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现在社会,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演讲稿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读书演讲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能在这个下午和大家说说我的心里话。有同学可能认识我,知道我是你们师兄师姐的美术老师,但我今天不是来和大家上课的,而是想和你们共同探讨几个问题,几个大家也比较关心的问题。
第一.是否只有在重点学校就读或只有生在富裕美满的家庭才会有出息?
对这个问题,我先来说个真实的故事:初中毕业那年,我们班两个成绩一直都是中等的音乐特长学生同时面临人生的选择。结果一个上了职高,一个上了普高。三年过去后,大家猜想一下他们的命运?(给同学一点议论的时间)
结果那个职高生很轻松地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而那个普高生却名落孙山。这是为什么呢?后面我们了解到,那个读职高的同学一进高中就发现自己是竟是班上的前十名,感到很高兴——原来我也是优等生!于是学习更加努力,而老师和家长也觉得他是颗好苗子,总是不断地鼓励他表扬他。慢慢地他成绩越来越好,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而且回忆起高中大多是快乐的情景。而那个普高生则恰恰相反。他作为艺术特长生,虽然高考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分数上的优惠。但在他周围一块学习竞争的,却都是那些成绩很好的同学。在初中他还是中等,可到了高中,无论他怎样努力,他始终比不过那些专门学文化的同学,老是最后几名。这让他感到抬不起头来,对学习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而且他非常不快乐,再也不想提到那段黑色的日子。
这也许只是一个特例,但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好学生其实是比较出来的!有句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很多成绩很好的大学生为了得到单位的重视,也往往选择一些规模较小的单位,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至于淹没在人群里。
我们这里的年级前十名,放到二中重点班去,也许就是最后几名,你在那里就不会有现在这样良好的感觉。而你们面临的考试却是一样的。所以说,在普通中学读书没什么不好,甚至还是你们的一种福气!
当然,我不是说只有小地方出人才,我是想告诉大家,其实无论在什么样的地方,只要我们自己相信自己,不断努力,就可以成功。如果你实在不喜欢现在的环境,就更要努力,靠自己的实力考出去。只有正确面对现实,才可以扭转命运。如果是一味的埋怨环境,只怕你连你不喜欢的环境都待不下去。(我们知道,我们学校下半年起不办高中了,那些开始还埋怨我们学校不好的同学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还在那一个劲的抱怨,那他们就没有合适的书读了)
还有家庭环境,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甚至是富裕的家庭,有特别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可很多时候,生活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是抱怨父母没有给你最好的条件吗?如果是这样,那你们的父母是不是也要向他们的父母——你们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抱怨,你们觉得象他们抱怨有用吗?当然没用!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纨绔子弟少伟男。这句话不是讽刺,而是天大的真理。不信你们可以自己去查查,你们自己认可的成功人物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几个是出身在富裕家庭的?普通的家庭环境更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坚定我们成功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在平凡的家庭环境也是我们的福气!
所以说,不论我们是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有正确地面对现实,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才能扭转自己的命运。
第二. 为什么只有不断学习知识才是唯一能加速自己成长的利器?
有时候我们明明是自己想看会书,结果妈妈跑来说你怎么还不去看书?一下弄得自己很没有劲了,有时自己犯了点错,老师就说把这篇古文抄两遍,本来我是很喜欢这篇《岳阳楼记》的,但被罚抄两遍后,对所有的古文都不喜欢了。有时候父母和老师一不小心就打击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看到很多同学都点头,哈看来这样的事情还不少)
让我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讨厌很麻烦很艰难的事情。
知识真的可恶吗?
