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区教体局坚持把学前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统筹管理,深化改革,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区学前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目前,全区共有登记注册幼儿园96所,其中政府办园1所,占1%;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31所,占32%;个人办园64所,占67%。从达标情况看,省级实验幼儿园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十佳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9所。全区0-6岁学龄前幼儿10440人,在园幼儿9568人。其中学前一年在园幼儿3838人,入园率100%;学前二年在园幼儿6953人,入园率97%;学前三年入园率96%,发展规模基本满足了社会需求。
(一)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省、市文件精神,出台《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等,对全区学前教育的管理机制、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统筹推进,提高质量。有针对性地发挥各类幼儿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抓引导、抓规范、抓品牌,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交流和创先达标活动,有效发挥公办园的龙头带领作用;加强公办性质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实施对各幼儿园达标活动;保障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做到在各项评优树先、业务指导、工作考核中一视同仁。
(三)强化职责,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列为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加大学前教育资金争取力度。XX年以来,共争取中央学前教育专项资金786万元,用于农村学校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和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目前,各镇、街道、开发区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其中白塔镇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中心幼儿园工程主体部分已完工,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三是建立并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设立学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确定资助标准,按在园孩子总数的10%进行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XX年,共资助988名困难幼儿,总资助金额达118.56万元。
(四)抓好队伍,提升形象。为提高全区幼教质量,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在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实行园长岗位资格证制度。目前,全区所有幼儿园园长均取得《园长任职资格证》。二是对在职幼儿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个人进修、优秀幼儿教师事迹报告会、优质课评选等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目前,全区在岗专任教师686人,其中公办幼儿教师28名,从学历层次看,本科以上37人,专科300人,中专271人;学历达标教师601人,占87%;学前教育专业教师550人,占80%。
(五)加强监管,优化环境。高度重视对无证幼儿园的清理整顿,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实行分类治理,妥善清理整顿无证幼儿园26所,分流安置幼儿605名、教职工48名。对13所已经具备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审批,并发放《办园许可证》;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13所无证幼儿园依法取缔关停。
二、存在问题
(一)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比例严重失调。一是公办幼儿园数量少、规模小。全区公办幼儿园只有实验幼儿园1处,且规模偏小,原定规模为4个班,招生120人,但目前办园规模已达到11个班,在园幼儿420人,形成了幼儿园人多地少的局面,不符合省市关于幼儿园建设的要求。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如XX年该园计划招生60人,但目前已经报名400余人,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意见较大。二是小学附设幼儿园不规范。我区小学利用学校资源附设幼儿园,多项工作不符合上级关于幼儿园管理的规定,违背了儿童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了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XX年9月,区教体局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小学及附设幼儿园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全区小学附设幼儿园进行了整顿,在目前公办性质幼儿园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为规范发展秩序,仍关停了实验小学幼儿园、五岭路小学幼儿园、石炭坞小学幼儿园3处不符合标准的学校附设幼儿园,并对其它小学附设幼儿园提出了整改意见。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整顿工作,降低了全区公办性质幼儿园比重,增加了幼儿入公办幼儿园的困难,也加大了实验幼儿园的招生压力。同时,个别民办幼儿园乘机提高收费标准,增加了群众负担。根据上级要求,既要扩大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也要规范办园行为,所以做好公办性质幼儿园的规范与发展,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镇中心幼儿园发展滞后。市教育局要求XX年
60%以上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认定,XX年所有镇(街道)中心幼儿园达到省级认定标准及相关任务指标,市政府也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区县政府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一项刻不容缓、非常艰巨的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工程进度缓慢,差距很大。
(二)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办幼儿园经费不足。实验幼儿园因公办教师不足,聘用了33名幼儿教师,需为其购买社会保险、支付工资;教学楼有近300平方米产权不属幼儿园,需要每年缴纳2.5万元的租赁费用,这种状况导致管理协调难、安全隐患大。目前,全区各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所收费用均需上缴财政,但区财政难以及时拨付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的伙食费上缴财政后也不能及时拨付,严重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二是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收费较低。按照市财政局、物价局和市教育局要求,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实行按类别收费,其中类别最高的实验幼儿园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20.5元,其他公办性质幼儿园均低于该标准;而民办幼儿园实行收费申报政策,有较大的灵活性。三是我区与其他区县在学前教育投入方面差距越来越大。据了解,张店区XX年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三所公办幼儿园,每年公开招考10余名公办幼儿教师。临淄区实行了生均拨款制度,每个学生每年补贴300500元不等。周村区将镇中心幼儿园调整为全额事业单位,每年投资200余万元用于幼儿园建设。桓台县每年拨付150万元作为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沂源县投资XX万元建成档次规模一流的公办幼儿园。高新区共投入1130万元实行了生均拨款制度。我区目前未招聘公办幼儿教师,未实行生均拨款制度,更没有学前教育资金的专项投入,这些困难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全区学前教育发展,XX年前完成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十分艰巨。
(三)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学前教育师资素质不高、数量不足、待遇偏低、队伍不稳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办园教师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民办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他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了解,对幼儿教育规律把握不准,教育方法单调,教育内容单一,不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幼教质量的整体提高。另外,民办园教师待遇差,流动性大,直接影响师资水平的提高。
三、几点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重视程度。一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民办形式为辅、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园格局。二是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如教育、规划、土地、建设、财政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例如,在房地产开发方面,政府要有硬性规定,要为学前教育预留建设用地,土地出让招拍挂要附加条件,引导开发商真正负起相应社会责任。三是认真落实教育普惠性均衡发展政策,努力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同步、协调发展,积极调整相关政策,使学前教育向义务教育靠近、衔接。四是在经费上加大投入,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和相关具体实施细则,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资本,努力改善幼教办园条件。
(二)加大科学管理力度,规范办园行为。要认真履行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加快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推进全区学前教育有序发展。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前教育的规定。当前要着力把《博山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博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坚持政府统筹、分级管理、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促进各类幼儿园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管理力度。继续实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取缔。
(三)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稳定幼师队伍。一是针对幼儿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建议区政府给予政策倾斜,在编制紧缺情况下,允许使用自然减员指标,招考部分幼儿教师,满足全区幼儿教育发展对师资力量的现实需求。二是抓好教师培训。明确师资培养机构和资质要求,加强师资培养机构建设,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岗位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持证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合法权益,实行教师最低工资和福利保障,按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推行非公办教师缴纳社会保险的政府补助政策。
(四)创新幼教工作思路,提升保教质量。一要重视素质教育。创新各种适合幼儿教育模式,指导幼儿园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突出素质和启蒙教育,注重体育锻炼、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二要创新办园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公办园和民办园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可引导开展名园带民园、城乡姐妹园活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实现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三要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定期对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评估考核,完善奖惩、激励、扶持等措施,并纳入政府科学化管理考评范畴,有力推动全区学前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2
一、调查目的
词汇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记单词,不会记单词,未掌握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从而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和能力。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个英语词汇学习的调查问卷,并对七年级一、二班20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份。现将调查的数据统计、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等情况汇总如下。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策略,但其中部分学生学习词汇时更多的是机械记忆,被动识记,缺少计划性和明确的目标,在一些如何有效学习词汇的观念上,他们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在如何将正确的观念转化为相应的行动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缺少具体的策略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自信心。学生要很好地记忆单词,信心是保证。当学生满怀自信心和激情去做某件事时,他就会做得很好。信心需要自己的不断努力,同时也离不开老师的鼓励。
2、对记忆单词的挑战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学生在一开始记忆单词的效果是很好的,但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单词量的越来越大,其记忆效果大不如前。究其原因,学生对单词记忆的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心理准备,当遇到一些困难时容易丧失信心。
3、记忆方法不科学。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背单词就和小学背诵古诗文一样,要靠“死记硬背”,背诵古诗文固然如此,但背单词却有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就会养成光动嘴不动手的习惯,殊不知,英语单词的记忆要调动各个器官,尤其是嘴,手,眼,脑。唯其如此,单词才能较快记住。
4、巩固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单词记下了就等于单词记牢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违背遗忘的一般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要让单词记得牢,重复记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大量反复的刺激,单词才能记得住且记得牢。
四、教学对策
1、努力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传统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农村学生语音基础薄弱,缺乏科学记忆方法的现实。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法摸清英语构词规律和最基本的构词法知识,还要多动脑筋以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加深感知印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词汇教学提供了方便。例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可使枯燥的词汇教学鲜活生动起来。为此,精心制作词汇教学课件或下载flash动画来增强视听效果,刺激学生感官,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单词,提高教学效益。
2、创设语境,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终极目的。
