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调研报告

2021-06-18 调研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调研报告1

  我国是教育大国,重视人才,在大学上面占据很大优势,现如今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只要能学到一技之长就是成功的。为了了解各个校园的实际状况,能够透过调研报告的形势进行相关的了解,下面向朋友们展示云和县职业技工技术校园调研报告。

  为了解云和县职业校园,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的现状。2010年3月17日至19日,体艺科、职教科在云和职业技术校园调研三天。美术学科、通用技术学科调研的主要资料是随堂听课、教师座谈与交流两项。以下是对18日上午半天调研活动后的总体状况简要分析汇报。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状况

  云和职业技术校园是一所国家级中等职业技术校园。由于职业技术校园的特点,云和职业技术校园现有美术专业班4个,其中高二年级2个,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各1个。现有美术专业专任老师7名,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基本为美术专业校园毕业,学历合格。通用技术专职教师1人。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

  本次活动听课3节,其中美术专业课2节,通用技术课1节。美术专业课一节是电脑平面设计《文字效果制作》由吴莲老师执教,另外一节是素描《石膏圆柱体临摹》由陈峰老师执教。通用技术学科是技术与设计1中《流程与设计》一课,由刘伟林老师执教。

  由于职业技术校园的特点,除通用技术学科教材统一使用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教材外,美术学科的教材由任教美术专业班的老师自编资料供学生们选学,教学资料选取上有务必的局限性。美术学科和通用技术学科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讲授——练习”的模式为主,先由老师介绍或讲解,学生自由练习或是上讲台演示。个别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学生观看演示,不少学生则自由交谈。

  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一时难以转变

  几节课同时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观念问题,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况且职业校园的专业课老师,少有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培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法也在情理之中。另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老师,已经根深蒂固,运用起来驾轻就熟。

  2、课堂教学资料生活化的问题有待尽一步加强

  学科教师自主选取教学资料,虽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学资料的选取就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老师应更多思考,选取适合学生就业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选取能体现本校的办学特色,或是体现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的特色资料进行课堂教学。通用技术是动手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多让学生在实验室(实验室的配置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配置)里操作实践。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应逐步建立

  在调研中,几个老师的课堂教学都以下课的铃声为终结,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或设计的作品,缺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后,学生真正落实状况缺乏了解,不利于开展后续的教学。

  四、研究与对策

  1、呼唤职高教师也应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观念下构成的教学模式是根深蒂固的,即使有意识地去改变,在教学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回到原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去。普通高中进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老师们都透过学习培训来转变教育观念,透过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职高老师也就应不断学习,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转转成老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将教学观念转化成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2、加强学科老师的群众备课,发挥群体作用

  群众备课好处在于老师之间透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云和职高美术组有别于其他普通高中,美术组教师个体数量较多,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状况下,强化做好群众备课工作,发挥群体优势,选取教学资料,更好地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

  3、加强教学策略的研究

  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或讲完教学资料,而就应是观察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想不想参与课堂教学,是否有掌握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专业技能是否有得到新的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或者学习没有什么收获,即使教师再辛苦地教也是低效或是无效的教学。

  要保证教师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教学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有便于操作时间省等优点,而采用讨论或是自主学习的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方式和研究精神,老师就应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开展和落实。

  4、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忙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老师不断提高和发展。同时,也透过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状况。没有评价的教学肯定是不全面和深刻的。两个学科的教师就应在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练习后对学生作业或设计作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能够多元,能够由老师进行评价,也能够由学生自己评或是学生互评。开展多元评价,能让任课教师明白教学任务是否圆满完成,是否有效,让学生明白是否到达了教学目标。

  学校调研报告2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中学、大中专学校23所,在校学生近3万人,团员15104人,占学生比例51%。各学校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一是突出主线,加强思想教育。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形式,利用典型示范、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有效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成长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强化意思,推进团员发展。各校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把握并执行政策规定,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抓好团的组生织活,增强团员意识,严格落实团员发展管理主体责任,及时按照《团员发展管理问题对照检查表》开展自查自纠,积极履行各项入团程序。三是优化管理,提升干部素质。各校团组织班子建设基本健全,设团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干事职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00%,能够按期换届,落实团委书记