让我们来听下面两个故事。
一个是今年5月23号中央一台的《东方时空》栏目介绍的:
一个18岁的山东花季少女躺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全身焦黑,手脚皮肤还遍布着一个个大水疱,一碰就破,而她的整个脸几乎肿大了一倍,看上去非常恐怖。而造成这个严重后果的原因很简单。那天晚上,这个女孩感到有些热,她以为自己是发烧了,就随便找了些青霉素和V钾片吃了。第二天起来,她便觉得脸有些痒,开始也没有在意,以为是药物的正常反应,后来脸慢慢肿起来,而皮肤上也冒起一个个水疱,她这才慌了神,赶忙去医院。可山东没有医院可以治疗,他们于是立刻去北京仁和。才一周的时间,她就成了刚刚我们说的那个样子。而且全国最好的医院之一仁和医院至今还无法分析出引起她过敏的到底是什么药,而她目前的情况又是这样严重,医生也不敢随便用药,只能用一些方法尽量维持她的现状```````````
那我现在想问同学们,到底要怎样做才可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呢?我是说在不去医院的前提下。(请同学畅所欲言)
最起码要做到:(揭示答案)
1.了解自己真实病情,对症下药。
2.了解药性和其副作用。
3.了解自己有无药物过敏史。
再来看第二个故事,这是我大学同学亲身经历的事情。
那个男孩是我班的副班长,个子很高,身体强壮,人也聪明,当时他的目标是进一个比较有实力的装修公司做室内设计。在我们毕业那年,他只身去广州找工作。由于之前他已把简历通过邮件发到那里,公司便通知他来面试。结果到了那个公司,正好是双休日,公司没开门。正在他着急的那会,来了两个所谓的公司内部员工,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那两个人就热情地带着我同学去他们的员工宿舍歇息,还弄好多吃的给他,我同学开始还挺感动,觉得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结果到了晚上他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这个所谓的员工宿舍住了好多人,大多是看起来很潦倒的样子。他们一直都在问他家里在哪,家里人是干什么的,家里经济条件如何,关键是还不让他走!我同学心里急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是被人骗了,而且八成是掉入传销这类陷阱了,就是那种家里不给寄钱就一直被软禁的那种。但他毕竟是聪明人,也没有露出声色,还装做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开开心心在那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就乖乖地跟着那两个人去吃早饭。途中经过一个公园,他看那边人很多,就要求去旁边池塘看看可爱的金鱼,因为他表现得一直很单纯,他们也就没有拒绝。等到了池塘,他就立在那里不走了。恰好此时一个巡警经过,他大叫一声救命,就向巡警跑了过去,而那两个人见状立刻就跑了。最后天河小区的警察根据他提供的线索,一举端掉了那个传销和敲诈的犯罪团伙。
那这两个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请同学回答,我再加以总结)
结论就是:要想在这个社会健康平安地生存,就必须具备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各种基本知识。否则别说什么舒服安逸,有车有房,就连基本的的生存都无法保证。而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而且是自己认真地,主动地学习。
知识就象一把斧头,平时你可能会厌恶他的笨重,但到了关键时刻,往往是它帮助你保护了自己,甚至是帮助别人。随着我们知识的不断增加,知识这把斧头会不断变轻,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不仅可以随意放在脑后,而且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挥洒自如!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那时,他才六岁,是个小孩。现在,我们管这种行为叫急中生智,这种说法其实不准确。智慧可不是“急”出来的,没有平时知识的积累,就无法果断地做出正确的行动。而司马光也就无法成为司马光了。(而且司马光也不是昙花一现,他后来官至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如果没有从小的刻苦学习,是绝不可能取得那样的成就的!)
我们又回过头来看现在某些所谓的成年人,动不动就和人打架,一冲动就把人捅死了。前面一个是救人,后面一个是杀了别人也把自己送上了刑场,我看,这成年人的智力还不如一个六岁的小朋友呢。他年龄虽然一大把,却是光长知识,不长脑子,遇到问题,不懂分析,不知道用理智的方法解决问题,也不知道犯罪的危害性,结果是害人又害己。我们是要当聪明的小朋友还是愚蠢的大人呢?全看你是否具有不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了!
知识真是是很有用。喜欢旅游的同学要想玩得开心,就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这样才能方便你安排自己的行程线路和去的季节;也要具有一点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地民风人情;还要具有一些美术常识,才能帮助你拍出漂亮的照片和DV 作品``````反正,知识越多的人就越自由,那些什么都不懂有不学习的的人只能到头来乖乖听从别人的安排。
第三. 我是想好好学习,但成绩老是上不来,我该怎么办? 是我太笨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说,上帝他老人家是很公平的,他给谁的都不会太多。他给了你一扇门,他就会给他一扇窗。但上帝往往又很忙,没有时间一一给我们指出自己的优点,所以自己的优点一定要靠自己找!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你一定有很多自己的长处。
有同学文科成绩不好,但反应很快,也许是学数学的好料;
有人成绩不好,但身体很棒,可以发展体育特长;
也有人上课老喜欢讲话,如果能改掉这个坏习惯,转为课间和同学讲笑话,说不定会是第二个奇志大兵。
还有人可能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东西,嘴巴还特别叼,不好吃的不吃。如果你能抓住这一特点,系统地学习生物历史美术和营养学等相关知识,将来没准会成为一流的美食评论家!
