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总结

2020-09-18 德育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德育工作总结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育工作总结 篇1

  在区镇教育单位的工作精神的引领下,在西岸村委、资产管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参与和努力下,20xx年度上学期的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稳定和谐的校风、扎实深入的研究、活力四射的体艺节、朝气蓬勃的学生会等等,都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扎实抓好常规管理,建设稳定和谐的校风学风;

  1、抓好学前集训,做好各年级学生的适应性工作;

  学期前,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分级组织了学前培训,其中有:一二年级的一日常规训练、七年级的适应性培训、八年级的住宿生心理培训、以及与新黄埔军校组织的三至九年级的军事训练。特别这次军事训练,历时四天,并且新增加了高年级的军体拳、住宿生的宿舍内务训练以及消防地震演练,学生不仅在训练中锻炼了体魄、锻炼了意志,还在其中学习到了一些生活和安全知识。扎实有效的学前培训,为新学期顺利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2、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率、高度责任感的监督管理队伍;

  上学年的学生会是第一届学生民选的代表,其崇高的威信和高度的责任感仍然让我们的历历在目。本学期学校更加深入开展“自主管理”的研究,而这种研究是否有效、是否扎实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学校学生会的建设和管理上。德育处认真有序的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管理工作,通过报名、竞选、演讲、聘任、培训等程序,建立了一支在学生中有德、有才、有效的队伍。本学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他们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学校的各项活动和评比才得以顺利开展,校风学风才得以稳定。

  3、以文明班评比为基础,扎实稳固开展班级评价,促进班级管理;以学生德育量化考核为基础,开展学生评价,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在学校一日常规管理上,学校仍然以文明班的评比作为评价机制。通过从早到晚的,从课堂到课外,从教室到宿舍的严格监督和细致的评价,以每周为单位评出三星、四星、五星文明班,并在升旗仪式上进行颁奖,此举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班主任积极性,促进了班级管理,有效及时地控制了极少数不文明的现象。另外,根据学校的评价制度,以文明班评比和班级活动的开展为基础,学期末评出“学期先进班”和“学期文明班”,这也调动了班级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每项活动参与度和学生的普及性。

  在学生评价方面,各班以学校的《德育考核量化制度》为基础,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出本班的评价体系,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根据学生的每日表现、每时段的表现,评出相应分数,最后总结出每周的德育等级、学期末再评出操行等级,奖励先进,激励后进。

  文明班的评比和学生德育量化是学校最基础的德育工作。本学期,正是这两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才在班级管理中形成多周五星、长期稳定的局面,才在学生管理中形成先进后进齐奋进的一种学习风气。

  4、开展德育常规工作周总结、周汇报制度,做到常总结、有商讨、常反思、有进步;

  在本学期学生会常规工作中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实行工作周周清的制度。学生会是学校德育监督工作的最前线,他们的目光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每周末,由学生会各部的部长进行汇报,总结出自己部门的得失,找出问题,并形成总结。在下周周一再举行碰头会,商讨应该加强的地方,并布置相应工作。这一做法让学校、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发现和纠正,并且在过程中学生会进行了自身的工作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我。

  二、深入开展“自主管理”校本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下,我们在全校铺开了“自主管理”班级建设的研究。在整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成长、学校在成长。下面简单回顾我们的工作历程:

  1、完善制度,提高班级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上学期末,德育处就“自主管理”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其中关于文明班中“加星”与“降星”的规定这一条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所以在本学期初,经过德育处几位领导和部分班主任的商量确定,将其中“加星”、“降星”结合一日常规中常见问题,比如仪容仪表、课前准备、课间纪律等,形成条文,定为制度。从整个学期看,班主任因为制度的修订,更加易与班级管理的操作,更加易于学生的评价;学校常规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也得到比较大的改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2、进行班主任主题工作汇报,加大研究力度和深度,建立良好的研究氛围;

  从学期初的班主任培训,到学期末的班主任工作总结,本学期举行了关于“自主管理”的主题性工作研究汇报共五次。我们本着有序、有效的原则踏实开展每一次的汇报工作。从方案的研讨、制度的学习、工作的培训等基本的工作上升到经验的交流、文化的建设、德育论坛等有深度的研究,我们都做的很认真,很实在。特别是在11月份的德育论坛上,我们邀请到樵北、石江等有相同研究方向的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相互学习、共商良计。论坛上,李云辉、冯建珍、王韵、关兆忠等老师的经验介绍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特别是邓苗莆老师的经典名句“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变的优秀,那就让我们把他变的快乐吧”更是激起与会者的共鸣。 3、落实学生干部的层级培训,让“自主管理”有人才的保证;

  自主管理是要让学生在学校、班级有主人翁的意识,自动自觉的去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但这必须要有“知道做什么”和“知道怎么做”为保证。开学初,学校在完善制度和成立好学生会后,至上而下有序开展校级、班级的干部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本学期学校对学生会干部的培训共有21次,学生会各部自身组织的培训有20多次,学生会干部对班级干部的培训有10多次,估计参与培训的共有700多人次。其中,在我校与樵北中学学生会联合举办的“国庆秋令营”活动中,我们学生会干部出众的胆量,能言善道的口才得到了樵北中学的领导和我校张校长的肯定。正是有这样一个得力团结的团队,才给了我们以希望和信心。

  三、成功组织开展第五届体艺节,打造西岸学校、社会一体化的精神文化;