3、适时归纳,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存储、编码和提取过程。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那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记忆难度大。正如仓库管理一样,如果放进东西是杂乱无章的,取出时必定相当困难;相反,如果你对东西加以分门别类,开始存放时似乎困难一点,取出时就相当容易了。心理研究表明,经过理解加工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便于贮存、“检索”应用。当你把单词联系起来进行学习,记忆就方便多了。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3
关于维护受教育权利的调查报告精选示例
虽然我们中学生处在一个科技较发达,安全的国度,但是目前社会上关于侵犯公民受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维护和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利,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未成年人和有识之士的一个共识。
当我们去查阅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情况确实不少。但是,他们都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生因为自己的受教育权利(或利益)受到其所在学校的侵犯,从而使双方动用了法律武器。从中可见,受害人自生的利益才是关键。
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的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送其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就学的,可视具体情况处以罚款,并采取其他措施使其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可见,国家对学生就学是十分支持的。那么,正确并成功受教育权利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1)应当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3)应当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为了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我们应该在学校中努力学习,争取名誉。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做到不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与同学好好相处,与集体提高好团结,这才是我们应做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呢
①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能无故迟到、早退或辍学,不能去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②上课时应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③放学后,应认真复习功课,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珍惜时间,科学安排课余活动。
那么我们又有怎样的义务呢?有
①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②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制度;
③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学籍管理制度。包括入学注册,成绩考核,对升级、留级、转学、复学、休学、退学的处理,考勤记录,纪律教育,奖励处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管理规定;
④遵守其所在教育机构的体育管理、卫生管理、图书仪器管理、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不能剥夺。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政府或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同学们,既然国家为我们的将来奠定了基础,给了我们成功的条件。据调查,全国中小学生,在九年义务制期间,上学率为98%。同学们,让我们学会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更好的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吧。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4
一、前 言
xxxx省xxxxxxxx族自治州地xxxx横断山区,西、北、南面分别与西xxxx、青海、云南等省区为邻,土地辽阔,草原面积大,天然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1.7%,牧民比例大;全州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万公顷,以高山、山原和高山河谷三大气候类型为主,平均海拔3500米;全州共辖18个县、325个乡(镇)。全州总人口98.3万人(20xx年末统计),其中xxxx族人口占78.94%,是全国第二大xxxx族聚居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41元。总体来说xxxx州是xxxx省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较落后的地区。xxxx州作为康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康巴文化的精萃,体现了康巴文化核心的方方面面。这里有康巴社会的特殊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文化内容,xxxx传佛教文化广泛地深入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在汉语里,本意为“纹”,即纹路、纹理、花纹等,强调的是对自然状态的人为加工和处理。“化”即“华”,即美化的意思。《易传》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这个意思。“文化”二字连用,引申到社会领域,则是教化之意。学校学科课程是系统的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国家社会现行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浓缩体现,它对学生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也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学校课程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反映国家教育对年青一代的培养目标,反映了国家对下一代人才的要求,是xxxx班学生文化同构主要手段之一。学校学科课程教学是学校文化同构的最重要手段。科学文化知识即学校课程是对xxxx班学生进行文化同构的最重要文化内容,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文化同构的最主要的目标;同时,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也为其他方面的文化同构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科学前提。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既是文化同构的目的,也是文化同构最主要的手段。科学文化知识在学校情境下主要直观表现为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课程,这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认为:科学文化知识即学校课程是对xxxx班学生进行文化同构的最重要文化内容,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文化同构的最主要的目标;同时,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也为其他方面的文化同构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科学前提。让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既是文化同构的目的,也是文化同构最主要的手段。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小组拟制了《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问卷,对xxxx班三个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目标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具体目标:
1、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20xx年秋季刚进普明中学的高一(高20xx级)xxxx班学生100名、高二(高20xx级)xxxx班学生100名)、高三(高20xx级)xxxx班学生100名共300名学生作为调查的对象,以期了解不同时期xxxx班学生在科学文化知识认知能力的修复、认同、内化和范式建构的情况。
2、调查的具体目标
(1)了解xxxx班学生在入学之前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
(2)了解xxxx班学生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状况;
(3)了解xxxx班学生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习状况。
(二)调查方法:
1、根据平时观察了解到的xxxx班学生表现,拟制《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问卷调查表(附《调查报告》后);
2、利用《问卷》,对高一、高二、高三共300名来自xxxx州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辅之以访谈法、谈话法、观察法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xxxx班学生生源构成情况
从问卷调查可知,内地高中xxxx班300名学生均来自于xxxx省xxxxxxxx族自治州所属18县(xxxx州各县教育水平差异较大,xxxx州政府根据各县实际将内地高中xxxx班学生名额分配到各县进行选拔),父母均是当地农牧民(按当地政策,内地高中xxxx班学生的父母必须均是xxxx州当地农牧民户口,其子女才有资格参加选拔);xxxx族学生占71%,其他少数民族(彝族、回族、羌族)学生占77%,汉族学生占12%;家住关外的学生占45%,关内学生占55%。xxxx州关内、关外是以折多山为界,康定、泸州、九龙、丹巴为关内,其余14县为关外,关内自然、经济条件好于关外
(二)xxxx班学生家庭成长环境情况
1、参加宗教活动情况。家里人常去寺院和去得很频繁的分别占25.5%和44%,两者合计达到70%;学生本人也会在假期中经常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和活动,比例达到30%。由此可见,在xxxx州地区,xxxx传佛教文化是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家庭语言交流环境。学生在家使用xxxx语和多数是xxxx语的占55% ,67%以上的同学表示能够很流利或者比较流利地使用xxxx语口语进行表达,25%的同学能够用xxxx语文进行书面表达。即使现在到内地学习,假期回到家后,很多同学只能用xxxx语同家人交流。有时,内地老师有急事与学生家长联系,也必须请上会xxxx语的同学来作翻译。
3、生活区域情况。生活在纯牧区的学生数较少,约占3%;生活在农村和半农半牧区的学生占大部分,约75%;城镇学生占22%左右。有23%左右的学生在进入内地学习之前还未出过本地县城之类的地方。这样,这些学生进入内地学习时,已有的知识系统更多属于传统农牧方面的知识储备,缺少关于现代科学知识方面的感性积累,这难免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较大困难。
4、父母文化程度。学生父亲文盲文化程度占12%,母亲文盲文化程度的占26%;父亲小学文化程度占47%,母亲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2%;这样看来,差不多70%以上学生父母文化程度都在小学及其之下。在这样的的条件下,由家庭、父母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科文化知识的教育辅导几乎没有办法实现,也很难用科学的的教育理念对子女加以引导。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有94%以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未来能够上一般本科以上的大学,表现出很高的期望值。
5、家庭兄弟姊妹情况。约占70%的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下的子女,30%的家庭有3个或者3个以上的子女,总的说来,xxxxxxxx区家庭子女数较内地家庭为多。由于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家庭收入有限,家长难于给学生提供较理想的受教育条件,子女受教育成度一般都很低。有差不多20%的学生表示自己家里几乎没有或很少与学习有关的课外书。
(三)xxxx学生小学、初中学习环境情况
xxxx州幅原广大,有15.3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整个xxxx省面积的三分之一。州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关内地区以农业为主,居民聚居程度较高,这与内地农村教育环境条件差别不大。地处关外幅员辽阔的牧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有的地方属于半农半牧区域,部分地区还处于游牧状态,逐水草而居,牧民驻地分散,再加上学校及教师条件的限制,xxxx州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环境与内地哪怕是内地农村的教育条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
1、xxxx学生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模式。在小学和初中学习阶段,6.5%的学生以xxxx语为主,30%的学生以xxxx汉双语来学习,有63.5%的学生以汉语为主来进行学习。初中、小学阶段三分之一强的学生以xxxx语为主或xxxx汉双语的形式进行学习,这表明这部分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就会缩短,当然学习效果也会难于保障,然而内地高中班却全部以汉语来进行教学和考核,这将不可避免地给这部分xxxx班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2、学生开设英语课时间及学科学习难度感受情况。由于条件的限制,xxxx州中小学一般在初中阶段才开始开设英语课,这种情况占比达到72%,只有24.5%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学习英语,更不用说参加什么课外辅导等;而现实的高中英语却是以学生小学阶段学习英语为基础来设置英语教材的,所以,内地高中xxxx班学生都认为英语是“让自己最棘手的学科”,初中阶段占36%,高中阶段占37%。在学生学科学习难度感受上,除认为英语学科最棘手外,其次是认为数学最难,占26%;再次是理化,占24%;再次是语文,占13%。进入高中后,学生学科学习难度感受的顺序仍然差不多,只是比例有所变化而已。
(四)xxxx班学生进入内地高中时学习期待与态度情况
来到内地高中学习时,有94%的同学希望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的大学,有68.5%的学生最担心的问题是害怕学习跟不上,只有17.5%的同学担心生活不适应。37%的同学认为自己基础差,41%的同学担心自己积累少,也有18.5%的认为自己学习习惯差会影响自己的学习。83%以上的同学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主动性,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这些良好的倾向表明来到内地学习的xxxx学生普遍感念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帮助和家长的期望,心怀立志成才的志向,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学习努力。
(五)xxxx班学生学习方式情况
在课堂上,表示自己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学生只占19%,而“不愿意发言”或“不太愿意发言”分别占10.5%和69%,也就是说有差不多80%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主动参与发言讨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在学习方式上,学生除了依靠老师讲解(占47%)外,还会采取个人自学钻研方式(占23%),有30%的学生也会更愿意采取“向同学请教”(占19.5%)和“小组合作学习”(占9%)方式,这一点也是与内地学生有差异的地方。
(六)xxxx班学生学习困难与解决方式情况
学生在学习上的最大苦恼有40%的学生感到有些学科无法听懂,32%的学生感到理解困难,21%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语速快,课堂上常常反应不过来。感到学起来困难的学科按人数比例排序是这样的,英语37%,数学25%,理化20%,语文17.5%。有32%的学生觉得老师的教学进度过快,但半数以上的学生(56%)觉得老师的教学进度合适,另有6%的学生觉得老师的教学进度较慢。在听课效果方面,表示全部能听懂的占10%,大部分能听懂的学生占63.5%,这样看来,有74%的学生上课听课效果较好,有26%的学生听课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在遇上学习困难,没有学懂的问题时,学生较多的是采取“同学相互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占56.5%,采取“向老师请教”方式的大约占30%,其余的学生也“搁置困难,继续学习”,真正放弃不管的学生几乎没有。
(七)xxxx班学生在面对学习结果时的表现情况
在考试结束,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学生会主动找出自己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自己狠下功夫,弥补缺陷,这部分学生占62%;有的学生还会去请教老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占24.5%);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了”,结果自己没办法掌控(占11.5%)。总体来看,学生们总是想办法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有的学生即使基础较差,也会默默坚持,扎扎实实从头学起,这样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绝大部分(占97.5%),那种听天由命,得过且过,放弃努力的学生几乎没有。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1、来内地学习的xxxx学生总体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表现为较高的学习需求、学习期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来内地学习的xxxx学生学习成绩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在年级中能名列前茅,多数学生学科成绩很不平衡,有较明显的弱科问题。有的学生乃至连小学基础知识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本无法进行高中内容的学习。例如,政治课老师讲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竟然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类劳动”,有学生问老师异分母加减法为什么要进行通分,等等。