  单位中层干部待遇,纳入学校后背干部管理,解决团干部的发展问题。四是完善制度,强化保障力度。坚持和推进“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建立团务公开制度,规范团委工作档案资料,能够把团内重点工作、活动开展情况、团费收缴及使用情况及时公开,按时收档。五是突出重点,深化活动开展。各学校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教学实际,定期组织各种主题团日活动,及各种书画、演讲、朗诵、唱歌等文艺比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存在的问题

  1、团干部兼职比例高,任务繁重。学校团委书记除主持团内工作外还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诸如升旗仪式、校广播站、学生心理咨询等其他事务性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共青团工作,开展团内活动往往分身乏术,有心无力。

  2、团内活动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学校团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存在被动性、滞后性,缺乏独创性和灵活性,不能够较好地吸引团员学生参加。此外,开展活动所需经费主要由团费和学校拨款来解决,且以后者为主,数量十分有限,不能保证活动的次数和质量。

  3、团组织活动阵地匮乏,管理不规范。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团组织没有活动阵地,或者是和会议室、心理咨询室、展览室等共用,无固定场所开展活动,严重限制了团组

  织工作、活动的正常开展。

  4、团员发展存在薄弱环节,有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仍存在将部分不满14周岁的学生发展为团员,8小时团课不达标,“一表一册一簿”填写不规范,不按年度计划发展团员,编号年限与实际发展时间不符等情况。

  三、对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高度重视学生团员发展工作。认真落实团省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团员发展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团员发展工作,控制团学比,提升团员先进性,原则上,初中毕业班团员比例按30%左右掌握,高中毕业班团员比例按60%左右掌握。

  二是认真做好团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把好团干部入口关,中学团委书记要有活力、有朝气,有服务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初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要加大对学校团干部的培养和培训,将学校团干部培训纳入到团区委培训工作计划中去,引导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团干部,落实团委书记单位中层干部待遇,努力为团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团组织活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巩固和提升学校团员活动阵地建设,规范管理,专室专用,加强各学校团委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结合各阶段青少年身心特点,创造性开展各种学生团员喜闻乐见的主

  题活动,充分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学校调研报告3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团队工作,全面了解我处学校团队工作现状,更好的解决团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团队工作方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我处学校团队工作的全面活跃与发展,中心小学团支部就所属几处村小的团队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处现有小学7所,在校学生近5000人,教师300余名,其中年轻团员教师占15%,各校均有少先队辅导员,并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

  二、近阶段团队工作特色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我处少先队组织健全,各校都设有大队部,建队率100%,入队率100%。大队委每年改选一次,调动队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挥了队干部的主动性。少先队实行分层组织,分层教育,对未入队的学生进行了入队前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了解队史,对组织不陌生。同时对已入队的少先队员严格要求,有红领巾值周岗,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佩戴率达100%。同时队干部有严格的例会制度。学校对少先队工作进行了细致而又周密的工作安排,辅导员的配备上本着为了学生,为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少先队工作,充实了辅导员队伍,配备率达100%,健全了大、中、小队,落实了一团带队制度。学校安排每周有两个课时以上的少先队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是队会课,每天都有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学期学校都要表彰一批优秀少先队员,十佳优秀辅导员,优秀中队和优秀队干部,促进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精心设计,开展活动。

