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心得了。可是读书心得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最近,我有幸研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丑小鸭》(是《听窦老师讲新课》一书中“整本书主题教学”部分里的第一篇)。密密麻麻整整21板文字,读得我思潮起伏,那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掩上书本,抬眼望天,天空碧蓝澄澈,如同我此时的心境。这是一堂怎样的语文课?窦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唯有用窦老师给这堂课确定的主题——“高贵”一词来形容。
首先是学识的高贵。窦老师学识的高贵体现在她高雅的文学素养、深厚的文学积淀、广博的文化视野。这从教学中的多处细节可以体现出来。她仔细研读《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自传》,充分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的精髓,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也感受到安徒生童话所包含的幻想的美、艺术的美、人性的美。
其次是语言的高贵。窦老师的课堂,不仅用自己凝练、诗意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品读领悟语言的高贵。比如,她把《丑小鸭》的全译文(近七千字)与课文(压缩成不到500字)对比阅读,首先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再精选几个片段进行仔细品读,抓住原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传神的动作描写、幽默的语言描写等,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安徒生童话语言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我们的语言可以有如此丰富,如此高贵的“味道”。
然后是人性的高贵。生活即童话,作品即人品。安徒生童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自身曲折经历的生动写照;童话中的许多主人公,都有着和作者一样的高贵灵魂。正如本堂课题目中对高贵的诠释: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窦老师带领学生对比阅读,品味原文中细写丑小鸭的“苦难”遭遇以及曲折的经历,通过对“啄”、“藏”、“广大的世界”等词句的品读,感受丑小鸭虽然历经磨难,无比痛苦、孤独,却仍然对生活抱有希望,对美好的事物执着地追求;在学习丑小鸭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片段时,抓住“又惊奇又羡慕”“藏”“高贵”等词句,感受丑小鸭内心的善良与谦卑。最后,窦老师设计“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这一环节,让孩子们走进安徒生,了解安徒生和丑小鸭类似的受嘲笑、受排挤以及离乡奋斗终于成才的经历,使学生发现:安徒生和丑小鸭一样,都经历了出生、童年、成长、飞翔几个阶段。“作者是借丑小鸭写自己呢!”(学生的原话)至此,学生终于明白了“安徒生写的童话,隐喻的就是自己的人生。”丑小鸭的“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实际就是安徒生高贵灵魂的体现,也是作品中高贵人性的体现。
高贵的人性,高贵的语言,高贵的学识,组成了窦老师高贵的课堂。这将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毕生追求的境界。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2
肖川教授说:“一个成功人的经验之中,都必须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的温暖和力量,虽然说鼓励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成材,但每个成功的人毫无疑问都离不开鼓励。”
读到那里,我想我们如何对学困生进行鼓励,使其提高呢?
