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

2022-03-29 教师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添了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发挥重要的成员功能,还要与其他“四大建设”融为一体,共同发展,齐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而,其地位更突出,功能也更特殊。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五位一体”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机制,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净化功能生态文明建设的净化功能,不仅包括对自然生态的净化,还包括对人类文明系统和人类自身的净化。

  生态文明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的价值理念,承认并遵循自然应有的主体性和文明性,因此,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环境建设,既要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又要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生态修复,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和按规律发展进化,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还自然应有的“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景观,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净化。

  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生态文明要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工业文明价值观以及“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工业化模式,运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技术等,对工业文明社会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组织运行系统进行生态化改造,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退化脱钩,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对人类文明系统的净化。

  与此同时,人的价值观、人性以及人格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净化。

  工业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将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单纯地抽象为“理性经济人”,人性中自私和追求物质利益的一面在工业文明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框架下得到最大化发展,而人性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洽关系的追求却被忽视和弱化。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除去人性中过度自私和最大化追求物质利益的“杂质”,唤醒人性中的生态良心和生态意识,不仅遵从“经济理性”,也要遵从“生态理性”,回归多面人性,推动人从“经济人”到“生态理性文明人”的转变,实现人格的净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提升功能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建设的过程,既是一个生态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绿色转型和质量提升的过程。

  我国在工业化尚不发达、工业文明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全盘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对被工业文明固化和锁定的价值理念、行为模式和制度安排等进行生态化改造和绿色提升。

  通过实施空间管治,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空间开发更加有序、资源环境利用更加集约节约、产业结构更加生态化高级化、生态制度更加法制化,从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提升到新的水平。

  协调功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五位一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最终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成员的加入,通过融入“四大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打通各建设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各建设系统之间形成相互支持、彼此推动的良性机制。

  工业文明具有强大的惯性,生态文明不可能像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一样,自发、自动地形成,而必须对现行体制机制进行生态化改造,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弊端进行绿色变革和创新,从而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提供强制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也促进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协调。

  融合功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大建设”是现实运行中的系统,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这个系统,不是简单叠加,也不是以一个独立的外在因素“输入”或“植入”,而是在基本不改变现实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目标和内容等要素,体现和融合在现实系统的目标、任务与部署之中,使之成为现实经济社会运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合二为一”,而不是“两张皮”“两条线”。

  滋养功能根据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发展着的活的有机体,只有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积极成果以及所积累的各种文明都无法离开生态环境这一自然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为“四大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提供丰富的养分,起到“滋养”作用。

  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基础和源头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发达的生态经济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物质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进程;生态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添新的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和阐述。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建设理论,为我们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张家口地区现在正在进行2022年冬奥会的建设筹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初视察崇礼区时,对崇礼的生态建设就十分关注,要求每项规划都要体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原则,不要贪大求全、乱铺摊子,现在冬奥赛场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而且各项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张家口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各地都在以冬奥会地举办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这就需要当地政府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北、美丽张家口而奋斗。

  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3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体现了我党的生谋远虑、*远瞩,也为我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下。结合我局实际,体会如下: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在全区大力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决策管理层面,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建设生态文明全局着眼,将保税区打造成适合商建、适合人居的生态文明品质之区。

  二是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要毫不放松节能减排。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为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新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转移。努力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改善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现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没有未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推进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四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体系为指引,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继续实施政府节能补贴工程,大力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费资源现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单位或行为人严惩不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继续实施,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延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4

  生态文明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5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

  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环保教育心得体会(通用24篇)03-26

2022生态文明教育心得体会03-26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总结范文(通用5篇)02-17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03-26

生态环境教育心得体会10-29

学校生态文明活动总结范文(通用7篇)11-18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5篇)01-21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通用15篇01-21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10-30

教师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通用7篇)10-29

双减六项管理教师心得体会 低年级教师教学常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