  12月13日的开幕式和文艺晚会,将体艺节一系列活动掀向高潮,也标志着我们我校第五届的成功举办。本届体艺节得到了领导、社会、家长、老师、学生的一致肯定,它是近几年来最成功的一届体艺节、也是我校今年教育教学的一次成果展示。在西岸人民的心中,学校的体艺节已经逐渐成为了西岸人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自己创办的唯一值得骄傲的文艺盛会。今年的体艺节更是如此,因为它与往年比,的确与众不同。首先,历时长,项目多,参与面广。从开学初的班歌班徽展示、师生才艺展示、班级足球赛、师生卡拉ok比赛,到后来的师生书画展、师生运动会、文艺晚会等共计有11个大项,参与人数超过一万人次。其次,本次体艺节不仅是一次体育与艺术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是全校师生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其中的班徽班歌的设计,体现了我们师生对班级的理解;才艺的展示,更是凝聚了我们的师生智慧和心血。再次,本次体艺节所有项目都得到了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如此大的工程,几乎是无一错漏的完成,这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多么密切的配合、多么细心的布置。

  四、加强团队建设,以先进引领学习工作研究风潮;

  1、加强团队建设,建立一支先进的学生干部队伍;

  第二届学生会的成立,也完成了本学期团委的换届,成立了以刘结仪同学为代表的新一届团委领导。本届队伍威信高、素质高、责任心强,在学生是先进的代表。

  2、加强团委常规管理,促进基层团支部的建设;

  学校团委会在学期初商讨和完善了常规管理制度、基层团支部评价制度,并根据制度加强了日常的监督和检查,比如:活动参与人数、团徽佩带情况、会议记录、团费交纳情况等等。严格的检查监督,促进了团支部的建设,也促进了团员本身的不断自我检查、自我教育。

  3、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加强宣传优势;

  本学期,根据“五四”红旗团委标准,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团委室完成了搬迁工作。目前的团委室是一个标准团委,新设置了书柜、新购置了电脑,新增添了喷画,给了团委和学生会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另外,团委还征订了《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生力军》、《黄金时代》等青年报刊杂志,并组织学生会成员定期阅读,写心得体会。学校团委室还将这些杂志分到各班,让更多同学能读到,吸收更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

  4、多渠道组织活动,让活动成为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

  活动是共青团的生命。本学期,团委、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是近年最多的,自身组织的、与德育处联合组织的、与工会联合组织的,几乎贯穿了整个学期。师生在活动中都有了展示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平台。

  五、建设暑假在保险公司的社会实践报告和谐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构造有文化、有品位的学习、研究环境;

  在9月份,学校成立以张校长为组长的宣传小组,根据学校的特色和校园布置,结合上级精神,重新设计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布局。宣传小组收集并整理出版了共17块宣传画,合理分布于学校走廊、功能室、校门口等地;收集并设计了共近60条标语张贴于各教室和功能室,让学校处处有文化,字字见真章。校报《银溪》,更是体现了西岸地域风情、学校文化特色、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在11月份,学校顺利通过了上级的规范化学校和校园文化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一致好评。

德育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根据期初德育工作计划,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 ,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我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本学期邀请了苏州市名教师明德小学全柳芳校长来校作讲座——且行且思且成长,全校长用真实动人的实例说服了大家,也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们觉得受益匪浅。王校长提倡我们老师要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

  适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考核工作。

  3.加强社会、家庭、学校配合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本学期召开了一至六各年级家长会,并充分利用家校通平台向家长及时汇报学生在校情况,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4.加强后进生管理

  继续开展德育导师工作,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本学期,各位导师结合学生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诚信从身边做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

  本学期,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重新制定评分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广播操、午餐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采取天天检查的方式,对佩戴情况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班级板报、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3.充分发挥值日生、班级干部、校内少先队的值日监督作用。一学期来,各值日生认真负责,检查公平公正,值日工作到位。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期末还评选表彰了二十位文明礼仪小标兵。形成全校和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三、加强法制教育工作

  学校把五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在五月中旬学校还组织全体学生观看法制宣传视频,接受法制教育。学校还向全体学生做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法制报告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存在问题

  1.班级之间存在不平衡,班风、学风参差不齐,某些班级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2.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尽人意。如课间上下楼梯、走廊行走不按要求去做、一些学生卫生习惯较差,随意丢弃脏物,还有少数学生有在校园内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这也是造成学校偶尔卫生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3.课间学生在校追逐吵闹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总之,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焦点问题有待解决。

  xx小学德育处

  XX年7月2日

德育工作总结 篇3

  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树立新的德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顺应新时代学生发展的特点。我国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小学德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因此,努力改革德育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想品德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德育教育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本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 ,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记得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富贵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那我就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的垂着她的绿荫。我愿用慈爱呵护纯真,用平等孕育成长,用双手默默耕耘,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德育工作总结 篇4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

  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德育工作总结 篇5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下列方法。

  一、我注重发挥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我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注重在数学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百分数数据让学生认识理解,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我增加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我的数学中还有很多,我实时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而服务。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我利用数学实践活动课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适当开展了一些数学活动

  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学生学过统计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我注意了一些策略,从不喧宾夺主,这样既提高了渗透的自觉性,又把握了渗透的可行性,注重了德育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我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从点点滴滴抓取,有机渗透,让学生耳濡目染,就一定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精选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六篇

2.【精选】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9篇

3.【精选】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六篇

4.精选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十篇

5.精选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七篇

6.班级德育工作总结范文(精选8篇)

7.校长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8.中班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9.教师德育工作总结范文汇总九篇

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