学困生由于平时成绩差,习惯不好,历来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较多,故在心理上对教师相当排斥。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应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换回他们完美的憧憬。
课堂上要多表扬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学困生在课堂上难以得到教师的“热情关注”,所以,他们在听课时的心境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在这种情景下,我给予他们参与发言的机会。首先从学习生字入手,这很简单,但我并没有因为简单而忽略了表扬,而是以认真的态度给予赞扬,如“你提高了!”“你真聪明!”“你真棒!”因为对他们来说,这难得的表扬会给他们灰色的心灵带来一种喜悦,激励他们学习的上进心。
进入到课文的学习,难度理所当然会有所上升,所以给予学生表扬也相应地要增多,可见,我们不费吹灰之力的表扬却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一种莫大的欢乐,一种无形的动力。即使学生答得不够完整,不够准确,同样能够鼓励,帮忙他们共同正确完成。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所以我们不能吝啬自我的语言,而要发挥我们的语言艺术来温暖学困生的心。
好言一句三冬暖,让我们努力捕捉差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给予关怀、赞赏和鼓励吧!使他们欢乐茁壮成长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3
有人说,读书,就是生活,是不能没有呼吸的生活;读书,就是一种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是一种不可缺失的存在方式。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书自始至终陪伴着我们。书,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明理,懂得生活的意义。空闲时间,坐在阳台上,或在静谧的夜晚,翻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静静的品读,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学习工作后的疲劳和生活中的琐事从大脑中消失。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让我们在生活中充满自信,让我们拥有一份愉悦的心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书告诉我们: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笑,全世界都在笑;你哭,只有自己痛苦。所以,要振作精神,永远微笑着面对生活。在工作中,难免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问题,工作压力大,负担重,而辛勤的付出有时候又得不到同等的回报,因此,我们会灰心,觉得没有成就感,没有幸福感。但每当这时,我们总能从书籍中汲取令精神振奋的力量。就像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幸福感。幸福意味着什么? 幸福意味着内心的充实、闲适。读到这些,我在想,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忙于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我们的生活其实很充实,不无聊、不空虚;而幸福,就是要接受现实,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达到境由心生的作用。幸福的获得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生命的苦乐全在于我们自己,你的思想就是你的生活。因此,如果因为暂时的失败,或者那一点点得失,而抱怨,而灰心,那将永远体会不到幸福。我们从事的是一份简单的职业,天天相处的是学生,用心去发现,其实我们活的很幸福,我们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生活而影响工作,当学生看到我们咳嗽了,他们会说老师歇一歇吧,这时候我们应该是幸福的,因为得到了学生的关心;个别学生的月考成绩有了一点点的提高,笑着对我说:谢谢老师的帮助,这时候,我觉得应该是幸福的,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当学生打电话说心情不好,我们给予安慰与帮助后,他们说谢谢的时候,我们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与爱。
读书,让我们感受到幸福,也让我们不断进步。尤其是教师,闲暇时间,多读书对我们的学识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校姚志忠老师的《教师要想明白再教》一书,让我懂得教师要想让学生学的明白,教师应该自己先明白,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明白。而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上课前,尽管精心准备,用心设计教学环节,但在课堂上却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比如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等。而这,也许就是读书少的缘故,缺乏了理论的指导。正如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书。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我们都知道,教师,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所以只有读书,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陶冶自己的品德修养,才能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徜徉于学海,攀登于书山。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才不至于仅限于教科书上的那点基础知识,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所突破。
读书,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过的更充实!更幸福!工作之余,抽点时间,找本好书,置身其中,好好享受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4
在新冠肺炎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里再次拿起这本书,认真看了起来。都说父母是最容易的职业,只要你会生孩子,你就能当父母,不用考证,不用过关。算算日子,自己为人母已三年有余,自问是否合格,答案是否定的。因上班的缘故,孩子十个月的时候就与我分居两地,少了陪伴,自然谈不上合格了。
寒假到了,收拾行李,我一个行李箱,孩子一个,我们在关系上尽量平等。他学着妈妈的样子,一手牵着我的手,一手托着行李箱。我们回姥姥家了,在高铁上抱着孩子,我说这个寒假妈妈希望是温柔的妈妈。尽管现在看来,我并没有做到,懊恼!这时才发现,妈妈这个职业,我需要再修炼一下了。赶紧找到这本书看了起来,越看越发现之前的自己多幼稚和愚蠢。好好学习,做个尽量合格的好妈妈!