就象我杨老师至今不会游泳,所以就特崇拜那些会游泳的同学。请在场的会游泳的同学举手。好,在游泳池里,你们就是我的游泳教练!
大家别高兴得太早,无论你现在具备怎样的潜质和能量,都必须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你自己的能力,千万不要把自己给浪费了!
大家都听过《伤仲永》这个故事。仲永不可谓不聪明,人家小时侯可是神童一个。但连他这么有天赋的人一旦松懈下来,不再学习变也不再进步,最后也就是普通人一个。可惜,太可惜了。
那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呢?
我认为首先要找到自己适合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
再和大家说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高一第一学期的历史考试,你们猜我打了多少分?29分!总分是100。这让我非常难过,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具备学习历史的能力,历史对于我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我永远也无法翻越它。我几乎打算放弃对历史的学习了。
过了两周,历史老师(兼班主任)找到我,问我历史为什么考成这样,是不是没考好?我老实说不是,我是真的不会做。老师又问我为什么不会做。
我想了想就说:“我觉得自己记忆力不好,象什么人物名字和事件年代老是记不住,而这些又很重要。象什么选择什么事件发生在哪年那种选择题,我是看那个答案都象,根本拿不准,背了也没有效果,所以一看到历史书就头痛。”
听了我的话,老师听了低下头想了好一会,才慢慢和我说:“既然你老背不下那些年代,干脆就不要背了。”
“不背了?”
我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对,不背了。你老想背下那些年代却又背不下来,时间久了,就会很厌恶这些年代,甚至连整个历史都一块不喜欢了。真正考具体年代的只有选择题,那没有几分,可以不去管它。
我知道你语文成绩很好。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不要再单纯地背任何的年代,而是把每次历史事件当成一个故事来看,看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尾是怎样的,还有它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呢?以及这个故事发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客观因素是什么?如果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会怎样,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猜测?你猜测的理由是什么?如果猜不出可以看书上的小细节也可以问我。
考试前你再花点时间把书最后的历史大事年代表看几遍,记住,千万不要去背具体多少年,但你要知道哪个事件在那个事件前面,大概在什么世纪就行了。”
我听了老师的话,虽然很怀疑,但一想到可以不背历史年代就很高兴,觉得终于可以不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了。其他的方法我也将信将疑地去做。慢慢我发现历史居然就是一个个有意思的故事用时间串起来的。当我带着自己的假设去听历史课时,偶尔还会觉得老师讲得太少太笼统。有时老师和我观点不一样,我便想着办法去推翻他的观点,总之我开始关注甚至喜欢历史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后来除了那种单纯选年代的题目我是随便选一个,其他的选择、连线、简答特别是最后的大题目,我是越做越轻松,往往在正确答案之外还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能和历史老师好好聊上一阵子。我的历史成绩也就看着一天天上去,最后一道大主观题还常常拿满分。历史高考的时候历史还帮我拉了不少分。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特别谢谢我高中的历史老师(此人在我们读到高三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政法大学的研究生,目前在国务院发改委任职)。没有他的点醒,也许我会一直运用“错误的”完全不适合我的方法去学习历史。会继续讨厌历史,最终让历史成为我的软肋,拖我的后腿。万幸!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真的不是不聪明,不是不好学,更不是学不好,而是暂时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影响了自己的成绩的提高。
要想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容易。虽然说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最好的学习方法,但在我们还没有全部找到前,先来听听我们年级各科成绩最好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独特方法和理由供大家借鉴和参考。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回去以后,认真思考,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进步,天天快乐!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2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我觉得,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 “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学校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业务、完成角色转换,对我们青年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这种培训没什么意义,尤其是没有必要讲那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只要多提供几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模仿就可以了。因为初登讲台,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甚至照搬,否则心里就没有底。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有的在下面偷偷地聊天,看课外书,做小动作,甚至有的学生干脆趴在课桌上打起了瞌睡。每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当然不好,我十分沮丧却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孙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再者,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埃
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他们的授课计划总是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并能准备好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语言生动,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而我总是搞不清楚一节课到底能进行多少内容,惟恐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总像是被人追赶似的赶进度;每节课我的第一句话通常是:“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下一节。”完全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关联;课堂上我虽然也想上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新手段、新角度。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五年制师范学校数学专业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我到处搜寻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认真查找着自身的不足。读书和学习让我眼界大开。我发现,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说我已经迈进了数学王国的门槛,但我真实地领略到了数学之美,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用我们校长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长进了——在教的过程中,我先学,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了!
