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书心得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心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看这本书过程有点吃力,但是阅读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一些小学英语的教学原则和外语教学的各种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学理念更加清晰,可以为我日常的英语教学找到切实的理论依据。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给我们介绍了各种最新的英语教学资源以及选择教学资源的原则。对歌曲、韵律诗、游戏、故事等教学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在英语教学中怎样使用新技术。而我对其中的歌曲、韵律诗这一方面最感兴趣。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许多的尝试。
歌曲和韵律诗是巩固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学唱歌曲和韵律诗能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加深学生印象,巩固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它简单生动,韵律优美、连贯流畅,一旦记熟,便能脱口而出,这种效果具有持久性,正如我们小时侯所唱过的儿歌一样,我们在成年后仍对这些歌曲记忆犹新。在教学中,如果恰当运用儿歌的可唱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儿歌中学习,在儿歌中休息,在儿歌中快乐成长。当然在编歌曲和韵律诗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在《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这本书也一些,也向我们能够阐明了什么时间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歌曲和韵律诗,以及改编歌曲和韵律诗时的许多说明和建议。
其实,我们在进行设计所有教学环节时, 出发点必须是为英语课堂服务的。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外语。在阅读本书时,它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外语是一门工具型的课程,学生掌握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由于学校的外语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的,除了进行语言训练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外语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
更重要的是,外语课也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结合外语的特点,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逐步增强世界和形成健全的品格。它也使我认识到外语基本知识的传授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外语课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需要反复练习与实践,而且学习外语必须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动脑、动嘴、动耳、动手,并通过各种感官的协调行动才能奏效。同时,由于外语是交际工具,外语课更需要加强合作学习与交流。
总之,通过学习《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让我领悟到“集百家之长”的真谛。或许是自己平时看得书太少了,所以提醒自己得多读书了。看完书,再写点反思,对我自己来说,倒真得挺适用。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努力地不断地提高自己,将把本书中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小学新老师,角色的改变让我有了不同的生活认识,如何在新环境将教师的角色更加饱满和充满活力,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几点建议”的小标题让我有了寻找答案的渴望。
在建议中提到:无论年轻的时候充满了多么热烈而紧张的劳动,但是在这个时期里,总还是能够找到时间,来逐渐地、一步一步地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接触学生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想充分利用每分每秒做些有意义的事,但似乎却力不从心。看到建议中的这句话我反问自己:是真的很忙吗,真的忙到没有自己的时间吗?对这个问题我不能笃定回答说是,古老哲言里关于时间有一句: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我不想把碌碌无为当成我教育生涯前期的标签,“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在这条道路上,你将看到各种人的最预想不到的命运,青年的爱思考的智慧和眼光将求教于你”。我们的学生现在都是一颗颗幼小的嫩芽,他们一天中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期间最有影响力的人就是我们教师,认真回答每一个提问,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微笑回视每一个注视,也许这就是教师成为“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原因吧。
苏霍姆林斯基在建议中给新老师提出指点:“怎样才能成为自己的学生的楷模?怎样才能使理想的光辉照进他们的心田。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
(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
(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