作为一名教师,自然知道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且后者更加重要。开篇第一张就是教养的格局。孩子之间的'差距,来自于原生家庭。这就是老师总会说的一句话,同样都是一个老师教,为什么学生的差距如此之大,抛开先天智力因素,那么客观环境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父母给予孩子的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了精神财富,经济因素有时无法改变,那么父母的性格就更为重要,可以成为孩子成功的助推器,千万不要让原生家庭成为孩子的天花板。孩子未来的道路有千万种,不要因为你的眼界就局限了他的发展。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每个妈妈刚刚经历了痛苦的生产过程,看到皱巴巴的小宝宝都会说一句话,我只希望你这辈子快快乐乐的,你平安健康就好了。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不会翻身,会不会走路,会不会讲话,变得格外重要,和谁谁谁家的孩子比是好还是不好呢?渐渐地到了学习的年纪,更多的技能要让孩子学会,成为金字塔尖上的人。这本身没有问题,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的,但是需要正确的方法。父母就是要做好引导作用,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先成为这样的父母。这个过程,是相互的,人长大到成熟,没有正确的时间节点,即便成为了父母,也许也没有真正的成熟起来,那么就需要学习和自我修炼。这个过程,父母在成熟,孩子在成长,这多好啊!世上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都会有擅长的某一方面,发挥极致,培养出情商高,教养好的平凡的孩子。不需要个个都是清华北大,不需要个个都是民族英雄,简简单单的孩子,走普普通通的路,一样也是成功,只要孩子快乐,更加有深度的快乐,那就是成功的人,父母也就是合格的父母了。这条路漫长并且充满了乐趣,有挑战也会有挫折,但是只要方法对,心态好,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这个寒假十分特别也很漫长,多了许多时间用来陪伴,整日不出门的相处,都是一个个灾难现场,一会儿孩子哭,一会儿孩子笑,一会儿妈妈大声呵斥……分分钟在崩溃的边缘。我总认为现在的小孩不会缺乏爱,尤其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双独生家庭,家里只有一个宝宝,小孩子应该是在满满的爱中成长的。直到今天才意识到,没有意义,低质量的陪伴都是不爱的变现,甚至让孩子更加的缺乏爱。放下手里的事情和手机,把眼睛放在孩子身上,投入在他的世界里,爱就出来了,绝不是几件好玩的玩具和迷人的电子设备可以替代的。
书中提到许多家长花高价钱买学区房,上几万几万的辅导班,有个妈妈花了几万块钱给自己的孩子报名情商培训机构。怎么看待这些现象呢,平常心很重要并且要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纵观世界,精英教育已经普遍化,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呢?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比如名校,这大概是中国父母能想到并且的答案。根据我本身的经验,从小学起一直到研究生毕业,上的学校虽然不是清华北大这种特别牛的学校但是在本领域范围也算的上中上等了。高中就读郑州外国语学校,当年也是河南省数一数二的高中了,凭借一技之长有幸进入名校读书,名校果然不一样,学生都是全省顶尖的人才,教师也都是省级名师,再来谈谈自己,学习跟不上一点不意外,好在老师不放弃,同学不嫌弃,自己也必须要努力,压抑的三年,说痛苦肯定有,说遗憾真没有,学习这件事真不是努力就有好的结果,那么名校对一般的孩子来说到底有没有好处呢?有,比如身边的同学确实整体素质高,有,比如老师真的有水平。那么要说没有,就是大环境会压的人喘不上气,再加上不懂自己的家长,心理素质但凡差点的孩子直接就跳楼了。作者提出的一个观念我也十分认同,那就是比学区房兴趣班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未来的孩子。父母绝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门学问或者学科。从理论到实践每个步骤都必不可少。名校不是孩子的天花板,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眼界,兴趣爱好,性格脾气才是孩子的财富。
暖妈的书值得一看再看,育儿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智慧的书,书中52个核心教育理念需要认真解读,好的教育,好的父母就是让孩子有权利去选择他的人生道路。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5
人活到老学到老,这永远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人早就说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专著,但丝毫看不出理论的成份,每句话皆让人感觉都是出自实践的经验之谈。虽然时间离我们已有几十年了,虽然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中国现在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的意义。
书上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 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我觉得,我们的许多研究论著,往往宏观的原理性的论述多,结合现实的可行性则基本缺席,这也是许多人不大看重社科研究论著的一个原因。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血肉丰满,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而绝无某些政治思想读物的空洞,苍白之嫌,生动的点,概括的面,点面结合,具体生动。
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了,但现在的家长们老师们竟还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数。这样的应试教育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有的已经显现出来,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沦丧,比如文化的没落。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
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一些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退步,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会是一种大进步。总之,尊重差异,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观。
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6
《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说出我们幼教姐妹的心声的一本好书,第一块内容: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第二块内容:让孩子爱我们,第三块内容:听孩子的话,第四块内容:挤一点儿时间来反思,第五块内容:做一个有协调能力的班主任,第六块内容:理解家长对孩子的爱,第七块内容:像热爱工作一样热爱生活。
以前接触过的学前教育类书籍,不是内容复杂深奥,就是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但是这本书却是幼儿教师们深受老师们喜爱。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提升与发展帮助不大,甚至有可能束缚了幼儿教师的创新和反思的动力,出现了照搬照抄的局限性。《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是一本介于这纯理论类读物和纯实用类读物两者之间的学前教育类书籍,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益,更切合其需要。以“建议”的形式让老师们感到亲切可读,能引起幼儿教师的共鸣,充实幼儿教师的知识面。内容涵盖了幼儿教师的方方面面,详尽而又不拖沓。
