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工作心得体会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1
时光荏苒,来到中心小学也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在工作的这两个月中,我不断地向优秀的老师学习,不断积累教学与管理经验,虽然在实践工作中遇到不少坎坷,跌跌撞撞,曾灰心丧气,曾暴跳如雷,也曾冷静思考过,但我相信自己在不断地进步。
首先我认为要教好书的前提就是要过得了课堂管理关。如果班级的纪律不能够管好,那么就算是课备得再好也枉然。初来乍到,在班级管理这方面我确实做得不好,吃了很大的亏,因此有时上课纪律松散,学生的课堂的学习效率低。痛定思痛。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考了下列两个问题。(1)如何批评处罚学生,才能够令学生虚心接受批评(2)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第一个问题上,我尝试过几种方法。首先对于犯错的同学来说,一律按照班规的处罚方式来处罚,不能给学生任何的理由和借口,要有原则,说到做到!只要有一次没有原则,那么以后就永远没有原则。其次,对学生的处罚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能太死板强硬,使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因此,处罚前后的疏通非常重要。对待吃软不吃硬的学生,要在批评前先说出的优点和闪光点,接着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被叫来办公室的原因以及自己错在哪里,然后顺势批评这位同学的错误方式并要求其改正,最后提出老师对他的殷切希望。我觉得这样子学生更能清楚地认识到老师教育他的目的不是针对他,而是帮他改正错误。虽然我们表扬他们的只是一些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但是对待那些吃硬不吃软的同学,则必须采取较为强硬的手段。具体同学具体方法。
在第二个问题上,我觉得要求学生在上课预备铃响后必须全部进入教室,然后课代表上台带读,这样整个教室在科任老师来前就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而不是乱轰轰一片!其次,课堂内外要采取小组竞争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应该在公开的场合大大的表扬,以正面的形式或正能量来引导学生。比如那个学生作业做得最好,那个同学背书最积极,那个同学最乐于助人。我想小学生还是非常在乎老师的一字一句的表扬的。还可以通过奖励表扬信,发小礼物的形式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知道我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经验还有很多。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如果这种方法效果不好,那么就用另外一种方法。因此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要虚心地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争取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上能上一个台阶。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2
我不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所钟情的教育事业,也不是一位睿智聪明的哲人,不能用深邃的哲理述说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要用深深的思索和凝重的情感唱出我心中的歌一一教书与育人。
四年前,我未及细想便被推上了幼教岗位,当上了一名我从未想过的“孩子王”。我曾经叹息自己的青春岁月从此便会停留在叽叽喳喳的树梢上,许多完美的人生计划将会封存在梦幻的档案里。可经过这四年的幼教生涯后,今天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默默无闻的一辈子做孩子王,我会自豪地说:“因为我喜欢做这一职业”。在孩子中间,那样轻松、融洽、无拘无束,那些顽皮、有趣的游戏,时而天真、时而“深沉”的交谈,又常给我以无穷回味,特别是当孩子们有了进步时,我所体验到的那种成功感,更是其他任何工作都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当初选择幼教工作是为了谋生的话,而我现在真正感受到幼儿教师责任之重大,它不仅是一份职业,供给我一份薪金,它更给我提供了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天地,因为今天的一棵棵幼苗,以后将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场,是以后挑大梁的人。那么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今天我怎样做老师,今天我怎样做实幼人,也就是说今天我怎样做才称得上是一位合格、优秀的示范幼儿园教师,才会被社会所接纳,我的体会是:
一、做老师,就要有一颗爱国心
要看到:一个没有教师的国家,必将是贫穷的国家;一个没有教师的民族,必将是愚昧的民族;一个没有教师的社会,必将是落后的社会。身为一名中国人,幸运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又赶上了轰轰烈烈的新纪元。报效祖国,不单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而要拿上实际行动来才行。要时时问自己:我为我们的国家做了些什么,每天看自己,总会有一些感叹。也许昨天我没能做到最好,但今天我要在学习中摸索,希望能做得更好。我们把行动要付诸于每位孩子,要引导他们从小爱父母、爱幼儿园、爱家乡,爱我们的祖国,要从小灌输他们自己是一个中国人,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远大理想。所以,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中,我们给孩子创设了广泛的活动空间,让孩子们参观怡祥居;看从前房屋的照片;说说自己以前的家和现在的变化;从而了解住宅环境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变化,再扩展到对家乡崇明岛的热爱。通过画画未来的房子;未来的崇明岛,激发幼儿建设自己家乡的欲望,长大为家乡的建设出力。
二、做教师,就要有一颗责任心
每天走进教室,面对一双双明亮、企盼的眼睛,我时时问自己:我今天该怎样教这些孩子们才行,教这些孩子们才对。回答家长们的提问,我总在过后思索一番,我哪句话说重了,哪句话正合适。我始终认为:只有老师的勤奋,才能鼓励孩子的勤奋;只有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从知之不多走向知之甚多,为他们一生求知、一生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这就是我追逐的目标。在进班前我都认真预设好每次活动;准备好各种操作材料;以最好的心态投入到我的教学活动中。在孩子中间我是孩子王,是玩伴,是他们的支持者,是朋友……
三、做教师,就要有一颗慈母心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作为塑造人的心灵的当代灵魂工程师,需要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更需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我想把老师的爱付诸于具体行动,就是:对孩子既要有耐心,又要有细心,更要有爱心。有时虽然为孩子做一件细小的事情,给孩子擦鼻涕、用便纸、扣钮扣、系鞋带,这些小事,小得常常被人忽视,但常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受到妈妈一样对他的关怀,成为孩子情感世界的知心人,当霖霖偷偷在我耳边说:“我感觉你像我姐姐,一点也不像老师。”时;当洁洁和我分享她的小秘密时;当尧尧偎在我身边熟睡时,我觉得所付出的都值得,孩子们的信赖,孩子们无邪的话语,孩子们亲密无间的举止,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肯定。同时,我的行为也感染了身边的孩子,当琛琛牙疼时,宝宝会为她轻轻揉,鼓励她不要哭;欢欢流鼻血时,爽爽第一个拿出餐巾纸为她擦拭;天一呕吐时,芸芸马上帮生活老师拿来拖把。我用我的爱心,让孩子们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同伴,教他们学会去爱,以诚待人,让爱心常驻于幼儿心田……
四、做教师,就要有一颗进取心