3、很多学生学习方法明显不足,倾向于接受式学习,缺乏积极独立思考习惯,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知识运用、迁移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在学习中主要以“死背”的方法为主,缺乏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方法。
4、部分学生存在听课学习语言障碍问题。由于xxxx州关外很多学校采用xxxx语和汉语双语教学,重xxxx语轻汉语,学生汉语知识欠缺,致使学生听课、记笔记困难,理解运用更困难。例如,把“人类劳动”理解为“类劳动”等。
(二)对xxxx班学生现状的教学建议
1、注意探究针对文化基础知识补就策略
针对来自xxxx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个体差异大,学科明显不平衡的情况,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宜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策略:
(1)“降重心,补基础,低起点、小步子、密梯度、勤反复、快反馈”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2)分层教学、小组互助、个别指导的因材施教整体提升的差异化补差策略。
(3)课程重组筛选、分步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教材处理策略。
2、注意探究语言障碍形成原因和培优策略
根据xxxx州部分学校采用xxxx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很多家庭缺少汉语交流语言环境,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存在不同障碍的情况,学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包括汉语读写基础知识在内的阅读与听力训练,学科教师上课时要注意适当放慢语速,有意识地多重复,多板书,这样让学生逐渐适应老师的教学。同时也注意发挥xxxx州随班生活教师的双语优势,给予学生一些个别语言辅导,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根据汉xxxx语言同属同一语系的特点,架设语言学习的桥梁,逐步解决个别学生的听课和记笔记上的困难。
3、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树立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主要方法,加强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上课既需要记忆,更需要思考参与的道理,听课活动中同学加入到课堂讨论中的必要性;既要认识到思想新方法新的逻辑关系,又要注意方法的灵动性和科学性特点,更要认识到方法和习惯的兼容性,还要突出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验。
4、学科课程教学注意渗透文化主流价值的认同意识。
文化认同它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方面的理解和认可,是社会成员对自己国家的归属认知和感情依附,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文化认同是文化同构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xxxx班学生的实际,灵活地把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渗透入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中,既是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也对保持xxxx班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培养报效国家人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5
课改XX年,教育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课堂的变化。现将本学期调研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情况中发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和提升,通过总结与提升以期能找到推动并促进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与办法。
佳木斯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有哪些变化?11月,小学部分三组深入到全市各小学进行调研。
我们这一组一行5人,先后进入佳木斯第六小学、郊区十五小、佳一小、第六实验校、东风区松江小学、二十三小学、农垦小学等7所学校,平均每人听课14节,并查看、收集了教案、作业、试卷。
从总体上看,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浓厚,教学的独特风格有所显示。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教师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朝着课改的方向稳步发展。具体情况陈述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的欣喜
感触最深的是发生在学生身心上的变化: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表现出饱满的学习热情、阳光开朗的气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其他:
1、老师们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在游戏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佳一小何莉丹老师组织折纸、填图等操作性活动,引导学生向更高一层的抽象思维发展:线段、长方形、圆等,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佳六小宋一彬老师与王丽丹老师的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放手,理念新、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发言时、思维活跃。佳二十三小李玉荣老师“珠心算”一课,展示了数学课堂灵活多彩的一面。姜娓娓老师的《可能性》教学,故事导入,充满童趣。融入了“高效的学习任务单”后,让操作性活动有序展开。孩子们分工明确,在游戏中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教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学习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用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给学生的时间、空间,独立学习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增多,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且有效,满堂灌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王亮老师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导入精彩,从教学楼照片抽象出基本图形,情境生动、贴近学生。导入部分的铺设、面积公式复习等,关注了各层面学生发展。发挥了“小班额”优势,学生数学思维处同龄孩子领先地位。生生间的深层次互动得益于王老师的独特教学艺术。
3、师生角色的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能让我说说自已的想法吗?”“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吗?”。在十五小,所听课题是:《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探究欲望较强;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算法的特点,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农垦小学张海虹老师、王英涛老师、赵健老师、赵化连老师,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做数学,问题由学生提出、由学生解决,已然有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观”。得益于校长、主任办学理念新与创新意识强。
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从重结果向重过程发展。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设计,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评价不断反思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能力。东风区松江小学王桂凡老师的《笔算除法》注重试商方法的指导,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让学生在经历反复说、试商的过程中,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风朴实、扎实。给学生留出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对算理的揭示也很到位。
5、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精美实用的课件演示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很多老师们的课件是自制的。这说明,老师们认识到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标》学习还需加强,加强对十个核心概念的理解。教师学科专业化成长有待于关注,教学能力有待于提高。从理念认识的层面也好,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也好,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亟待关注。课堂驾驭能力,学科知识掌握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校明显,校际间明显。教师作为一个成长的个体是需要不断地学习,这样才能满足工作教学的需要。
2、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意图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读懂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调研中我们感觉老师们对教材吃得不够透,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部分教师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学习内容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载的数学信息,学生的思考达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新知识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现,分散出现的不少。很多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与创新之间关系还需进一步思考、认识与理清。
3、情境的理解与创设有待于提高认识。
情境教学被教师们所钟爱。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表现在:情境与数学内容关联不大,仅限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情境含有数学思考,但老师们对于它的使用不当,挖掘不够深刻。缺少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4、评价。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及时,但,激励作用不足。重结果,忽略了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对发展性的评价的理解有所欠缺。发展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体系,它的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多用激励、鞭策的语言,少用简单、结论性的语言。对优秀的学生,除了激励之外,更主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客观地认识自我,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更上一层楼。对学习和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慎重,教师必须用诚恳、信任的态度帮助他们查找、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4行7字诗中含有字的个数,一名孩子汇报说:2x4加5x4我得到28个字。教师评语说:“错了,老师的要求是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你没有按老师要求做。”课后与老师的交流改进建议:激励为主;先肯定孩子把诗歌分两部分后求字数是很好的办法。之后,再追问孩子:如果用7的口诀,你怎么做?这样一来,即保护了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又“拉回”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关注。
5、作业。教师都能及时、认真批改。还可有所创新与突破,教给学生科学的作业方法;比如: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簿”,将错题原原本本的抄下来,把错误的地方标注,然后在错题下面,按正确的方法再做一遍,最后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类似的错误就不会再发生。也可尝试学生编题,互评、互批等。开放性作业与评语、校本教研特色、文化建设等,我们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努力。
6、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需要加强。用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语言是数学思维活动体现的重要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外显,如何让学生把思考表达清楚?教师的重视与培养是关键。
三、下一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教师的自觉认识与自觉行动很重要。教师应该有成长自我的认识,加强读书学习。教师本身的这种自觉的认识与行动,是需要被认可。当领导的,做我们教研员的都要给老师们以积极的关注与鼓舞。
2、用好校本教研这块的阵地,加强集体备课。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现在,乃至今后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阵地。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关键是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带领学校的老师们注重具体操作层面内容的研究和专业引领,扎扎实实地去研究。
3、专题研究,扎实实验
近十年课改的实验,趋于成熟。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老师们的心中,进一步把课改的实验进行优化。比如: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有效地经历过程性学习,包括概念性教学的突破,计算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等等,从内容到方法,从形式到有效性,从教师到学生,从理念到操作,我们要上下结合,齐心共进,扎实实验。
4、加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
重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让普通老师快速成长起来。
5、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成长。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6
调查报告题目:眉山市丹棱中学远程网络教学班教与学情况调查报告
l调查方法与步骤:
我于20××年9月至10月被分到眉山市丹棱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此期间,我在积极做好专业实习和班主任实习的同时,我还对丹棱中学的重点班作了一番调查。之所以选择重点班这个群体进行这个调查,主要是缘于此重点班是属成都七中的远程网络教学班。此番调查主要是针对现代教育新型模式中的远程教育形式展开。
教学模式的现代化,使得中学教育的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因此,我在调查期间,虚心请教不同的老师,与各学习层次的学生沟通,查取网络远程教学的详细资料,从而了解情况,并且以我实习班主任工作的高二(××)班为主,以跨年级、跨班级调查为辅,通过在班上发放调查问卷、单独向个别学生了解交流的方法,从网班学生的接受情况、成绩情况和平时的学习安排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而反映出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优势及弊端,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浅见。
这个调查,也是我实习阶段对所谓的远程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的理论认识,也是我收获的宝贵经验。最后,要在此特地感谢对此调查给予我大力支持的班主任老师、年级组长、科任老师,以及我所有的实习学生!