有人说:经验+反思=成长。我的成长体验就是不断地学习。
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自我磨砺。不断告诫自己要用心地对待工作:上课前要用心,——用心钻研,用心备课;上课时更要用心,——用心讲解,用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要用心——用心回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及时总结得失,修正教学思路,写好授课后记,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帮助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使自己获得经验、探索新路、尝试向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学习的方式,也可以是与同行切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进步。现在的我已经明白,借鉴决不是照单全收,更不是亦步亦趋、机械模仿。借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东西。
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是观摩名家课例,与名师交流。网络上有众多名师案例,还有许多名师博客,可以让我们浏览、观摩,更可以直接向名师请教、切磋。名师们的教学感悟、教育理念都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使我获益良多。与名师为友,让我这个教育新兵,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数学教学的前沿风光。
学习的方式,当然不能忽略了读书。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与一本好书相对,就是与智者相对。著名诗人狄金森在他的诗中这样说道:“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可以让自己始终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始终牢记: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格的塑造。读书促我自省,让我时时扪心自问:今天上的课有哪些新气象?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今天处理问题时是否有了新的方式?与学生交往时是否发现了学生新的变化?……
读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刚走上讲台、缩手缩脚的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有教学自信、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快乐的教师。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我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带给了成长的喜悦!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惟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激情,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她还说: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教师有博大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培育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才。
读书还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人。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是他从事工作、教书育人的根基,没有这个,什么都是空谈。一个教师能走多远,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美。阅读专家论著、观摩名师课例,让我明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培养自己和学生的“大数学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真正领略到数学那种严谨、缜密、规律的美。
书海无涯勤涵泳。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人生毕竟是自己的。一个人怎样看待、设想、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就将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自己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因读书而精彩》。美国著名诗人狄金森曾经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是啊,书给了我们每个人不同颜色的天空,书的广袤是任何传媒途径也无法比拟的。我清楚地知道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满足孩子们心中最美的期待。无数个美丽的黄昏,我静静地坐在桌前,品味着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放;感受着冰心的博爱,朱自清的深情。在书中,秦汉的冷月,明清的悲歌,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惨烈
,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前;一个个温馨的夜晚,我满怀期待与大教育家孔子相约,与闻名遐迩的苏霍姆林斯基谈心。我多么期望我平庸的生命会因读书而精彩。
我非常赞同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我生命的源泉,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如我忠实有趣的朋友,伴随着我的成长。听妈妈说小时侯我很淘气,总爱哭。每当这时妈妈就找一些小画书,一页一页地翻给我看。望着那可爱的小松鼠,善良的小绵羊,我就会停止哭声。从此,我的枕边就有了书的陪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大。如今从事着教书育人这一光荣的职业,我开始有意识地读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书籍。每读到一本好书时,就会有一股股暖流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
夏洛蒂·布朗特的《简爱》教会我,坚持自己的信仰,不畏艰难一步步实现它;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飘》,再现了百年前那烽火连年的时代,人们对战争前后的态度,是怨天尤人,还是努力适应,是死守旧制,还是尝试改变,是做旧制的俘虏,还是做新制的勇士,态度决定了一切。《谁动了我的奶酪》系列及《穷爸爸富爸爸》等教会我们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把握机会。
与书为伴,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伴,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伴,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书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语言;《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略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们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毛蓓蕾老师的《心之育》让我深刻理解了冰心的话: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们相处。他的清澈明净,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映照着我。
