,如果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真实的想法,那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和帮助,刚巧第一天我就路过了心理咨询室,带着好奇心走了进去,和陈静老师一番交谈后,对心理课更是充满期待,于是热情的陈静老师为我们献上了一节五年级的心理健康课《探寻潜力之旅》,课堂上陈静老师优美的语言带领孩子们慢慢的进入充满正能量的心理殿堂,通过猜测自己10秒能拍几次手,到后面实际拍手大于自己的猜测,感受自己的潜力,体会每个人存在的潜力,所谓的潜力就是做到了自己没有料到的事就是挖掘潜力,潜力通过充分挖掘是可以保存下来变成自己的能力。紧接着感受人的潜力是挖掘不完的,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也可以发掘潜力,一时不擅长,未必永远不擅长。接下来树立典范,泉州附小校友蔡国强,善于利用火药创作艺术,小时候也是默默无闻,但是通过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让自己的潜力大爆发,成当代举世闻名的艺术家。最后传授孩子们潜力挖掘的黄金法则:努力+坚持+支持+方法=潜力大爆发。相信在这一堂课结束后孩子们多多少少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提升,但愿最终也能实现潜力大爆发。

  是要说我很好学吗?还是说我的兴趣太过广泛了?听说有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又兴致高昂的跟了过去,再次重温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受到综合实践的魅力,倾听了许文凤老师的《制作蔬菜拼盘》,课堂创意新颖,语言生动,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活动课,除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让孩子们猜猜蔬菜,还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的方式猜蔬菜,课堂呈现的教学方式多样化,能抓住课程生成的问题引导孩子如何区分"葱和蒜",紧接着欣赏美丽的蔬菜拼盘,一幅幅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的作品展现在孩子面前,给孩子一次美的视觉享受。最后通过动手制作蔬菜拼盘,让孩子更进一步的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临走的最后一天下午有幸参与了泉州附小的全校数学大教研活动,抓住现在的热点"微课堂"展开讨论,微课怎么设计?微课要到录播室吗?微课需要什么录频软件?微课是微缩的课堂教学吗?微课就是PPT的讲解版吗?微课的内容必须来自课本吗?困扰还有很多,随着微课数量的急剧增长,只有2岁的微课已经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学习资源,可是越来越多的老师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却存在着偏差,并出现了微课资源的内容构成随意、实用性低效等现象,这阻碍了微课的良性发展。"微课发展太快,来不及定义",确实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所以现在是时候梳理一次它的内涵了。微课的特征就是短、小、精、悍。"短"就是教学活动短、视频时长在10分钟内,以5—8分钟最佳,"小"就是资源容量小、教学主题小,

  "精"就是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悍"就是交互性强、功能强大、应用面广。主要就是抓住两个核心:"微而精"+"服务学习"来选题、设计、制作和应用。微课的类型主要有: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和其他类型。而现在的微课集中在讲授类、作业类和知识理解类。一个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组合而成。同时,微课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在微课设计存在突出问题"重技术,轻设计",其实微课设计才是核心,微课设计有创意,选题是关键。

  三、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

  似乎我像一个侦探员一样,每到一处都会忍不住用相机来拍照记录学习,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是我学习的地方,班班门口的"遵德守礼"营造了浓厚的道德宣扬氛围,让德处处暖人心。柱子上的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使人也跟着心情美好起来了,在如此和谐的环境下学习、玩耍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5天的时间对于长长的教师生涯来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如果能将这些意识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不断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实施,我想意义又是十分深远的。我觉得只要不断充实自己,做一个教育事业上的有心人,每天前进一小步,就能成就自己人生的一大步。

【有关幸福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幸福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2.有关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七篇

3.有关教育的工作心得体会3篇

4.有关教育专著读书心得体会三篇

5.有关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3篇

6.有关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四篇

7.有关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四篇

8.有关开学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

9.有关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上一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下一篇:幼儿语言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