l调查报告内容: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情况。由于我的专业实习科目的高一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所有授课都安排于微机室,所以在调查网班教学情况时,除了课外的各项调查外,我的调查是在我实习班主任的高二(××)班进行的。而我在我们班,主要是进行了语文科目的听课记录。所以,鉴于实际的客观听课感受,我对远程教育的调查更多是倾向于学生对于远程教育的接受认知情况,而非远程教育中的"教".也可能在谈到具体的感受时稍有偏向语文科目,但我想,毕竟语文是主科目,由此展开的调查和考究,从而反映出学生对于远程教育的接受情况,由此意义上的扩展总结还是有章可循的。
而关于我这个远程教育班的基本情况是:依据升学时的成绩水平分出的一部分优质生组成了本网教班,且本班学生相对同级另一个网班来讲,城里的学生偏少。因此也就造成了我班的更为踏实的学习氛围。但也是由于这个因素,我班的活跃程度不够;而且我班的英语成绩稍显落后。但就学习态度来讲,我班表现出了重点班该有的姿态。而我校虽属县级高中,但由于其规模较小,()升学量并不高。因此,虽然我班为重点班,但升学指标上也有一定比例。所以,尽管同属重点班的学生,但当把成绩一立出来,再把能升学的线一划,班上的同学的心态肯定还是不一样的。
再来,我介绍一下我们远程教学的情况。从七中的老师或班上的科任老师的角度来讲(我就从听过课的语文科目入手),老师的讲法自然是很好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每堂课的课时安排、内容计划以及行课进度等,从学生理论上的接受程度和反映程度来说都应该是非常合理的。七中的老师讲解,结合了新课内容,贯穿了生活中各类事例进行讲授课,语言诙谐,讲解时语言生动,语调抑扬顿挫,而总结知识的时候,涵盖了对旧知识各种程度各种方面的总结,在内容上、结构上、情感上、思想上综合性的延展做得非常到位;又引进了新课知识。可以说是做足了功夫用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并注意提升学生记忆力和整体把握的意识。就老师的角色而言,七中的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无可争议的,所谓修行在个人,那么,将学生的水平分流的,大半原因就是个人的学习情况了。这便是个体差异。
而讲到个体差异,我想还是得反应一下整体情况。远程授课时,就我观察班上的普遍情况来讲,新课内容是得到普遍接受的。学生基本能把握每堂课的知识点且跟上进度。作业完成也还不错。虽说课堂反应不如七中的学生明显,但经点拔还是都能掌握的很不错。当然,我们也不必在这种点上大肆伤神,本来学校不同学生就存在一定差异,自然是不能一概而论。
整体情况反应的自然是整体水平,而要讲学习效果那还是得因人而且异了。整一个班,同一水平线是每天习以为常的教学,而能让学生走成不同成绩线的则是个人的学习习惯了。老师提供了所有人都能摄取到知识的平台,那么,每个人拿到同样一块奶油,要做成什么样的蛋糕还得全看自已手艺。比如说,我听班上的语文课时,感受到的一个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关于新课后,同学们的自我探究意识和自我总结意识太差。甚至于授课完毕或习题讲解完毕之后教师进行的总结,大部分同学并没有缓过神来。大则以为讲授完毕,新课学到了,讲解的答案知道了,就是属于思维过渡的阶段,一度停下休息了。殊不知,此时所谓的"过渡"才是讲解中的精华!可是,当老师提炼精华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在休息!!这便好比一块奶油交给了你,老师再演示一下要怎么做,最后学生就可以交出一份"演示型"作品;可是,如果老师并不动手,只为学生讲解制作方法,那么最后学生的手里仍是那块奶油!
另一问题便是学生的自我总结意识不够。这个问题我直接用奶油蛋糕的例子来形容。现在,每个同学手里有了一块奶油,各自制作完成了一个作品。最后同学们拥有了不同花式的蛋糕,老师看到了所有的不同的作品,并对所有的蛋糕进行了点评。现在,同学们在心底都有了认识:谁的蛋糕好看,谁的蛋糕不好看,谁的蛋糕比我的好看,谁的蛋糕没有我的好看,谁的蛋糕做的和我差不多……现在问题出现了,大家看是看得差不多了,品是品得马马虎虎了,可是,少有人记录下来:比我好看的蛋糕有哪几种花式,这些同学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这几种花式分别是什么样的,我为何没有想到做这种花式呢?我如果用别一种方法做,是否会使制作蛋糕的过程更简单并且效果更好呢……这便是我讲的影响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自我总结意识。
总的说来,整个实习期间,我所以解到的班上的行课情况并不止于我讲到的这些,但由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关系,且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讲,我自认这几点——自我探究学习方法的意识、自我反思意思和自我总结意识是应该提出并值得重视的。学校引进优师的资源泉自然应该充分利用起来,这毕竟是施行远程教育的一大目的。而学生的机械性学习、自我探究总结能力欠缺,可能在远程班上都会有所表现,但我更相信这一现象肯定出现于任何一个班级,无论网班,或是平行班。
所以,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想简略谈下关于自我学习的情况。对于网班的学生,学习态度那自然是勿需重点强调的,而关键的关键是在于方法。就自我探究或自我总结来讲,学生不是不会,而是缺乏这一种意识,缺乏主动性。本身远程教学自身就具调动学生课堂气氛这一方面有所不足,因而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意识。可能大多数老师会着重于学生主动员性的培养。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始终是要靠学生们自己,这才是最切实际的途径和方法。老师的作用,仅只在于为学生牵扯引一段开始的陌生的路,让学生尽快的适应脚下的路途和路边的风景,最终以使学生学会一个人更好的走向后面的路途。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在方法、意识上"主动"起来。
最后,在报告完成期间,帮助我的教师前辈、所有学生们,谢谢你们!我如此的经验离不开你们的鼎力相助。真诚表示感谢,谢谢你们让我获益匪浅!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7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变革的需要,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扩充学生的阅读时间。(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5)寻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的策略、途径。希望用课外阅读让学生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完美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打好人生底色。同时也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促进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调查研究法
进行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办手抄报、剪贴本、开故事会、经典诵读、图书义卖、作家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开创课外学习空间。
3.经验总结法
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为依据,根据研究过程中原始的事实材料,总结研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外阅读活动。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抓基础
1、调查摸底
在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阅读的材料的调查、阅读的目的的调查、阅读方法的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分析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功利行为、盲从行为、浮躁行为等几个方面。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指导,课外阅读兴趣就会逐渐降低。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一直在课堂教材、精读的框架上下功夫,实际上,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经历都证明,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是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落实分工
课题组成员各自职责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分工
1马宏语文教研员具体指导实施、组织学习培训
2张国香校长全面主持课题工作
3胡俊副校长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计划措施制度,组织开题结题,进行阶段总结。 4盛厚祥教导处副主任具体落实活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5杨玉翠教研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6党国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7赵晓兰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8杨阚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9丁美霞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10陈春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3、科学制定课题方案,隆重开题。
为了使课题方案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实践操作,课题组查找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反复研究,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思自身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促进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找出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撰写出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研究措施与研究方法。
xx年x月,我们请来凤凰母语研究所徐晓华主任、区教研员马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徐主任对我校课题研究的思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心地指导。要求课题组紧紧围绕核心,扎实深入,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力争研出成果,创出特色来,提升课题的推广价值。本次开题会提高了实验教师对课题工作的认识,更新理念,激发研究欲望。
4、后勤保障有力。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实验课题组每学期一定的课题津贴,并拨出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课题培训,还购买了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充分体现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阶段抓落实
1.氛围倡读。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励师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我校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校园里,营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品牌的愿景激励着我们,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成长的口号鼓舞着我们,读书长廊里一本本经典读物吸引着我们,图书馆里阵阵书香陶醉着我们,学校网站上307条书香专栏新闻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享受着阅读。
2.专家领读。
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特级教师孙景华、陈树明、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全国儿童阅读推广人余耀、《科学大众》、《少年文艺》杂志社等专家来校指导引领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在市教研员芮老师的积极推荐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市文明办组织的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校,在联盟校的活动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教育专家、省少儿出版社等专家的指导,同时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3.书源保读。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读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读物常常得不到保证,学校开源节流充实图书馆的藏书,同时积极向市区技装办申请复本:配备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推进的经典读物,我们坚持每年12套经典读物,每套55本,全校分年段漂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从书源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工作的激情感动了南京市文明办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赠送了图书;我们读书的热情感动了西善桥街道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设立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6万的基金保证了学生、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教师范读。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教师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美文诵读、故事讲述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参加亲近母语研讨活动,先后赴扬州市书香校园东关小学、无锡市书香校园育红小学、南京市首届金陵书香校园禄口小学观摩书香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为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5. 课题研读。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申报了《营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品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能力的研究》、《科学认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等课题的研究,努力用教育科研提升我们研究的层次,用教育科研穿起我们实践的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6.课程促读。
语文团队的教师们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南京市教研室推荐的课外读物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书香》,以此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载体,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阅读的窗户。
7.课堂导读。
为了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校每周从校本课时中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们利用阅读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经典读物、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一节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指导西小的孩子,还积极参加南京市教研室发起的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行动,语文团队的老师们定期到六合马集小学开展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一对一结对指导孩子们读书、给孩子们赠送经典读书。我们的老师被马集的纯朴的孩子们称作飞翔的蒲公英。
8.晨诵午读。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我们的教师坚持每天组织学生晨诵午读。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每天中午专注的阅读,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40分钟的阅读时间。
9.活动品读。
在我们西小孩子们每年最盼望的节日就是儿童节和读书节,因为在读书节里,孩子们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可以爱心义卖图书,可以参加书香夏令营,可以加入春蕾文学社,可以表演童话剧、课本剧、可以观看经典童话剧,可以美文诵读,可以获得书香班级、书香小明星的殊荣,可以与作家零距离。孩子们在读书节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0.国学诵读。
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走进国学,品味经典,我们成立了国学书院,邀请北京育灵童国学院专家来校为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国学专题讲座;组织领导、教师赴南师大、北京大学参加国学研讨活动,为每个班配备了国学电子课堂,组织师生开展国学诵读表演,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徜徉在国学的殿堂,品味着国学的魅力。
11.亲子共读。
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我校成立了家长学堂,邀请专家作主题讲座,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学校图书馆为家长和部分社区居民办理借书证,坚持开展亲子共读知识竞赛、书香家庭评选,促进家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总结阶段重分析
三年的研究,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着成效。