我读了这本书后感触很深,我做幼儿教师已经有许多年了,自认为从事幼教行业这么久了,对如何做一个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已经不用再去阅读书籍也能详细回答了。但这本书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习是无止境的,不管哪个行业你的经验再丰富,也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内容是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做一个孩子眼中最美丽的老师,幼儿教师的一切也应该是美丽的。如何做一名孩子眼中美丽的幼儿教师呢,暂且不管你的外貌美不美,不管你的年龄有多大,只要你塑造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你就是一个美丽的老师。教师的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具有教育性,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幼儿也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从细节中学到很多东西,幼儿教师不仅要仪表美,还要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当旁人在寻求周围美的事物时,其实幼儿教师就是一道实实在在的美丽的风景线。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7
工作二十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一个好老师难,当一个好班主任更难,班级管理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特别是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都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班主任不仅要面对一个个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面对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朱永新教授在《致教师》第三辑中通过《好的教育是一种合力》《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让父母成为你的助手》三篇文章向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父母的处世之道,家庭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进步了,国富民强了,孩子们有了优越舒适的环境,但行为习惯为何出现了滑坡。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学校教育模式与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差异,或者说是家庭问题给孩子的行为习惯注入了不良的成份。朱教授说:我们的家庭之路上充满了无证驾驶的“司机”,现在没有驾照不能开车,违规要罚款。而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
因此,我们在面对多种不同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的班级管理如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而简单地采取整体化一的措施,势必让这些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或者无处躲藏,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呢?结合朱教授的观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利用3月份学校开展的“家长一日访谈“活动,为不同的学生家长,构建一个共同教育平台,是班级与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好机会,活动开展以来,我总是留出一定的时间请学生家长介绍自己的“教子之道”,讨论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再让孩子当场发言,有时甚至请一部分问题学生发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们结合自己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引起了家长们的共鸣。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学生不可能屏弃一切因素的干扰,带着纯而又纯的心理坐在教室内从事学习活动,班主任工作只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从而形成合力。一旦两种教育形成合力,孩子的学习、生活必将步入一个和谐的轨道,正如朱教授所言:当学生的父母成为教师的教学助手,教师就会像有了三头六臂,这样就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从容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8
人的一辈子是离不开学习的。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对于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人人拥有一好书,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买了一本李开复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
作者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再者,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不管他拥有多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对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在最后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作经常陷入一种疲劳的状态,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自己觉得很累,我知道这不应该是年轻老师应有的心态,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经常怀疑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减少了,这种心情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虽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通过假期读书活动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各级教育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二、拼弃旧事,与时俱进 拼弃旧事,紧随时代步伐。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都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勇于拼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
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并没有把他们“看衰”。
教师,只有立足本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和牢固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个人在工作上才会有所所为;教师,只有更新观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模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