(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希望你的个人藏书里有以上这三类书籍,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应当变得更丰富。”学科课程教学指导中涉及到设计理念方面提到“从单一讲解转向组合优化”,现在学校教学需要的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能接受知识,在有效引导中自觉学会点横撇捺,学会加减乘除。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应当努力向它攀登,像寻找宝石一样寻找那些关于杰出人物的生平和斗争的书籍,把这一类书摆在个人藏书中的最崇高的地位上。
一本好书是给人启发和引导,在这本书里,从方方面面的细节中诠释着“教师”真正的责任,每个字句都像在给一件衣服密密缝合的针脚,虽言细但重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看着窗外飘起的绒花,这书卷滋味别是一番后劲在心头呢,好书犹花,抿品有暗香。
人总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选择,而我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在学校看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鎏金誓言,出校门后看着讲台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路上受着感恩的恩惠,遇到的人,处过的事,读过的书,都是财富。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在我们曹幼这片园地上又掀起了一股浓浓的学陶风,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界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杰出教育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伟大先驱。学习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陶行知新论》,让我的收获颇丰、感触很深。作者在书中:“为什么天下的人会如此看重他?这不奇怪,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满天下人也爱他就在情理之中了,从许多侧面反复说的一个意见,陶行知仍然‘活’着,他将长久地‘活’下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爱是陶行知毕生事业的灵魂。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爱这份工作,爱幼儿,也有着热情的心态。可是,也有许多冲动和不理智。教师是凡人,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当多次说服总不肯听,当正面教育被一再地置之脑后,幼儿中错误常犯、是非不断,我们都会烦恼、生气,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每当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有时也会忍不住想发脾气,不给他好脸色看,但想想看我又会觉得很内疚。有些幼儿制控能力比较差,有时反复犯错,现在我所任教的大一班里,有一个幼儿是属于各方面自控、动手技能比较弱的那类,他可以随便在白纸上,想画啥,就画啥,像什么,就说什么的,有一次在画画时,就拿起纸来折飞机了,嘴巴还嘀嘀咕咕的。当时我很生气,顺手把画纸收掉,他看见我这样的动作,吓的朝我看看,又看看被我团的皱巴巴纸,眼泪马上流下来。我忽然觉得自己不知解释,开始冷静下来。我轻声地问他,是不是现在想画画了?他很无奈地看着我,然后点了点头。我想起在看过的教育故事里,如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幼小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幼儿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幼关系。在这种师幼关系中,孩子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不仅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能力的差距,更要教师的多多付出,”“因为能力的差别,更要有教师的多多帮助。”老师对他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幼儿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最后还是给他一张铅画纸,让他重新画到涂鸦期世界去,还问我:“老师我的好不好……”我没有责怪他。孩子,无论他是否聪明,但他们都是可爱的。
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们应敞开更大爱的门,接纳每一个幼儿,宽容每个幼儿,牵着他们的手,带着他们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更有“爱”的教育理论。而在人类全体之中,弱势群体的生命权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认为弱势群体最需要爱。学习陶行知先生思想,提高自己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他的思想我们怎么学也学不完,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沿着陶先生的足迹一直走下去,我想我们的收获会很大的,我们的心情也是快乐的。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暑假学校里发了一本《教师第一课》,教师除了耕耘和忙碌,还应不时地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看到《教师第一课》这一书名,工作十多年的我产生了疑问:“在教师这岗位上我已度过多少春秋,我还得回到起点,从“教师第一课”开始?”带着可笑与疑问,我翻开了这本《教师第一课》这本书。
对照这八首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优美篇章,回想着自己的教书历程,可笑的是自己在懵懵懂懂中过了十几年,离真正的教师却是那么的遥远。现在的我除了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外,剩下的就是倦怠,毫无挑战,又怎能往更高的境界走?我该如何摆脱这种倦怠,拥有梦想呢?