1.学生成长。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在课题研究中,三个班级被评为南京市书香班级,小书虫志愿服务岗获区志愿者行动服务岗。一名学生被评为阅读小天使,四名学生被评为金陵读书小明星。学生习作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发表,因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多名学生获全国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全国百名好少年、江苏省金钥匙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百名优秀小公民等荣誉称号。
2.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将教育的眼界从课内引向课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师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雨花电视台、江苏科技报、金陵晚报、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网、江苏教育网等媒体分别多次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师的论文进行了报道和发表。我们教师的研究论文分别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载。学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区受到表彰,教师也多次受到市区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获得教科研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3.学校成长。
三年来,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路上,我们实践着,收获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首届金
陵书香校园 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团队获南京市语文先进教研组;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语文团队获大家语文博客网网络教研优秀团队;《书香》校本课程获南京市二等奖;20xx年获区读书节优秀组织奖。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并非完美,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
1.完善《书香》校本课程。
(1)拟定《书香》课程目标;
(2)精选《书香》推荐篇目;
(3)编写《书香》教师用书;
(4)提高《书香》课堂实效;
(5)完善《书香》评价体系。
2.面对儿童读书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化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如何落实亲子阅读等问题,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就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小课题进一步探究。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8
家在农村的我,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从高中到大学一路走来,身后一辈辈农村的孩子也将这样走着,如今看着家乡的教育状况,不由为所有的家村孩子们捏了一把汗,于是想努力做这份名为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XX—XX年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起动,让人们看到了一道道教育振兴的光明航线。在农村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也初步得到落实。但当我看到自己的家乡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的基层教育现状时,不免对从媒体上得知的一些些关于农村教育的消息产生怀疑。也意识到目前“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支教”的必要与必然。
一、农村学校的变迁
由于种种限制,农村的教育层次只限于对孩子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而更高层的教育绝大部分集中到了大小城市。以我所处的邱县为例,全县仅邱县第一中学拥有高中部,作为向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窗口。其它均为中小学,且可分为“公办”和“私立”两种性质。所谓“公办”是指直接归属教育局管理的一类学校。“私立”是由教育局批准设立而由民间个人或集体建设并管理的一类学校。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教育事业支持力度的加大,尤其是“普九”以来,大部分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农村学生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也大大减小了。但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却是,办公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急剧下降,并不能满足农村孩子的学习要求和部分家长的愿望,以至于农村学生大量涌入由私人管理的私立学校。截至XX年,邱县共拥有公办中小学207所,私立学校4所,而在XX年,公办学校数量减少至135所,相反私立学校却增加至18所。
在我所处的邱县石佛寺村曾拥有邱县第六中学(公办),我曾在那里——邱县第六中学附小读完了我的小学,当时,1997年,全校在生共有600多人,教职工40多人,占地10余亩,校内绿草如茵,高大的梧桐覆盖着小径,教学楼前的榕树花开满树,那口铁钟的声音波及全村。而在现在,也就是八年之后,XX年,我再次回到村子的时候,邱县第六中学已被取消,学校名字变为石佛寺联办小学,仍是那个校园,仍是那片土地,可在校生已锐减至50多人,这块10余亩的土地变得异常的空旷和安静了,就连那校内的数十棵大梧桐也在几年前被村干部卖光了。如今我们全村的孩子不得不另求求学之地,远至十几里,数十里。于此同时,私立学校在县内却如雨后春笋一样悄然崛起。两年前,在与石佛寺东附近的公办大马堡中学东面尚为一片空地,但就在XX年,那块土地上,由个人集资兴建了私立大马堡希望学校,至今仅一年多时间学校已发展为拥有中小学学生四百多人,教职工20多人的中等规模的学校,并仍处于扩招状态。而邻近的公办大马堡中学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和即将被淘汰的危险之中。据了解,私立学校较之公办学校唯一的缺点就是收费较高,有的能高出十倍以上。但尽管如此,农村的孩子还是纷纷涌向了私立学校。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因生源严重不足,丘县第二至第六中学、谢里庄乡中等10所公办中学和数十所村办小学相继被取消。与此同时,奥博、东方、暑光、向阳、广大、华夏、育才等十几所私立中小学蓬勃发展。
我经过走访各类学校,了解农村在校学生以及家长的反应,最后得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公办学校而言,虽然其物质条件良好,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善,造成教育质量急剧下降。在公办学校内,教师们只管抱紧了自己的铁饭碗,吃国家的固定财政,教学质量的好坏于其自身毫无利害冲突,以至于大部分教师的育人态度产生不良转变。这也反应出农村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问题,想要成千上万个徐本禹,恐怕不简单。另外农村学校领导层教育理念落后,得不到及实更新,基层教育人才的缺乏,教育工作者更新周期过长,都是造成公办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第二,县教育局对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公办学校在其教学质量上容易疏忽。虽然县教育局有时到各乡镇村的学校进行检查,但往往都是片面的,对于“教学质量”这一项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县教育局虽然依上级指示对各级教师进行过素质培训和再教育,但对其效果和质量的把握上却远远不够,甚至陷入形式主义的旋涡。第三,就私立学校而言,优越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其教学质量。私立学校都进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皆寄宿于校内,满足了学生对求学环境的要求。教师工资与自已所教的课时和教学质量直接挂钩,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第四,私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这也就促使了私立学校自身良好发展,最重要的是促使着各私立学校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求生存。
由此,可以得出,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未能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的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这就是问题的所在。
二、农村家长的选择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即将接受教育的下一代,面对自己的收成,农村的家长们无不考虑再三。一般来讲农民们对于教育孩子存在两种思路:其一,读书只求识字,将来还当农民,像是一种“放羊娃”式的哲学。其二,读书还求读书,将来走出农村,走出贫困,走进城市。对于在农村生活了几辈子甚至几十辈子的农民来说,他们饱经了农民的贫困与苦难,也充满了对那些高层次生活的向往,于是在为下一代的道路选择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渴望儿女成龙成凤,飞出去,以免孩子们因自己而辈辈受累。因此大部分农民为孩子选择了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而对于把自己的孩子都送入私立学校的农村家长来说,他们将承受怎样的经济压力呢?
我家住在河北省邱县,也就是华北南部平原的农村,这里盛产小麦和棉花。在我们村中,每一个人最多可分到二亩地,为了增加收入人们都种棉花。邻居吴大叔一家现在五口人,当时没能接受计划生育,生了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女儿。为了使儿女成才,早在五六年前,就将大儿子送入了县城的向阳私立学校读小学。而今儿子接着考入了县城的私立英才中学,年学费1500元,书费200元。两个女儿也都长大了,并都在居家较近的大马堡私立希望学校读小学,两人的年学费共800元,书费150元。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包括吃穿住行加起来大约每年得1500元。而按人口计算,吴大叔家可分到10亩地,这10亩地都种上棉花,每亩每年大约可产棉花500斤,纯收入按多的算可以达到600元,那么他们全家一年的纯收入为6000元,而对于农村的成人来说,把消费降低到最小,平均每天至少花4元钱,每人每年得花1400元,也就是说吴大叔和吴大婶两个人每年的生活费至少得2800元,这样算来,吴大叔家每年还得承受950元的赤字。吴大叔的院子里再养上五头猪,也入不敷出。对于最大的孩子才十几岁的大人来说,也正是盖房修家的时候,人到中年,还得照顾自己的爹娘,一年年过来,家里根本拿不出钱。为了不使家庭过多地透支,吴大叔还在村里的建筑队干活,但吴大叔叔往往是不等现在的建筑活干完,就找工头把自己下一次干活所要挣的钱支走。如果吴大叔将三个孩子都送入公办学校读书的话,家里每年可以省下了三四千元,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还坚持让孩子读私立,坚决不能让孩子因为没钱而读不到好学校。接下来,上初中的儿子为了出路,还得上高中读大学,要上好的高中,还得跑到省城去上,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孩子的消费更高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大了……
而对于孩子上了公办的家长来说,他们往往又承受着一种精神压力。公办学校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要求,九年下来,国家的义务教育只是为国家培养了识字的农民而已。由于农村这种公办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即便是从公办学校上到高中,也无法改变辍学的命运,或是得不到好的结果。因为在高中他们将面临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再加上自己底子薄,只能被淘汰。只能顺从自己在就业上的宿命。
于是,在我所处的地区农民在受教育方面所面临着一种不平衡,那就是,如果读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私立学校,孩子可以争取自己的前程,但家长要付出具大的牺牲。这种两难境地,正是农村教育的困境。据调查,现在重点大学生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正在减少,这也将成为我所谈的问题的佐证。前些时间,陈桂棣、春桃夫妇做了《中国农民调查》,轰动一时,但又不知,在农民那包含劳累与痛苦的眼中,所折射的对下一辈的希冀是多么得让人心寒也是多么的难得和伟大。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9
人们常说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所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来看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前进的步伐。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去年小学生因安全意识的疏忽而造成的伤害仍然占有很高的比例,而我国每年将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日”,并要求各单位、各学校等大力加强对中小学生关于防火、防电以及其他安全知识的教育。那么,身处大山深处的农村,孩子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到底怎样,我们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随机抽取了60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以及40位家长,从许多方面逐一做了了解。调查结果如下:
85%的小学生能够掌握“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人行道”,“行人靠右”以及“不得私自下河游泳”等基本的安全常识。然而对于地震、滑坡、雷击等自然灾害方面却了解甚少,只有9%。对于煤气中毒、家庭火灾等方面因年龄而异表现不同,年龄稍大的(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能略知一二,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一脸茫然。而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则令我们略感欣慰。几乎所有的家长一致认为必须加强对孩子门的安全知识教育。在这之中,83%的家长认为对自己机孩子的安全教育比较满意,15%的家长则认为还有待提高,另有2%的家长认为这项工作应由学校来完成。比较起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近70%的小学生表示愿意听取父母关于安全知识的讲解。这说明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另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和小学生不知道国家法定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日”,因此,社会、学校等等个方面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我们认为,学校应注意改变教育方式,争取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接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家长表示更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在学校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因此学校对于这种教育的强弱程度将更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抽取的调查对象还不够多,有些问题反映的还不够全面,但这次调查基本上说明了对于小学生安全知识的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此,衷心的希望各方面能够更加重视当前对于小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让我们祖国的花朵能够更好的茁壮成长。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0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数学学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操作运行当中必然有相应的变化,作业做为教学环节之一,再加之其“有形可考”、涉及面广”的特点,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观注的焦点,就显得很正常。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业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学生目前对作业的态度和心理,透过作业这面“折射镜”探视教与学的状况,寻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一致性的方法,树立全新的作业观和探索新型的作业模式,这些都是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在实际调查中,从小学二、三、五年级,任意抽出200人为调查对象,答卷过程中,低年级由教师领答,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客观的解释,但不把教师主观意念附加给学生,高年级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以不记名形式填写问卷。调查时间为20xx年5月上旬,教师和学生尚未完全了解新的教学理念。
二、调查的结论及分析
1、关于学生作业观的分析
(1)“学生对作业态度认真”占72%,但56.7%的“学生只认为作业就是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10%的学生认为作业是提高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学生对“知识”这一概念的理解层面过于简单,注重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
(2)“作业是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占30%,“习惯与别的学生对答案,错了马上改,免得老师打错号”占72.3%,“若遇到课上学习的东西被遗忘,就看课本,再把作业完成”占25%,不难看出,学生对作业存在“任务”的观点。
2、关于作业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关系的分析
(1)“先完成感兴趣的作业”占65%,“对感兴趣的学科不仅认真做而且有时间自找题做,对讨厌的学科不认真做甚至不做”占57.7%,可见兴趣在很在程度上决定着作业完成的质量;
(2)“对解决难题没有信心不愿花时间再想”占28%,表明学生对学好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缺乏自信心。
