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鉴定是个人对一个时间段的自我总结,自我鉴定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要我们做好自我鉴定。自我鉴定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械专业大学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专业大学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1
转眼间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这些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四年的大学生活结束了,总结过去,收获良多,现在总结如下。
我是xx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成功的根本。我深知这一点,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认真学习,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机械行业的相关理论,而且使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具备多项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全面的掌握内燃机、汽车构造、制冷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机械理论基础。在计算机方面,熟练掌握windowsXX/xp、office、photoshop、autocad几大常用软件,此外能熟练运用c++、vfp、vb等计算机高级语言。
在课余时间我还自修了计算机、外语和国际金融等热门知识。在计算机方面,能熟练运用fortran、c语言进行编程,并能熟练运用auto cad、wotd进行绘图和文字处理。在外语方面,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曾完成5000字的专业文献翻译。总之,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身素质。
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xx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我或许不是令您满意的,但我相信依靠努力,我将成为最合适的!我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会自强不息,我是有潜力的!希望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让单位满意,让您满意!
机械专业大学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2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很高兴也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说几句话。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学院都在这里欢迎新同学,祝贺同学们在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之后,进入你们梦想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今年正值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你们在此时成为了新闻学院的一名学生,实属幸运。再过几天就是9月10号教师节了。昨天晚上接到学院领导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开始想,应该说些什么呢?这时,我忽然发现一个巧合,就是今年是我进入新闻学院工作整整二十周年,也就是我从教整整二十周年的纪念。如果大家知道一些校史的话,当年的北京广播学院建院之初就设置了新闻系,当年的新闻系发展到今天的新闻学院,60年的辉煌历史,我见证了超过二分之一的岁月。踏上定福庄这块热土,是在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三个年头。30多年前的校园远没有现在这般洋气精致。我们现在开会的位置是当年的露天游泳池。一号楼下杂花生树,不知名的灌木狂野生长,春天时会开出各种颜色的花朵,灿若云霞;大片大片的核桃林郁郁葱葱,挺拔的白杨树排列成行。小小的校园被农民的大片的庄稼和菜地包围。如今繁忙的京通快速当时还是一条窄窄的砂石路,312路公交车是广院学生进入北京城区的唯一交通工具,其拥挤程度不亚于今日高峰期的八通线。我和我的同学们见证了主楼和东西配楼从荒草地上拔地而起,我们也在这里成年。毕业后我在一线从事了8年的新闻采编工作,又考回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跟随导师王振业教授学习新闻业务,94年毕业后留在了新闻学院。所以,帝都东郊这块小小的土地,对我的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到今天,我也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我想说一声,当年的广院,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我的母校,你永远是我的挚爱!
时光飞逝,我的硕士导师王振业教授已经离开我们四年了,学生们经常想起他,缅怀他。他撰写的《新闻评论教程》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仍在捧读,老一辈学者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这些后生晚学永远享用不尽。同学们,你们来到的新闻学院,教师队伍一直人才济济,群星闪耀,值得你们为之骄傲。我们当年直接受教于新闻理论著名学者康荫教授、王珏教授、张宝安教授、新闻史知名学者赵玉明教授、新闻评论知名学者王振业教授、广播新闻知名专家曹璐教授、吴缦教授、张舒教授、常秀英教授,还有娄才杰教授、梁一高教授等等等等前辈,从他们身上,我们吸取到丰厚的营养,不仅有新闻专业方面的知识,更有做人的道理,这是我们,包括你们,需要一生来学习的最为重要的课程。
诚然,今天中国社会已经与康荫教授、王振业老师那一辈成长的环境大不相同了。甚至与二十年前我刚留校时也大为不同。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富裕起来了,我们大多数新同学有着良好的家境,新同学大多数都有笔记本电脑,据说相当多还是名牌;农村来的新同学已经很少了。这些都是变化。
不知大家是否看了这些天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看,我劝大家看看,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给世界格局带来了哪些巨变?网络化给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带来什么样的震撼和激荡?人与机器,谁是将来世界的主导?未来的世界,人,是否会成为多余的东西?身为新闻学子,也必须了解今天新闻业的发展与实践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新技术、新产业、新兼并、新垄断,让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也同时降临。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社会对媒体的信任度跌破底线,新闻生态不断恶化,不实新闻和谣言充斥银屏,传统媒体利润下滑,严肃媒体难以自保,资深记者纷纷出走。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范围内媒体界的悲观图景。因此,在座的每一个人,其实都不得不扪心自问,我究竟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新闻,它还值得我们做什么?这些问题,这些纠结,也将决定并伴随着诸位新同学在新闻学院四年的求学历程。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坚信一点,新闻最终是要由人去做的,负责任的记者和负责任的.报道是一切新闻业的基石。归根到底,新闻传播业是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只要人类还存在,我们的新闻传播业就永远不会灭亡。
有人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最坏是因为失序,也正是因为失序,它也前所未有地需要重整秩序。新闻传播业是一个追求民主与法制的和谐社会无法割裂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崇尚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只要你进入新闻学院,你就必然与这一使命联系在一起。都说传媒大学具有最文艺最浪漫的气质,这也是我们深深地爱着她的重要理由。风花雪月固然重要,但是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只有风花雪月你侬我侬是远远不够的。对新闻学子来说,我们必须要看到这个世界还有恐怖、暴力、战争、贫困、饥荒和数不清的灾难,看到这个世界现实的、真实的甚至是丑恶的一面,我们只有先看到这些,才有可能为推进这个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文明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向我们的前辈,康荫教授、王珏教授、王振业教授等这一代人学习,学习他们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学术生命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密切交织在一起,学习如何让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优良传统在我们以及下一代身上发扬光大。作为教师,我们早已做好准备,我们愿倾己所有,全力以赴。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我们的光荣和梦想都与你们连在了一起。你们是幸福的,我们就是快乐的;你们是进步的,我们就是欣慰的;你们新闻理想旗帜不倒,我们的青春和生命才会在一批又一批新闻学子身上得到延续和永生!
岁月匆匆,几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连我本人,也从一个高中毕业17岁生日刚过就来到广院新闻系求学的小女生,变成了新闻学院的所谓“老人儿”,真是不由得不感慨。六十年过去了,新闻学院在一代又一代爱岗敬业的老师的努力下,在全院历届学生的奋斗和支持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有目共睹的是,我们的师资力量越来越雄厚,课程设置越来越合理,选修课越来越丰富,专业特色越来越鲜明,学生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还有,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丽,大阅城图书馆壮观又时尚。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海底捞大学绝非浪得虚名!”在教育部的权威评选中,我们新闻传播学科与人大新闻取得了全国并列排名第一的成绩。当然排名并不能说明什么,夜正长,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们至少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老师,会和同学们一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同续写我们新闻学院的新篇章。我们的校训是哪八个字,同学们可以说一下吗?对!“立德、敬业、博学、竞先”,大家进校这几天已经熟知。排序往往说明了我们的评价和态度,立德,在其余三项之前,它永远是第一位的。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不忘初心,方能走远。愿以此与大家共勉。谢谢。
【机械专业大学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