记得去年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林,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我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当着在座老师的面,进行批评教育。可是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理想。正当我苦恼时,苏霍姆林斯基的闪光思想和精练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他的赏识教育提醒了我,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个体。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用亲情去呵护。让孩子感受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于是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主动找李林同学谈心,并向他道歉。通过一番交流后,他很内疚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今后一定改。”我了解到他以前对学习不感兴趣,习惯了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冷眼。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提问他,即便他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也会微笑着鼓励他。在生活中发现一点闪光处,我就大力地表扬他,帮他树立信心。慢慢地李林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他的转变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作为教师确实应该多给学生一些爱,特别是像李林这样需要我们帮助的同学,我们的爱也许会唤醒他们自己都曾忽略的进取心。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缺少的就是那份赞美之心,赞赏之情。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才愿意参加一切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我认为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更像是一种生活,一种人生。
与书为伴,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生发思想改变着我的行为,实现教师的使命,使我的教学产生了那种令人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
当听到教室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时,当看到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畅游书海时,当我一次又一次登上领奖台时,我总会心潮澎湃。读书虽然改变不了我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深度。老师们,读书吧!让我们把读书活动再次推向高潮,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周围;让读书活动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相信,我们的生命会因读书而更加精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能在这里参加我校教师读书活动的汇报座谈,着实是因为我作为一名非语文教师却对读书还残留着一点喜欢而博得的领导的“错爱”。所以心里倍感荣幸的同时,还有一丝惭愧,但更多的是一股强大的鼓舞!
从2xx0年毕业分配到我镇偏远小学工作至2xx4年春来到二中的3年半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对教学工作除了激情之外,大概只剩下迷茫了。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的读书生活几乎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教科书和林林总总的教辅资料外,也许只有那被压在校长箱子底下的几本《河南教育》了。所以来二中之前的我对李镇西、窦桂梅、任小艾等我们同行中的这些名人是一无所知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于我的真正的专业成长的阅读,算来应该是从xx年,在刘校长对教师读书的要求和我校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后的事情了。
基于原本的对读书的一点爱好,这项活动我断断续续的做到了今天。虽然中间也有过停顿和暂时的落荒,但每当我拿起摘抄本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刘校长、郭校长等一些爱好读书、坚持读书的同事们手里那一本本诱人的好书时,我对阅读的向往又被一次次的唤醒。从xx年至今,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在教学工作中多了一些思考和方法,与学生们贴的更近了;学校分发的教师读本—教育卷让我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反思;钱理群老师的《我的教师梦》重新点燃了我已被磨灭的工作热情;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明白了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教学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大师对话。我要说:坚持读好书,就是在走向卓越,突破平庸!读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迷茫的日子得以充实,肤浅的灵魂趋向高贵,功利的人生也能有浪漫的幻想!读书,也许无法延长我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我生命的厚度,引领我更饱满的成长!由被要求读书到随心情读书,到现在读书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似乎看到了我正在被书本、被先行者们的智慧托起!在以后的日子里,读书会成为我生活中美丽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颗幼苗都有成长的渴望,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的可能,但他们需要阳光雨露!虽然身为农村教师,但在我们中间,也有很大一批人喜欢读书,渴望成长。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好书却很少很少。像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等这样的教育专著,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因为不畅销、利润少,在书店都找不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是无书可读的饥渴。所以,斗胆恳请孟老师下次来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一批好书。相信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吝惜腰包里的钞票。请孟老师相信我们:只需你为我们引来一点儿源头活水,我们一定会回报您一渠清泉!