  我校已将队会活动时间列入课程表,定于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主题大队会每学期召开两次,因为班队合一,我校每周一次主题班队会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并及时上报信息。大队部每学期有详细的计划和总结,而且将雏鹰争章活动纳入工作体系之中,队员均人手一册雏鹰争章手册,班班有争章台,雏鹰争章活动做到有条不紊。积极开展校内学生手拉手、校外学校手拉手等活动。为了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大力加强《公民道德事实纲要》,认真贯彻“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坚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建立良好的道德的观念,促进学校教育的全面推进,为进一步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开拓多方位的锻炼领域,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纪律意识,改善学生审美情趣,挖掘学生潜在能力,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文化活动节,通过校园歌曲比赛、才艺大比拼、广播操比赛、队形队列比赛、趣味体育比赛、课本剧表演、朗读比赛、青少年手工作品展、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小学生数学竞赛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为确保少先队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学校有完备的少先队的各项制度。特别制定了辅导员培训制度,定时定点举行辅导员培训,从多方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开展少先队工作。也制定了队干部例会制度,队干部轮换制度,队干部培训制度。使队干xx伍不断充实新鲜血液,同时也使队干部的责任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另外,还有队员奖惩制度,队会检查制度等,所有制度均能做到执行有效。学校依据是少先队工作考核细则,结合本校特点,制定了本校的计划,并按照计划一一落实,有检查,有总结。各中队也都有自己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

  4、开辟阵地,实施教育。

  我校为少先队配有专门的、符合要求的大队室,室内布置完善,资料齐全。为不断丰富活跃学生的文体活动。学校少先队根据的学生的兴趣特长组织了舞蹈队,国旗队,合唱队,鼓号队等活动小组。舞蹈队连续参加了市、区教师节、艺术节的汇报演出,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学校还成立多种兴趣小组,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尤其对学生的音乐、美术的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利用课余组织体育爱好者成立了各种体育活动队,在比赛中,学生发挥出了最大的潜能,增强了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丰富了学校体育活动。学校少先队利用校园广播站,广播贴近校园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完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编排的内容,学生非常喜爱这一活动。

  学校调研报告4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学、为国育才”为宗旨,以“正品行、健身心、求真知”为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坚持“优质高中”、“品牌初中”、“精品小学”的发展策略,业绩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先进集体”、 “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XX年被北京奥组委、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共同命名为“北京XX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XX年被评为“安徽省绿色学校”。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学校调研报告5

  一、促进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最新的执政理念的体现,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促进教师发展为根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解决对次要矛盾的解决有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团队精神、机制建设、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而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根本和关键。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根本,就牵住了“牛鼻子”。

  第一,促进教师发展,要从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发展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优先筹划,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充分重视教师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要求,要尽全力满足,并鼓励教师主动谋求发展。

  第二,促进教师发展,要正确处理教师专业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促进教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包括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情感态度、意志水平、专业发展等多个层面,这些层面之间是互动的。“在新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是比任何时期都关键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教育专业所期望的,是能使教师工作专业化,使教师超越能干的教书匠而成为专业的教育家”。教师专业发展是决定教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也包括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等等。首先要求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专业理想,将教育视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全力以赴;其次,整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再次,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智慧,这是教师成熟的标志。促进教师发展,要以教师的职业为发展取向,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良好基本素质的养成,加快教师职业人成熟的进程,从而最终确立教师职业不可替代的专业化地位。同时,除了培养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外,还要在心理、情感、意志水平等方面使教师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使其成为有完善人格的社会人。

  第三,促进教师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要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多年来,教育界探索和实践了多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并在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和有效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也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概括地说,校本研修,就是广大教师为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和特色,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研究。

  校本研修的出发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特征和情感需求,创造了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使教师有机会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鼓励了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校本研修是对过去教研活动的深刻变革,它革除了以往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而不注重内容、随意化而不讲求质量、经验化而不重视科研方法等种种弊端,最大化地促进了教师发展。

  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要把改进研修工作、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和自己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校本研修的领导。对校本研修总体规划、全面组织、全权保障、全程管理;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全的、信任的、允许犯错误的氛围,一个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持续、有效、深入学习的校本研修环境,满足每个教师个体的发展需求,以开展校本研修为手段建立学习型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推动教师个体的主动研修。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师个人主动研修,在工作中研修,在研修中发展,才能确保研修的成功和高效。以问题引导教师研修,不断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解决新问题,使问题成为教师发展的起点;以差别推动教师进取,不断促使每位教师在各自能力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处工作,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事、与先进理论的对比,寻找差别,提升自己;倡导“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发展模式,鼓励教师立足于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自身的选择,不断反思自身的实践,向自己的教育教学要发展;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认识中的“知”与实践中的“行”的同步交互与“悟性自足”,注重主体精神的发挥,鼓励教师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过的东西说出来。

