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明哲保身

2021-08-12 成语大全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明哲保身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成语名字】明哲保身

  【汉语拼音】 míng zhé bǎo shēn

  【成语解释】

  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不参与会带给自己危险的事。语本《诗经.大雅.烝民》。后亦用“明哲保身”指为了个人得失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独善其身”

  【成语典故】

  《诗经.大雅.烝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成语注解】

  1、肃肃:严敬、严正。

  2、仲山甫:周宣王之大臣,生卒年不详。亦称樊仲山甫、樊穆仲、樊仲。

  3、将:行、奉行。

  4、若否:犹臧否。善恶、好坏。若,善。否,恶。

  5、哲:明智。

  6、夙夜匪解:日夜勤奋不懈怠。见“夙夜匪懈”。

  【成语书证】

  1、《抱朴子.外篇.仁明》:“明明在上,元首之尊称也;明哲保身,〈大雅〉之绝踪也。”

  2、唐.白居易〈杜佑致仕制〉:“尽悴事君,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

  3、《宋史.卷三四○.吕大防等列传》:“论曰:『……颂独岿然高年,未尝为姦邪所污,世称其明哲保身。』”

  4、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一二出》:“但大仇既报,吾愿已毕,今欲飘然去国,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

  5、《明史.卷一三二.朱亮祖等列传》:“赞曰:『……亮祖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亦其自取焉尔。』”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 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不参与会带给自己危险的事。

  使用类别 用在“明事慎行”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事情发生后,大家才对他先知卓见、明哲保身的智慧佩服不已。

  2、参加这种团体的人三教九流都有,我看你还是明哲保身,不要去蹚这浑水吧!

  3、范蠡就是看出句践这个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享福,所以明哲保身,离开越国。

  二、

  语义说明 为了个人得失而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

  使用类别 用在“退缩自保”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凡事不关己,就不加闻问,是明哲保身的方法。

  2、士可仕则仕,不可仕则隐,我为了明哲保身,不过问政治。

  3、如果大家都自扫门前雪,只求明哲保身,这个社会将会变得很冷漠。

  4、凶案现场警方根本找不到目击者,因为大家都三缄其口以求明哲保身。

  【近义词】 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反义词】 同流合污,随波逐流

  形音辨误 明,明智,通晓事理。不可写作“名”。

  同 “明哲保身”及“独善其身”都有保全自己的意思。

  异 “明哲保身”侧重于“保身”,不使自己涉入危险的处境;“独善其身”则侧重于只顾自己好而不管他人。

  明哲保身 独善其身 辨似造句

  事情发生后,大家才对他先知卓见、明哲保身的智慧佩服不已。

  原本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现在竟然只求独善其身,这简直令人无法置信。

  【参考词语】明哲防身

  【汉语拼音】míng zhé fáng shēn

  【成语解释】犹“明哲保身”。见“明哲保身”条。

  1、唐.李绅〈却过淮阴吊韩信庙〉诗:“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明哲保身的成语典故】

  “明哲保身”本来是称颂他人的一句话。明哲,是说一个人明达事理,洞见时势;保身,是说这个人能择安去危,保全其身,远离祸害。出自于《诗经.大雅.烝民》这篇诗。这篇诗是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为称颂宣王能任用贤臣仲山甫中兴王室而作。全诗共分八章,在诗的第四章,称赞仲山甫能奉行王命,能了解邦国的好坏;是一个明智,能保其身的.人;只知道日夜奋力办事,以事奉宣王。这是“明哲保身”的原义。后来这句成语的语义开始偏向“保身”,明哲的目的是为了保全自身免受外界侵扰,把自身利益得失置于最优先,为了达此目的,可以放弃原本该坚持的原则。例如明代梁辰鱼《浣纱记.第一二出》,提到伍子婿报了楚国杀父之仇说:“但大仇既报,吾愿已毕。今欲飘然去国,明哲保身,省得落于奸臣之手。”这里的“明哲保身”显非原来用法,于是“明哲保身”这句成语就从原来积极赞颂的意义,一转变成消极退守的意义了。

【成语明哲保身】相关文章:

1.明哲保身造句

2.蛇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3.成语鹤背扬州成语故事

4.苦肉计成语

5.成语偷梁换柱

6.成语霜气横秋

7.风刀霜剑成语

8.如痴如醉成语

上一篇:明知故犯成语 下一篇:明目张胆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