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5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6
大家好,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走进这片书香浓郁的境地,心里非常激动,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世界读书日,是个美丽的日子,我们相聚一起在喧嚣中享受一份宁静。其实对于每一个爱读书的人来说,只要拥有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日子。读书是一件令人惬意的事情,可以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可以在孤独中赶走寂寞,可以在彷徨中寻找到目标,可以在疑惑中找到答案。
在我眼里,书是炎炎夏日的一阵凉风,吹散我心头的燥热;是数九寒冬的一缕阳光,温暖我受伤的心灵;是可以倾诉衷肠的亲密朋友,快乐着我的快乐,痛苦着我的痛苦;是令人魂牵梦萦的故地,让我寻回儿时的欢声笑语,更是牵着我的手一起慢慢变老的知心爱人,永远不离不弃。它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不因为身份的高低而显出不同的脸色;它安静平和,无论世界怎样风云变幻,它依然从容淡定;它可靠,不会因为你得势而奉承更不会因为你失败而远离你。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愿网意成为你心灵的避风港,为你撑起一方晴空。
以一颗闲适安静的心,在无人的家中或办公室里,泡上一杯茶,再翻看一本书,不匆忙,不焦灼,任思维游离逻辑的轨迹向着更广袤更深邃的空间伸展,我且奢侈地享受这无拘无束的自在从容……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广阔多彩的世界,那点点文字如汩汩清泉流入心间,浸润心田。这虽不是禅境,但我却于独处之际体悟到一种纯真,一种净化,一种清心怡情的雅致。
书香校园,书写着一个个读书故事,成就着一个个幸福人生!
如今,研读名家成了我们阅读的主流,李镇西、窦桂梅、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我们的办公室,我们研究他们的课堂,领会他们的方法,感悟他们的思想,与名家交流,与文本对话,让我们多了一份睿智,也多了一份灵性。他们的教育思想一点一滴的溶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之中,我们在阅读中厚实着自己,在践行中反思着自己,在交流着提高着自己。
悠闲时读书,会添一份文苑漫步的雅致;苦闷时读书,会多一份从容淡定的情怀;迷惘时读书,会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惊喜。对我而言,读书已变成一种幸福的享受。
让一本本好书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命,装饰我们的梦境吧!让我们因为阅读而幸福,因为阅读而富有吧。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情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读书是快乐的,读书之乐,乐在开阔眼界。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的书像陈年佳酿,百读不厌;有的书像品评香茗,先苦后甜。烦恼时读书,清新的墨香伴着花草的芬芳滋润你的心田;失意时读书,忘怀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桌上打开的是人生,窗外流逝的是岁月,灯下独坐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怀。动人婉转的曲赋,意境优美的诗词,惊心动魄的小说,形神兼备的散文,都使人如醉如痴;发人深省的教育理论,精彩绝伦的教学案例,顿然醒悟的教育叙事,充满智慧的教学随笔,筑成了我专业成长的一步步阶梯。没有教育专长的教师很难获得职业尊严,也谈不上通过教师生涯获得幸福。
关于读书,清高者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实用者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黄金屋"。培根总结的最好“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bo)彩,足以长才”。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的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
我爱读书,因为书籍可以带领清贫的教师远航。带我们仰望埃及金字塔的灿烂,感受尼加拉大瀑布的震撼,领略万里长城的雄伟,欣赏云岗石窟的精美。
我爱读书,因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情志。读《史记》,体会“风潇潇兮易水寒”的悲壮;读《泰戈尔》,发现爱竟能让世界如此美好。我曾在《红与黑》中听到司汤达对腐朽社会的声讨,也曾在《平凡的世界》中惊叹像少平、少安这样的平凡者的伟大。
我爱读书,因为我的职业是教师。抛却功利,忘记浮华,坚定信念,细心体味红袖添香的雅致、青梅煮酒的风趣、雨夜耕读的清幽。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没有渊博的学识怎能懂得我们的学生,没有常流常新的知识如何全心全意为我们钟爱的教育服务。
沈从文说,读书的关键是学以致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远;用书作垫脚石,我们攀得更高。我用魏书生的“责任包干制”和“心理穿透法”管理自己的班级,使我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面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蓝图,促使我以饱满的热情进行理性的思索。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我明白了因材施教的最终原因。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在向我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教育的真诚。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使我第一次明白了小学教师的快乐。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我懂得了用教师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大量地读书,让自己拥有广度,更要具有思想的深度。读书可以开阔视野,激发情感,让我们拒绝平庸;读书可以优化人生层次,提高生存质量,升华人生目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让我们挤一点时间给读书;留一点空闲给思考;献一份热情给学习。相信明天的你我,将魅力无限!