  关注、重视、促进教师群体研修。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开展群体研修对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学校团队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是每位教师成长最直接的实践资源之一。教师群体研修既可以由教师个体提出问题出发设定主题内容,也可以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需要而设定主题内容。内容不仅要基于教育教学的业务领域,也可以涉及学校发展与学校管理等其他领域。通过常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论文和课件制作评比、理论学习和主题研讨等形式,推动教师个体主动研修与群体研修相结合。在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加强群体交流与合作,同伴互助互学,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交流中既有倾听,又有回应,或敞开自己的困惑以求别人指点迷津,或公开自己的经验与他人分享,或不同观点、不同体会进行争论,思想与思想碰撞而生灵光,在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而促进教师群体发展。

  加强与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联系,促进双方的深入合作,主动寻求专业引领。如果没有专家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教师之间的互助可能会限于同水平重复。与大学及其教育专业机构、教育专家的合作,可以使校本培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通过专题讲座促进观念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促进教学反思,通过专家指导促进骨干成长,通过学术沙龙促进交流沟通。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先进的理念如果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那就只是纸上谈兵,专业引领应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完美统一,共同引领。专业引领是使研究脱离低水平重复、收获最大成效的重要凭借,是校本研修成功的保障。专业引领的强势参与,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质量、高频度的专业引领对广大教师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校本研修创设了和谐浓厚的研究氛围,实现了主研与群研结合,行为与理念互动,理论与实践统一,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然,校本研修不是惟一有效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校本研修应该与其他模式有机结合。

  二、促进教师发展必须“以教师为本”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首先是关爱人,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是发展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再次,从方法论上讲,为获得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从“具体人”的实际出发谋发展,二是要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地发展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这要求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发展人就要充分重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专业人,其劳动有目的上的社会性和责任性、任务上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过程上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手段上的规范性和创造性、成果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等自身职业的特点。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因素,重视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坚持“以教师为本”。

  “以教师为本”的第一要义是尊重教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一是生理的需要;二是安全的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最高级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受到社会和他人认可的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理应受到尊重。

  尊重教师,首先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的尊重。既要尊重教师独立的人格、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尊重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即尊重教师发展的主体性,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尊重教师自主确定自己在专业发展上的目标,自主决定以何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尊重教师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觉察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必要性,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专业发展活动方式与内容。教师个体的需要通常和他们实际教育教学目标直接相关,要尊重教师在学习取向上的差异与发展阶段的差异,承认差异,尊重教师在差异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尊重教师,需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历练方式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促使教师成为真正的教学的主人、研究的主人。

  其次是尊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增强教师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激发教师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对学校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进而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以教师为本”的第二要义是服务。服务必须是全方位的。首先是保障教师的利益,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生活方面的服务工作,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持续发展。

  其次是全心全意为教师谋发展。为教师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创造和谐温馨的办公环境,提供各种现代设施,使广大教师在数字化的广阔宇宙中自由采撷,在光电传导中与世界对话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学术交流和培训、研讨活动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在交流与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校内外交流平台,立足校本,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等等。总之,从物质与精神、内部与外部、软件与硬件多个方面为教师谋发展、促发展。

  “以教师为本”的第三要义是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的作用。恰当的激励能够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好、调动好和发展好,并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学校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相关文章:

1.学校调研报告范文

2.学校的调研报告范文

3.有关学校的调研报告范文(通用5篇)

4.学校调研报告

5.学校调研报告

6.学校调研报告

7.学校调研报告

8.学校教学调研报告(通用5篇)

上一篇:学校工作调研报告 下一篇:学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