还得像朱永新教授所说,在我们抱怨日子陈旧黯淡时,其实我们可以用阅读去无限拓展心灵的领空,只要有一本书,我们就可以飞翔。当我们的精神摆脱束缚时,就是我们真正强壮的时刻;当教师的心灵开始飞翔时,就是教育翱翔长空的时刻!于是,我改变了最初可笑的想法,用心阅读从这里出发。读了这本书,我想这本书向我们推荐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能作为教师心灵飞翔的导航,引领教师一路前行。
一、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历不知难。”反观自己,生活中的交谈,教学中的言语表达,教改中的`观点陈述,还是写作时的表述,语言贫乏,缺少理论支撑。究其原因,应是少阅读,即使偶尔读读,也是毫无目的,不曾深入。这本书对专业阅读的叙述虽然深奥,细细读来还是有所收获。
首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它需要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对心理学的经典思想,教育哲学基本观点,人类最好的教育经验,所教学科的知识精华,所教学科的成功案例,人类的基本价值,中国文化的精髓等等,有一个丰富的了解,再逐渐上升到透彻的理解。我想这应该是给我们读什么提供了一些思路。
其次专业阅读的关键,是必须回到对根本书籍的研读中来。所谓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那些多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现过的、深刻地影响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气质的书籍。但不是所有的经典书籍都能成为某位教师的根本书籍。成为一个人的根本书籍意味着,你深刻地理解了这本书,而这本书也成为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的原点。构成一个老师思考原点的根本书籍的高度,往往会影响到这个老师的高度。从这可看出我们应该有选择的阅读,选择能成为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的原点这本书。
接着是知性阅读。要进行咀嚼性质的研读,也就是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聆听、梳理、批判、选择,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结构得到丰富、优化或者重建的过程。是的,专业阅读是一种吸纳,与其抱怨日子,不如用心阅读,迈开阅读的步子,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二、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
书的第六章对写作的意义说得很明白,“写作,是平庸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水岭!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商人,只能算是一台赚钱的机器。而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劳动力。”看来,若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劳动力,就必须学会和善于写作。
说到写作,我除了职称晋升迫不得已写下两篇论文,平时不曾用心,至于书中所介绍的几种写作方式,日常的记录(教育日记、个案记录、教学实录)、教育随笔(事理随笔、教学札记、书信小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书影评论、教育杂文),我虽有过教学中的思考,写下些教后反思,却是零零散散,没有坚持记录,也未曾认真梳理成文,更不用说进行专业写作。然而,新教育认为,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碎片组成的,这些碎片往往会形成破碎的未经省察的经验,使教育教学在比较低的层面上不断重复。而通过专业写作,就能有效地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形成我们的经验融入教育生活,使之成为我们专业反应的一部分,使我们的教育实践更加富有洞察力。由此可看出,要养成自觉记录教育、教学的生活习惯,坚持记下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这些碎片经过提取、理解再拼合成为美丽的图景。
新教育中还提到专业写作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解与反思;二是强调与实践相关联;三是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四是主张师生共写随笔;五是注重案例研究。从书中的个例看,对于普通的我而言,个案式的研究应该更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最初的写作应该记录下具体的案例,不一定是为发表而写,只要能把自己每天丰富的生活、奔腾的思绪记录下来就好,相信,只要能坚持写作,十几年过后,这些写给自己看的文字也许能成为教育教学科研最为宝贵的材料。
三、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书的第八章讲到,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增广见闻,促进学习。是的,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高人、榜样的引领和身边人的陪伴。新教育实验认为:打破教师之间的隔膜,形成对话的传统,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孤军奋战的时代应该终结,教师应该善于把自己融入一个共同的团体中,主动地和其他教师交流,交流的对象不局限于同一学校的教师,还可与通过网络结识的教师广泛探讨。当学校内部没有共同体的时候,我们就要寻找创造这个共同体。
因为阅读让我们学会了寻找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积极自觉参与,希望通过阅读成长自己,让自己翱翔成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读了《教师应该做的和教师能够做的》这本书感受很深,我们要了解怎样组织适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课堂教学,以便吸引孩子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我对书中的小标题“在错误中不断进步”感触也很深。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更何况是年幼无知的幼儿。孩子自然会犯很多错误,我们不要怕孩子犯错误。作为教师,只要知道孩子平时可能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并能够及时地指出错误,耐心的帮助孩子找出犯这些错误的原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可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今后,当我的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要用更加宽容的心去原谅他们,允许孩子犯错误,重要的是犯错误后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导他们,使孩子们能“吃一堑,长一智”。
好教师和差教师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而是在于他们如何行动。今后,我要努力摒弃慵懒与懈怠,勤学敏思、锐意创新。我要永葆对教育的一颗赤诚之心,继续苦练扎实的基本功,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永葆对孩子真诚的关爱与教诲,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情感,付出汗水,付出青春,才能收获充实,收获信任,收获尊重。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数学教师》。
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总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
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锦六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