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教研室安排,我校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动于11月19日开展,总体评价:顺利,成功。
本次展示活动分为两个部分:文档资料展示和四堂专题研究课。由于平时资料收集和整理比较规范、教师(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教师)通力配合、舒校长专业指导等原因,文档资料得到教研室领导的肯定。无论是校本教研活动还是教师个人小专题研究过程性材料、成果材料都体现出规范、详实、信度高的特点。
下面仅就四堂专题研究课做简要分析:
这四堂课分别是:覃xx老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爱文学》、赵xx老师围绕个人小专题研究的思想品德课——《经济生活》、xxx老师的研究性学习课——《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xxx老师的主题班会研究课——《爱伴我成长》。本次展示没有一堂课是老师们驾轻就熟的考试科目常规课型,不难看出,舒校长布置任务时就刻意让我们在教研室的领导面前“丢人现眼”。把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教学大纲和XX年的课标稍作对比就会发现,这些课型背后的理念正是课改的精髓所在。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布置任务的人的本意:把握“新”字,突出“研”字。
任务布置以后,各教研组成员积极协作,献计献策,查资料,分析教学设计、听试讲。四位承担上课任务的年轻人更是忙的不亦乐乎,教学语言、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每一环节的内容和环节之间的衔接都反复推敲,教学设计几易其稿。即使在繁忙、劳累的期中考试和运动会期间都在夜里加班改稿,群体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钦佩。
覃xx老师执教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爱文学》:根据九年级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她采用了综合比赛这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去广泛阅读,确定具体书目或篇目;接着指导学生选定1-2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反复阅读、揣摩、进行点评,完成“美文推荐”的发言稿;同时指导学生开展文学小创作活动,写一篇文章,或者编一个小课本剧,然后把学生分成甲队和乙队。每一队又按不同的探究方向分组,四六人不等;还成立了语文主题活动小组。她的课堂分为“文学常识”、“美文推荐”、“文学创作”、“现场表演秀”四个板块,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力求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因为任何知识只有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分享,在活动中探索,在体验中深化,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当然,这四轮比赛的设计更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的一次大挑战。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形成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赵xx老师执教围绕个人小专题研究的政治课——《经济生活》,他的教学设计以我们山区学生很熟悉的场景(赶集)导入,从而引起大家学习、探究的兴趣,告知他们这就是经济生活。进而以教材第三章前言部分小叶的故事得出结论:我们也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且它还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让学生自主体会有哪些变化,进一步归纳经济生活的变化。最后在运用部分,让学生设计“我的元旦之旅”,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经济生活。赵老师个人小专题研究的课题是“培养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方法”,他的课堂就是围绕课题展开的: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由学生本人有目的的自觉探索,让学生多交流,教师也参与学生的交流,使学生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学生在平等的气氛中发表和交流意见,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
xxx老师执教研究性学习——《水循环和水资源保护》:让学生通过生活和生产中的水循环,进一步理解自然界中关于水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通过水资源的现状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合理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通过探究净化水的方法,养成克服困难,不断通过实验探究追求成功的心理品质。让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产生新的问题,让学生找到最感兴趣的问题,运用实验的方法去自觉探究,在学习中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让学生明白从生活中去探究,小实验能解决大问题,更在探究中养成节约资源的意识。听完他的课,会让人想起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话:“一切教育都源于未来形象,一切教育也都创造未来形象。”更可喜的是,覃永辉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教研室领导特别是物理教研员卓主任认可,有对其培养之后推向市教学比武场的意向。
杨xx老师执教主题班会研究课——《爱伴我成长》:本次班会以“爱”为主题,着意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朋友的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多媒体预设情景,渲染情感;捕捉细节,拓展情节,激发情感;实践体验,坚定信念,深化情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会感悟,入情入境,获得了情感的升华。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师在“情”上下足了功夫,“情”的调节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情意浓浓中不仅感受了爱,更学会了发现爱。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积极的情感、态度给学习提供动力,具有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生活、孕育审美愉悦体验的作用。再说情感、态度本身就是良好品德建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基于这样的`理念,针对学生的现状:学生家长有的做小生意,有的在工厂打工,有的干手艺活,有的办小企业……工作非常辛苦,但对待孩子宠爱有加,视他们掌上明珠。可是孩子却普遍缺乏爱父母的情感,自私心理严重,回报意识淡薄。此次班会把目标定为“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长大不容易,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从课堂气氛看,目的基本实现。
很容易想到有人会认为我们在扮演“王婆”的角色,会有人质疑:我们这是做秀。所以需要说明:前文提过,这四堂课背后的理念正是课改的精髓所在:以人为本、关注能力培养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关注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可惜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下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大都没有向课标要求靠拢,这四堂课可以视为“试水”、“引路”,一个刚下地的“婴儿”,你要提很高甚至苛刻的要求,那不是很残忍吗?不能跟常规课型比成熟度。我们要以积极、宽容、肯定的心态对待新事物,而且这本是始于XX年的“新事物”。的确,有两堂课不是借班试讲。原因是这两堂课课前的教师准备、学生活动极多,而且难度不小。如果换班上课,所有要用的资料必须推倒重来,时间上不允许。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对听课者的尊重。
极少有人愿意作秀,教书育人也不能作秀。我们真心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次展示的“研”这一滴水,可以演化为平日教学的“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