3、关于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分析
(1)“反思解题过程,考虑是否还有其它解法”占18%,表明学生对开放型的题目见得少,对数学答案的多样性缺乏认识,仍然把数学看成是程序化、模式化的科学;
(2)“做完题后将解法规类”仅占31%,表明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认真总结的良好习惯;
(3)“有解题思路或能够解决问题就是会做”占26%,“能看明白答案中解答过程就是会做”占64.7%,表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机会少能力差,只满足与解题;“对疑难问题不能靠问,要独立思考”占24%,“对疑难问题没必要记录,反正也不会”占60.7%,表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差,探索欲望不强,不能够正确对待遇到的问题,不善于提出问题,提问题的意识淡泊。
4、关于学生对作业处理及作业结果评价的分析
(1)“对老师检查的作业认真完成”占20%,“喜欢老师处理作业方式全批改”占26.4%,“学生互判老师讲评”占32.7%,以上三项表明,学生对作业的处理方式渴求别人的评价,包括教师和同伴的评价;
(2)教师批阅后很高兴,是因为“全对”占20.5%,是因为“老师给表扬性评语”占13.3%,是因为“老师将自己的解法做典型”占66.7%,以上三项说明,学生愿意表现“个性化”解法,体验学习成就感要求迫切,对一般表扬性评语表现的兴趣不浓。
三、改进的建议及对策
1、重新认识作业的重要性
在新的教育观、数学观和学生观的指导下,我们对作业的认识应该有新的角度,作业不仅仅是巩固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对作业做出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1)作业是课堂教学后学生进行的一种活动,作业就可以理解为是教师与学生学与教的缩影,是学生在学校课堂学习阶段性的总结与实践;
(2)作业既可以是巩固性的内容,也可以是应用性、实践性的内容,作业就可以理解为是数学学科和课堂教学内部的学习转移到联系数学学科和课堂教学外部学习的途径,是数学课堂的延伸,从而体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作业往往与学生家长见面,甚至接受家长的指导与检查,作业就可以理解为是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媒体。
2、作业批改反馈形式多样,以有利于人的发展为目标。
(1)学生完成的作业是学生的“成果”,学生的成果渴求得到他人的评价,因此作业的批改力求涉及到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得到了观注;
(2)批改的形式可以是由教师批改,也可以是同伴交流自评,对学生作业成果的评价,力求针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切记一般化鼓励性评语,要评价出学生的特色,使学生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反馈形式力求多样,既可以是让学生向同伴展示自己的解法,也可以是全班性的阶段性作业展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因此我们对作业的批改和反馈,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与否、对错与否的层面上,应认识到作业对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有着其它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积极的作用。
3、更新家长观念,树立新的成材观。
在家长的观念中,学生的成材观是家长最为观注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家长指导和检查学生作业的态度,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应多联系家长,在人材观上形成共识,即从追求特定时限学习目标的实现,转变到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上来,认识到每个人可以为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我们可以请家长参加座谈会,成立家长学校,请教育专家做权威性的讲座,也可以向家长定发放一些学习资料,还可以请家长共同走进课堂,共同感受新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氛围,使家长认识到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对作业的态度也应该是一致,我们的观注方向就更应该是一致的。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1
在当今社会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悲剧依旧上演,这对教育产生了众多的负面影响,有良知有责任心的教育者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学校育人的困惑,“现在的娃儿不好教”,是我们的方法少还是能力差?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
2、家长缺乏责任心。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他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他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
3、亲情缺失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有85%的小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学生孤独、自卑、封闭、虚荣、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甚至让个别学生产生仇视心理。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父母,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拿钱方面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模仿大人请客过生日,花钱请人做作业,久而久之,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懒惰贪玩。这部分学生中多数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同时有部分单亲、贫困、残障、表现差等特殊家庭由于亲情的缺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4、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
近年来,由于高中、大学的教育费用高,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走向市场,找工作难的现象使部分农村家长产生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的说,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要负担十多万元,供不起。毕业出来即使找到了工作,微薄的工资在城市安家落户也很困难,因此只讲究“实惠”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热情不高,对孩子的升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取得一致性
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不少家长缺乏与学校的沟通,大多数家长即使与老师交流,也仅仅是局限于学业上。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很好地衔接,在双休日或节假日这段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里,“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学生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有时学校5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常常被2天的家庭教育化为乌有,形成了现今特色的“5+2=0”现象。
6、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1)期望值过高,家教过于严厉。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非常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因此对子女严加管教,甚至剥夺孩子起码的休息、游戏、娱乐的时间,扼杀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
(2)盲目溺爱或疏于管理。有些家长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未来社会竞争的认识偏颇,不辨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对于孩子好斗逞强、贪小便宜、耍小计谋等行为倍加鼓励,助长了不正当思想意识的形成,滋长了这部分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孩子代理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由此养成了孩子重享受、好攀比的不良心理,有的甚至养成追求品牌、迷恋网吧、不求上进、粗暴蛮横的不良习惯,“骄”、“娇”二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二、对策及建议
1、家长要正确引导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共性。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开发智力,学到知识,得到提高?家长要善于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不仅口头上说说,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目前,孩子们课余或节假日时间,有的去游戏厅打游戏,有的骑自行车在马路上逛来逛去,有的打蛋子、画片,跳皮筋,跨步,捉迷藏,有时玩得入了迷忘记了做作业和吃饭。这时做家长的要善于引导,找孩子谈心,启发孩子把每天在校的所见所闻说给你听,然后再引导孩子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写下来,孩子在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写不下去时,你可提醒孩子好好地回忆,认真探索,让孩子多想想。写好以后让孩子读给你听。当你发现读的不流畅时,建议孩子认真修改,直到孩子写得语句通畅,意思表达的清楚为止,这样就培养了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开展有趣有益的活动,如教孩子读书、下棋、集邮、种花、美术、音乐、写字等。家长不但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要培养孩子善于思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心灵,以丰富的知识提高素质,以创造我们民族新的伟大时代。
2、重视家访制度,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
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已渐渐淡漠,但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及时结合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能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随着岁数的长大,知识的丰富,家长要不厌其烦地对孩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孩子今天没有完成的作业,经过批评教育改正了,过几天又可能重犯。作为家长千万不要火冒三丈,厉声训斥或打骂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家长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孩子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要有针对性更细致、耐心地引导教育孩子,家长切不可把自己的孩子武断地视为“屡教不改”或“不可救药”。我们有些家长闲时对孩子的学习就过问一下,对孩子的过分行为也能管一管,教育一下,忙时就把孩子抛在一边。有的家长心情好时就会和孩子谈谈心、鼓励他们学习,心情不好时就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还有一些家长忙时闲时心情好时、坏时对孩子都不管,任其发展。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是正确教育,引导,而是分散孩子的精力,引导孩子学不该学的东西,带着孩子去打麻将,甚至赌钱。家长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4、家长教育孩子应知此知彼,平等相处
自己的孩子喜爱什么,不喜欢什么,性格是内向型的,还是外向型的,都有哪些良好的习惯,又存在哪些缺失,他的理想又是什么?做家长的应该清楚。譬如,孩子喜欢慈祥的爱,家长应该给予多关心爱护,以鼓励性为主,但不可宠爱;孩子需要严厉一些,家长教育孩子时应该严肃认真,时刻谨慎小心,切不可轻率。一般的孩子是既需要慈仁的母爱教育,也需要严厉的父爱教育。既要表扬,又要批评,但要以表扬为主。对孩子既要爱,也要严。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情形鞭策下,才能努力地向前发展,不断进步。
5、重视开展家庭活动
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家长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的桥梁,以“亲情”为纽带,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质量。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2
在我县只要谈到教育,生源流失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学校有难处、家长有怨言、社会不满意。生源的流失,尤其是优质生源的外流,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我县的教育难以振兴,人文兴县的战略难以实现。
说起生源流失,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辍学流失,一种是生源外流。我县的优质生源外流在小学阶段基本很少,初中阶段有俞演俞烈之势,高中阶段最为严重(主要是因为高中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能考什么样的大学,家长期望值较高,再者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对其在外就读比较放心)。由于我县初中升高中的优质生源首先由一中录取,流失的优质生源绝大多数就是本应由一中录取的学生,从一中报到率可以看出,这些年我县优质生源的流失率相当惊人,近两年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前200名的生源流失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如此大量的优质生源流失自然对我县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生源流失问题在我县已经存在多年,而且愈演愈烈,特别是在部分乡镇更为严重。就其成因来看,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分析起来,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读书无用论。近来,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发出此种呼声的主要是农村。曾几何时,在农村孩子中,有句比较流行的话,叫“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这条曾经的确让无数人改变了命运的路径却让许多人举步维艰,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就是因为大学文凭已经无法保证有一份稳定工作。更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自觉升学无望,于是就放弃学业,步入社会。所以好多学生家长在孩子初中阶段或者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赴外地打工。
2、恶性循环的怪圈。其实我县的教育在教学理念、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校管理、布局优化等方面与周边县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我县一开始对生源外流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等发现形势严峻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优质生源流失与教学质量下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教育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3、招生秩序不够规范。这几年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生源大战愈演愈烈,一些外市、县学校在本地区优质生源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更多地把目光投到我县,部分学校在招生时不择手段:各种虚假宣传层出不穷,各项优惠政策撩人心动,目的就是先把人招过去再说;用回扣等手段收买当地人,一些人员贪图钱财,甘心充当外地学校的掮客,极力撺掇考生到外地学校就读。
4、思想认识上的偏见。由于我县教育近几年发展成果对内对外宣传得不够,县内外很多人对我县教育已经存在相当大的偏见,他们对我县教育的进步与发展视而不见,对东光这几年本二以上上线人数不断上升闭口不谈,而我县教育有了一点问题,则上纲上线,夸大其辞,把我县教育说得一无是处。一些家长也存在着一定的攀比心理,认为外面的学校总是比家里的学校好,以把子女送到外地学校上学作为本事大、能量大的体现,也不管这些学校是不是真的比本地的学校好,事实上每年都有先前把孩子送到外地就读,后来又要求转回本地学校的例子。
控制优质生源外流是东光教育发展必须要迈过的坎,只有迎难而上,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改变优质生源外流的现状,我县的教育才有希望。
1、打牢基础,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流工作。一个学生如果在义务教育阶段到外地学校就读,那么这个学生回东光读高中的可能性很小,小学升初中的生源流失正越来越严重,所以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外流至关重要。教育部门一方面要继续提高各个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教育,另一方面要做好调研,在制定推进均衡教育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和周边地区的进展情况。