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从小到大,从工作到生活我一直以书为伴,以书为挚友!读书不是因为我要做个有知识的人我才读书,也不是为了让人觉得我很有修养我读书;更不是说在一定场合我可以卖弄我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有这个需要。
生命与读书,这就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
世界上有18岁的老人,也有80岁的青年,年龄这个东西是相对而言的。我非常欣赏麦克阿瑟的一句话,他说,“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境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个体虽然渺小,但生命可以再造。书本就是再造我们的上帝。所以说,大家快来读书吧。好好的读,把书当作心爱的东西,就和守财奴爱自己的钱一样。好好的读吧!我们的生命能在书中得到升华。在读书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你的才华,也会凝聚成文字,成为精神生命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也许还会成为精神天空中一颗永恒的星座。
读书是一种享受。“知书达理”就是古人对读书最好的诠释。阅读宛如在知识的海洋中倘佯,只有当你置身其中时你才懂得“读书的真正含义。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读书更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品位。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和修养,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和方向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和方向的。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去跨越。每跨越一步台阶,我们就将步入一个新的境界,获取新的知识。
其实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自我完善的过程,就像一粒种子,慢慢的满满的长成了参天大树。我非常赞同古希腊人给自己提出的一个理念,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灵魂。
作为新世纪的老师,在课改的今天,我们要有激情、有信心,要不怕失败, 若失败了也不推卸责任,而是认真分析原因,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我们始终要带着激情与梦想前进,我们要在分析改进后“再接再厉”,胜利必将属于我和你。学习暂时出现困难的同学们也是一样,你们首先要有激情、有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同学、相信老师,在大家的的共同努力下你一定也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各位老师、同学们现如今是“打基础”的时代。我们应该像平静的水,静水深流、蓄势待发。虽然读书改变不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改变不了我们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改变不了我们人生的物相,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相。现在就让我们动起来吧,大家肩并肩、手挽手在我们校长—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读书,一起“充电”,一起分享,一起进步,一起夯实我们的文化基础,共同打造我们绚丽的青春年华。
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9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能在这里参加我校教师读书活动的汇报座谈,着实是因为我作为一名非语文教师却对读书还残留着一点喜欢而博得的领导的“错爱”。所以心里倍感荣幸的同时,还有一丝惭愧,但更多的是一股强大的鼓舞!
从20xx年毕业分配到我镇偏远小学工作至20xx年春来到二中的3年半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刚走上讲台的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对教学工作除了激情之外,大概只剩下迷茫了。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的读书生活几乎几乎是一片空白。除了教科书和林林总总的教辅资料外,也许只有那被压在校长箱子底下的几本《河南教育》了。所以来二中之前的我对李镇西、窦桂梅、任小艾等我们同行中的这些名人是一无所知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于我的真正的专业成长的阅读,算来应该是从07年,在刘校长对教师读书的要求和我校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后的事情了。
基于原本的对读书的一点爱好,这项活动我断断续续的做到了今天。虽然中间也有过停顿和暂时的落荒,但每当我拿起摘抄本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刘校长、郭校长等一些爱好读书、坚持读书的同事们手里那一本本诱人的好书时,我对阅读的向往又被一次次的唤醒。从07年至今,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在教学工作中多了一些思考和方法,与学生们贴的更近了;学校分发的教师读本—教育卷让我对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反思;钱理群老师的《我的教师梦》重新点燃了我已被磨灭的工作热情;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使我明白了我们所面临的种种教学问题背后深层的原因;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使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肩负的社会责任……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大师对话。我要说:坚持读好书,就是在走向卓越,突破平庸!读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迷茫的日子得以充实,肤浅的灵魂趋向高贵,功利的人生也能有浪漫的幻想!读书,也许无法延长我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增加我生命的厚度,引领我更饱满的成长!由被要求读书到随心情读书,到现在读书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似乎看到了我正在被书本、被先行者们的智慧托起!在以后的日子里,读书会成为我生活中美丽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一颗幼苗都有成长的渴望,每一粒种子都有发芽的可能,但他们需要阳光雨露!虽然身为农村教师,但在我们中间,也有很大一批人喜欢读书,渴望成长。但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可以帮助我们成长的好书却很少很少。像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等这样的教育专著,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因为不畅销、利润少,在书店都找不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是无书可读的饥渴。所以,斗胆恳请孟老师下次来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一批好书。相信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吝惜腰包里的钞票。请孟老师相信我们:只需你为我们引来一点儿源头活水,我们一定会回报您一渠清泉!
谢谢大家!
【关于教师读书演讲稿合集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