每次带班,我面临的难题总是:“当今我该怎样教这些孩子们?” 是满足于年复一年照本宣科、炒炒冷饭,还是旧曲新唱、旧课新上?是满足于让孩子掌握唱歌、绘画等技能,还是帮助他们掌握之际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是满足于传授知识,还是融入对他们进行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的素质培养。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水。”躺在原有的知识上,光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别看孩子小,可他们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会令你目瞪口呆。我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教师要学得东西很多,本学科的、相关学科的、有幼儿感兴趣的或即
将感兴趣的,这才能有备无患。但有了一桶水,便以为有了万宝全书,可应付幼儿,那也是大错特错。有孩子知道的老师可能不知道,或知之甚少,或知之甚浅的,说不出道理来的东西都需要老师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身素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以往掌握的一些静止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在昨天可能还是好老师的标准,在今天也许只能马马虎虎地应付当一名普通教师,而明天就会被淘汰。我想: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就时时需要我们有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我想: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却可以使自己高尚,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但不能失去执着。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时间在自己手中,路在自己脚下。
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让我们从事花和果实的事业吧,绿叶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枝叶,撒下一片片绿荫,结出丰硕的果实。教师是培育桃李芬芳的人,那就让我们做绿叶和绿荫吧!教师是铺就成才之路的人,那就让我们甘做铺路的泥土和路石吧!教师是造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人,那就让学生从我们的肩上开始攀登吧!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3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4
每学期初,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学习教学常规。我们除了学习教学常规,还会听明星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我看到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从学习中我总结出一下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应当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最后确定学生学习目标。只有把握好教学目标,落实好学习目标,才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课备好。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因此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吃透教材,一定要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要求、重点、难点,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有自己的钻研、创新、解读和思考,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材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堂创新。一味依赖教材,照本宣科,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深挖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从教材中挖掘新的思想、理念、创新。只有这样,变成教材的主人,才能够熟练的驾驭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备课,要备教材之外还要备学生。 要对你的学生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他们的特点和学习习惯以及知识储备情况等。思考什么样的学习目标适合他们?怎样帮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备学生时,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创造力,不要拘泥于教案的固定模式 。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地认识到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大胆创新,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篇5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减负”不只是表面的减“负担”,而是应该改变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阅读的东西,比要求记住的东西多两倍,甚至多四至五倍,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中醒来成为青少年时代的挚友吧!”为此,作为教师的我首先在思想上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然后在实际中加以体现,如:布置作业的时候从学生的角度衡量,作业量是不是太多了、有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性的操练、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安排等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若要真正做到“减负”又“增效”,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要提高。
尤其是新课程教材同旧教材相比,知识点有增无减。例如,新课程数学讲究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势必使数学课多了探索少了练习时间,有时一节课下来,连课后的练一练也无法完成,且一、二年级不准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请问什么时候做数学能力训练和课堂作业本?如果学生缺少了练习时间,教师又不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恰当地使用教学方法,学生能学好吗?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要面向大多数,课下通过个别辅导解决个别学生问题,教师要整体安排教学进程,分散难点,分解压力,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教学中还可以实行3个方面的根本转变:
1、教师要把单一知识传授的过程,转变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的过程。
2、要把教学中对前人知识的复制、灌输过程,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
3、把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过程,转化为探讨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的能力。慢慢地就能使“减负”工作落到了实处,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感到轻松、愉快。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母亲节”的我为妈妈干活,每天讲故事,争苹果,说自己身边的趣事等。在这样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我想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很乐意的。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生就会说:学习是快乐的!
【有关教师工作心得体会模板合集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