2、苦练内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群众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很简单,也很实际,就是看考上学生,尤其是考上多少重点大学,如果你这个学校与其他学校相比,你这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考得太差,群众就不信任你,就要把孩子送到外校、外地去就读,就是勉强动员来了,也很难留得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关键还是要在教学质量上取得突破,这就需要学校,包括我们的初中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师资水平,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行风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争取在本二以上上线人数和名牌大学录取人数再有所突破。
3、突出重点,举全县之力办好一中。一中作为全县窗口品牌学校,有其特殊的地位。要在教育投入、师资引进、学生招录等方面要继续予以倾斜,一中在提高本二上线人数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冲刺清华、北大、浙大等名牌学校上,只有这样才能与市外的重点高中一争高下,吸引更多的顶尖生源留在本地就读。要加强与全县初中优质生源接触,可以想方设法增加初中学生对一中的了解,也可以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到重点初中举行各类专题讲座,让这些教师用渊博的知识、睿智的语言、儒雅的风度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折服学生,增强一中对学生的吸引力。
4、强化考核,严肃执行各项招生政策。各初中学校校长、班主任、教师想尽办法动员优质生源留在本县就学,这项制度要继续执行下去。同时,要充分整合本县相关部门力量,坚决抵制和查处县外学校在我县的各类违规招生行为。
5、落实政策,加大对优秀考生的奖扶力度。目前各地对优质生源的招生竞争已呈白热化状态,各高中学校对优质生源争先开出各种优惠条件,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大对优质生源的奖扶力度,才能在招生工作中争得主动。在吸引顶尖生源留在本地就读方面,建议县里出台政策,对本县中考成绩前100名且在一中就读的考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可按学年度发放,另外对于高考分数达到本一分数线且在本县高中就读的考生,也可考虑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两项经费的筹集可以采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引导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和个人出资,并进行表彰宣传。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3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农民工的子女们,无论是那些留在家乡农村、还是随父母进入城市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安全环境等很多问题都亟待关注,他们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最需要关爱的特殊少年儿童群体之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分别对市区农民工(学生家长) 和教师开展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一、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方式进行,调查范围为市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农民工),具体包括:莲都小学、天宁小学、天宁中学等。农民工(学生家长)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54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7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3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35%。农民工夫妻在同一城市务工的占 90.6%。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一)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1.农民工子女进城求学困难重重。据调查显示:认为进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的占受访农民工的66.46 %,认为“没有在丽水交社会养老保险一年以上而没入学资格”政策不平等的农民工占57.76 %;认为待遇不公平的农民工占52.80 %。因此,城里孩子接受的“良好”教育对诸多农民工子女来讲是遥不可及。
2.认为公办学校资源不足也不愿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占受访农民工的62.73% 。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各地,整体素质普遍没有城里学生好,入读后给学校、老师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一些额外负担。比如:有些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或说得不好,难以和老师很好地沟通交流,教学无法实现互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认为私立学校很难满足孩子上学所需的占受访农民工的44.10 %。由于办学条件所限,好多资质较浅的私立学校教学设施简陋,设备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很难让农民工子女接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所学知识较为局限,从某种角度来讲,影响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二)家庭现状方面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程度
在受调查的161名学生家长中,认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占大多数,达65.22 %,认为家庭教育比较重要的家长占34.78 %,没有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不重要。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错。
2.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用榜样方法教育的家长占抽样调查的67.08 %,他们深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面前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希望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说服方法教育的家长占抽样调查的81.37 %,但据他们自己说,有时家长自己做得就不够,不能以理服人,所以根本说服不了孩子。用鼓励方法教育的家长占抽样调查的98.14 %,更多地表扬孩子,让孩子开心地进步。另外,还有1.24 %的家长干脆不管孩子,听之任之。据了解,这少部分家长大多说工作太忙,为生活奔波,无暇顾及。
三、农民工子女普遍的心理现状:
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的心里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他们从农村到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因为经济、地位、及父母的艰难处境,农民工子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已成为他们中的普遍现象。22.00 %农民工认为从农村转到城市学习后,孩子的自信自尊受到一定的打击,心理变得比较敏感脆弱,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体社会化发展受到影响,性格上也容易产生变化。多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攻击性行为多、不喜欢与同伴交流;容易自卑,适应过程比较缓慢;不太会关爱他人;行为和学习习惯差等。
父母在外务工,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少负面影响,前5类情况占受访者比例均高于60%,可见问题不小。
四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代价的。即使是在今天,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在以一部分农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镇化进程的代价换来的。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里的大量涌入,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发生。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4
一、调查目的
21世纪幼教改革的主旋律是主体性教育。但在当前教育实践领域中,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多误区,如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能力等等。游戏化艺术活动对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影响有多少?如何得出有利于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发挥主体性的相关条件,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构建艺术方面的技能、技巧?通过对大、中、小班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调查,从活动各方面的投入与成效、以及同普通艺术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挥的程度进行比较,获得相关资料,以此来评价游戏化艺术教育对幼儿的主体性发展的有效作用,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艺术教育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在这基础上掌握较好的技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艺术活动,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分三部分:本园大、中、小班幼儿开展游戏化艺术活动投入量的调查研究;游戏化艺术活动与普通艺术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挥程度的比较的调查;开展游戏化艺术活动对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调查研究。
三、调查方法
1.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的综合分析法。
2.调查对象:选取我园小、中、大班幼儿各20人(男女各半),各班教师;
四、调查分析
各年龄段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运用普通教育方式与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参与率情况。
根据显示:小班幼儿在普通教育方式和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的参与率分别是8.35%和21.20%; 中班幼儿在普通教育方式和游戏化教育方式中的参与率分别是9.20%和24.82%;大班幼儿的参与率分别是9.75%和26.68%。从以上数据显示游戏化教育方式和普通教育方式中的参与率最小差率是12.85%,最大差率是17.33%。这些差率表明了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的参与率明显高于运用普通教育方式中幼儿的参与率。在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在活动中,幼儿“走神”的情况明显少了,在活动中比较投入,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多了,且在活动中,心情愉悦。可见,游戏化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明显高于普通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各阶段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运用普通教育方式与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习得的情况。
根据显示:在第一阶段,运用普通教学方式中,幼儿的习得情况最高点是85.3%,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的习得情况是78.2%;而在第二阶段,运用普通教学方式,幼儿的习得情况是80.4%,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幼儿的习得情况是83.2%;在第三阶段,运用普通教育方式和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的习得情况分别是77.5%和88.7%;在第四阶段中运用普通教育方式和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幼儿习得情况分别是73.1%和90.0%。从以上数据可见,虽然运用普通教学方式在刚开始时,幼儿的习得情况高于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但随着教育过程的不断深入,运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中,幼儿习得情况明显高于运用普通的教育方式。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后果?在普通的教育方式中,教师比较注重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掌握,而且方法比较单一。例如音乐教育中,单纯的教教材,把教音乐看成是德育、智育的附庸,过分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而忽视调动幼儿的内部动力;在美术活动中存在“框架式”的临摩和“涂鸦式”的放任等。幼儿在刚接触时的习得情况较高,而随着教育的渐进,幼儿往往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习得情况慢慢降低。但在游戏化教育方式中,教师以让幼儿在玩中学,让游戏带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可见,开展游戏化艺术活动对发挥幼儿主体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五、建议与对策
1.根据游戏化艺术教育的分类设计合理的游戏环节。
在前面已将游戏化艺术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在实施游戏化教育方式中,能根据每个活动的具体特点设计合理的游戏化的教育环节。每一个教育活动都有其本身的特点,教师在使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中,也应注意游戏情节的设计和安排。例如绘画活动中,绘画活动本身属于比较注重技能的活动,一般是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实施的,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游戏情节在此环节中的安排。除了要根据活动特征来设计外,还要注意根据各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具体需求来设计。
2.在艺术活动中增加游戏化教育的投入量。
各年龄段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运用游戏化教育方式比运用普通教育方式,幼儿收获得更多。在玩中学,游戏是激活艺术创造力的最佳手段。在我们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学习一首歌曲,运用普通的教育手段,教师以直白式的教唱与教师运用游戏化的教育手段相比,教师教的比较辛苦,而幼儿的兴趣并没有,一个恢廓动下来,只有部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记忆来演唱。而相较与普通教育方式,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在活动中,教师不但能比较轻松的组织活动,且情不自禁的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游戏。幼儿呢?在活动中,非常放松,在嬉笑、玩乐中,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演唱,并在演唱中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和对此歌曲的理解。
3.注重“心教”高于“外教”。
这里的“心教”指的是情感体验,而“外教”指的是技能、技巧的掌握。虽然现在的教育趋势中,渐渐重视起幼儿的情感体验、心灵的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还不免以幼儿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来进行对活动进行评价。在游戏化艺术教育中,强调幼儿的情感教育高于幼儿能力的发展。在现在社会中,人的情感教育已经被重视起来,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游戏化的艺术教育中,幼儿在游戏所创造的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不但使幼儿的心情愉悦,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的去参与。
4.注重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仅仅着眼于眼前幼儿的收获和成长,而忽视幼儿在以后甚至更远的收获和成长。就如在一个唱歌活动中,教师不要刻意去注意在这一个活动下来,幼儿是否能唱出来,或是否记住了歌词。而应该注意幼儿在这个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的方法,以及这些对幼儿以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注重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积累了多少对他今后成长有利的基点。所以,教师一定要有深远的眼见,特别是对幼儿的发展评价要用持续性的目标来进行。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15
一、 引 言
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应当承认,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于是,造成了这样的结果: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尤其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造成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式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但是我们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有价值的谈话记录下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访谈法,正式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县义务教育现状。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教育主体中心,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我们分别和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被调查者对教育费用的负担能力及评价
