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páng qiāo cè jí
【名词解释】
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而是用从旁比喻或暗示来表达。※语或出《聊斋志异.卷一二.新郑讼》清.但明伦.评。
【典故来源】
《聊斋志异.卷一二.新郑讼》清.但明伦.评
事有难于骤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真无皂白矣。所谓实心为政者,无论事之大小,皆得与民公此是非也。
【注解】
(1) 骤明:突然明白。
(2) 端倪:头绪。
(3) 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皂,黑色。
旁敲侧击
【典故说明】
《聊斋志异》中叙述一则故事:有一个张姓商人,长年经商在外,由于思乡,就雇了一辆车带着钱财家当返乡。到了新郑这个地方,车夫去吃饭,张姓商人独自躺在车上看顾东西。某甲经过,看四下无人,抢走商人的钱财就跑,商人无法抵抗,只得一路追赶。某甲跑进村子一户人家内,商人不敢进去,就在短墙偷看。某甲放下东西,回头看到有人偷看,就把商人绑去见新郑令。商人向新郑令喊冤,说明原由。新郑令以为没有凭据,要二人先行回去。新郑令想到某甲拖欠税赋,要衙役去追讨,某甲即刻交钱,还说这是卖东西换来的钱。新郑令要衙役唤某甲的'邻居来询问,某甲的邻居辩说不知,新郑令气得说:“你们一定是同伙的,我看非用刑不可!”邻人害怕了,马上招出某甲抢张姓商人钱的事实。新郑令记性超群,想到某甲欠税未还,才能破了这个案子。文末清人但明伦评论说:“有些事无法马上弄明白,但总会透露出一些端倪,口舌之争常是没有结论,非得运用一些方法,旁敲侧击,间接地探取实情,这样真相就能够明白了。”“旁敲侧击”指不从正面,而从旁去敲击。
【书证】
01.《聊斋志异.卷一二.新郑讼》清.但明伦.评:“事有难于骤明者,有得其端倪而不能以口舌争者,非旁敲侧击,用借宾定主之法,则真无皂白矣。”(源)
0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这又不是了!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旁敲侧击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而是用从旁比喻或暗示来表达。
使用类别 用在“暗问曲探”的表述上。
【旁敲侧击造句】
01 他最善于旁敲侧击,是公司里的包打听。
02 他旁敲侧击地试探对方的立场后,才表明自己的看法。
03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有话直说,用不着这样旁敲侧击的。
04 经过旁敲侧击地打听后,这事的来龙去脉总算弄清楚了。
05 法官旁敲侧击,让狡猾的歹徒无法招架,终于俯首认罪。
06 这个案子法官以旁敲侧击的方法问案,案情终于水落石出!
07 对这么迟钝的人,你就干脆直说,不必旁敲侧击,白费工夫。
08 虽然他一直不肯说出她的行踪,但经过大家的旁敲侧击之后,终于知道她的藏身之处了。
【旁敲侧击近义词】 拐弯抹角
【反义词】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旁敲侧击
2014-10-15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