⒈ 关于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7.37%的被调查者反映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25.7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调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7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住房及医疗支出,5.78%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比较大,远远高于农业
生产、吃穿用、和住房与医疗费用等支出项目。在其它项目中多为大比非农产业投资,如购买汽车、机器等。如表所示:
家庭在20xx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 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 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 教育支出 住房及医疗支出 其它支出
人数 37 129 258 49 29
比例 7.37% 25.70% 51.39% 9.76% 5.78%
⒉ 关于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23.90%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合理,初中过高,13.75%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过高,初中合理,45.22%的被调查者认为都过高,17.13的被调查者认为都比较合理。综合比较,认为收费都过高的被调查者的比例高于认为都比较合理地方被调查者,认为小学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1.03%,认为初中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30.88%,认为小学收费过高的占58.97%,认为初中收费过高的占71.12%。可以看出,总体上还是认为过高,义务教育收费还是被调查者意见比较大、比较多的问题。如表所示:
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 小学合理, 初中过高 小学过高,初中合理 都过高 都比较合理
人 数 120 69 227 86
比 例 23.90% 13.75% 45.22% 17.13%
⒊ 关于家庭中义务教育费用不能及时缴纳时的采取的办法。57.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向亲友求助借贷,8.37%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学校批准缓交,4.18%的被调查者的家庭请求政府帮助,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15.3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想其它办法,10.76%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这表明89.24%的被调查者的家庭中存在缴费困难,并且大多积极争取解决,或以自己借贷的方式解决,或找学校、政府帮助。只有3.59%的被调查者的家庭是在缴费困难时采取消极态度,选择让受教育者辍学。
家庭中义务教育 费用不能及时缴 纳时 向亲友求助借贷 请求学校批准缓交 请求政府帮助 让受教育者辍学 想其它办法 不借贷或没有这项支出
人数 290 42 21 18 77 54
比例 57.76% 8.37% 4.18% 3.59% 15.34% 10.76%
四、关于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的问题
㈠ 乡村学校教师对所代班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⒈ 关于失学学生数量
的问题。32.02%的老师反映每年没有失学的现象,46.49%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14.91%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6.58%的老师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失学.67.98%的反映有现象,这表明失学现象比较严重,很普遍。详见下表:
教师对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没有失 学现象 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 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 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
人数 73 106 34 15
比例 32.02% 46.49% 14.91% 6.58%
⒉ 关于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问题。在185位老师里面,56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以下,39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30-50%,41位老师反映女生的比例在50-70%,19还有位老师反映生比例在70%以上.失学学生中女生比例在50%以下的情况占61.29%,在50%以上的情况占38.71%,显示出目前女生的失学情况并不比男生严重,人们在关于子女辍学上对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有所改变。详见下表:
女生在失学学生中所占比例 30%以下 30-50% 50-70% 70%以上
人 数 56 39 41 19
比 例 36.13% 25.16 26.45% 12.26%
⒊ 学生失学现象的趋势上。9.65%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师反映是基本持平,26.75%的老师反映是偶尔发生,3.51%的老师不清楚.这一问题上,只有9.65%的被调查老师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师反映基本平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师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师反映失学趋势朝好的方面走。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现象的趋势 逐年上升 基本持平 逐年下降 偶尔发生 不清楚
人 数 22 63 64 61 8
比 例 9.65% 27.63% 32.46% 26.75% 3.51%
⒋ 对于学生的失学原因(多选)。49.1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24.56%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的,4.82%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师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师门眼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习缺乏兴趣,家长方面的因素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如下表所示:
对失学原因的分析 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 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 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 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 其他原因
人数 112 128 56 11 7
比例 49.12% 56.14% 24.56% 4.82% 3.07%
⒌ 对于学生提出退学老师采取的对策(多选)。48.25%的老师自己深入了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21.49%的老师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52.63%的老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1.75%的老师选择向社会求助,3.70%的老师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0.44%的老师选择其他办法.在处理学生主动退学方面,老师首选的办法是与学生家长联系一起解决,老师们第二个优先的办法就是自己了解情况,争取自己解决,第三位的就是请求学校解决,老师们的第四个选择就是寻求法律手段解决,而请求社会帮助的只占较小比例。详见下表:
有学生提出退学时,老师 自己深入了解情况,弄清原因,并予以帮助 马上向学校反映,请求学校领导解决 与学生家长联系,一同商讨解决 选择向社会求助 选择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选择其他办法
人数 110 49 120 4 7 1
比例 48.25% 21.49% 52.63% 1.76% 3.08% 0.44%
(二)乡村学校学生失学现象的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是普遍存在的,从绝对数量看,还比较多,这说明失学问题在目前还是比较严重.从年级上看,据老师反映以毕业班为最多,特别是初中三年级 ,往往有有大面积地辍学,这说明需要稳定学生的求学心理.从性别上看,男生失学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与以往女生失学为主不同,表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很大改观,人们对子女上学更趋现在,理性.从失学趋势上,是基本持平,并逐年下降,趋势是好的,需要进一步改进.
五、关于乡村中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相关问题
(一)教师部分
⒈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39.04%的老师知道并很清楚,56.14%的老师有所了解,2.63%的老师听说过,没有老师是第一次听说。详见下表:
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有所了解 听说过 第一次听说
人 数 89 133 6 0
比 例 39.04% 58.33% 2.63% 0.00%
⒉ 对于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26.32%的老师认为没有,73.68%的老师认为有。详见下表:
学校是否对义务教育法制化管理采取措施 没 有 有
人 数 60 168
比 例 26.32% 73.68%
⒊ 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5.70%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根本就没有,90.79%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2.63%的老师认为学生和家长有很强的法制观念,0.88%的老师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详见下表:
在老师眼中,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的法制观念 根本就没有 有一定的意识,但普遍不强 有很强的法制观念 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人数 13 207 6 2
比例 5.70% 90.79% 2.63% 0.88%
对于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95.18%的老师了解或很清楚,这说明老师们的教育法制意识很强.但是从学校对义务教育采取法制化措施看26.26%的老师认为没有,说明了义务教育法在学校里需要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制度、法制行为.而在老师眼中,学生及其家长绝大部分有一定义务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这说明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在农村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对义务教育法宣传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根据老师们的建议看,家长和老师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指导。特别是那些需要澄清的模糊性认识,那些与现实条件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学生及家长等于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及了解方式
⒈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14.34%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很清楚,61.95%的被调查者的回答是知道一点,23.71%的被调查者回答不知道。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但非常有限,还有部分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详见下表:
受访者对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 很清楚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人 数 72 311 119
比 例 14.34% 61.95% 23.71%
⒉ 关于对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渠道。
在483位被调查者中,37.2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了解的,23.9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的,13.15%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政府以其它形式宣传了解的,16.14%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学校宣传了解的,9.5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到的。在知道国家义务教育法律法规的被调查者中,最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其次是报刊杂志,通过政府(这里主要是指基层政府组织)其它方式的宣传了解的被调查者并不多,只占13.15%,学校在这里作用也不是特别地突出。详见下表:
了解方式 电视等媒体宣传报道 报刊杂志 政府以其它形式宣传 学校宣传 其它方式
人 数 132 92 50 62 37
比 例 37.25% 23.90% 13.15% 16.14% 9.56%
六、被调查者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⒈乡村教师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认识和建议
对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有何建议(开放式)?有120多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合来看,有40多位认为应该加强义务教育法律观念,有38位老师认为国家应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有26位老师提到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19位老师认为必须加深农村义务教育的宣传 ,有16位老师认为应该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有12位老师认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有10为位老师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作风.还有部分老师分别提到增强农村学校教材的适应性,与就业相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地位实际和收入,改变学生及其家长的陈旧的思想观念等.
⒉学生及家长等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情况的评价及对改善状况的建议
①关于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价,3.19%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15.74%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40.64%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30.67%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差,5.98%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差,3.78%的被调查者回答不清楚。
受访者对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评价 很 好 较 好 一 般 较 差 很 差 不清 楚
人数 16 79 204 154 30 19
比例 3.19% 15.74% 40.64% 30.67% 5.98% 3.78%
②关于对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多选),25.9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49.0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减轻农民负担,26.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国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施、设备,21.9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13.5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于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1.20%的被调查者有其它见解。
受访者认为改善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着力点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减轻农民负担 国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改进教学设施、设备 提高教师水平 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 其 它
人数 130 246 135 110 68 6
比例 25.90% 49.00% 26.89% 21.94% 13.55% 1.20%
【关于教育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