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藉”指草垫。又作“籍”。“狼藉”指的是狼卧息的草堆。传说狼卧息在草堆上,离去时常将草堆弄得凌乱,以免留下踪跡,后来引申为不整齐的样子。“杯盘狼藉”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语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
【典故来源】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淳于髡》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奉觴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閭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薌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諫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
【注解】
(1) 酒阑:酒宴过半,即将结束之时。
(2) 合尊:酒杯交错。
(3) 促坐:促膝而坐。
(4) 履舄交错:鞋子散落的样子。舄,鞋子。
(5) 髡:淳于髡,战国时齐人,生卒年不详。滑稽善辩,常为齐出使各诸侯国,未尝辱命,齐威王以为诸侯主客。尝以隐语讽諫威王,罢长夜之饮,改革内政。
(6) 罗襦襟解:胸前的衣服打开。罗襦,丝质的短衣。襟,衣服胸前钉纽扣的地方。
(7) 薌泽:香气。
杯盘狼藉
【典故说明】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了淳于髡,他是战国时代齐国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经常用一些隐语劝讽君王,既不会得罪君王,又能让君王乐于接受。齐威王虽很有才能,可惜日夜沉迷于酒色。有一次,威王在后宫摆设酒宴,召淳于髡前来参加。威王问:“先生的酒量如何?”淳于髡回答:“我啊,喝一斗会醉,喝一石也会醉。”威王觉得很奇怪,因为一斗跟一石差了十倍,就问他是什么原因。淳于髡回答说:“如果我在大王面前饮酒,各位官员在旁,那我心中充满戒慎恐惧,只要喝一斗酒就会醉了。如果是朋友之间喝酒,互行酒令娱乐,那么就算饮八斗酒也不醉。如果宴饮之后,桌上杯盘散乱,堂上烛火熄灭,主人送走其他客人,只留我一人,鬆解上衣,微微闻到主人身上传来的香气,这时我的心情最快乐,可以喝一石酒。由此可见,酒喝多了就会乱性,太过逸乐就会生悲,这个道理无论何事皆同。所以凡事不可做到极致,否则就会导致衰败。”齐王听出了淳于髡话中的意思,知道他又在趁机劝諫,就听从淳于髡的建议,不再沉迷于酒色。《史记》原文中的“杯盘狼藉”,后来多被用来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
【书证】
01.唐.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诗:“敕厨倍常羞,杯盘颇狼藉。”
02.《歧路灯.第八八回》:“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03.《三侠五义.第九一回》:“霎时杯盘狼藉。虽非嘉殽美味,却是鲜鱼活虾,荤素俱有,左添右换,以多为盛。”
杯盘狼藉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
使用类别 用在“杯盘散乱”的表述上。
【造句】
01 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02 看到厨房杯盘狼藉的情形,妈妈眉头都皱了起来。
03 几个大汉说吃就吃,不一会,桌上杯盘狼藉,饭菜一扫而空。
04 喜宴上宾客尽欢,大伙儿直吃到杯盘狼藉,菜餚俱尽,才逐渐散去。
05 喜宴结束后,他看著杯盘狼藉的桌子,耳朵似乎还听到刚才客人的喧哗声。
06 她一进家门,见到客厅里杯盘狼藉,心想:这又是丈夫带朋友回来吃喝的“战果”。
【参考词语】 杯盘狼籍
【汉语拼音】 bēi pán láng jí
【名词解释】 犹“杯盘狼藉”。见“杯盘狼藉”条。
01.宋.苏轼〈赤壁赋〉:“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02.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03.《醒世恆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只见美娘喫得大醉,侍女扶将进来,到于门首,醉眼矇矓,看见房中灯烛辉煌,杯盘狼籍。”
【参考词语】 狼籍盃盘
【汉语拼音】 láng jí bēi pán
【名词解释】 犹“杯盘狼藉”。见“杯盘狼藉”条。
01.宋.徐鉉〈赠浙西顾推官〉诗:“狼籍盃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
02.金.元好问〈戏题新居二十韵〉诗:“合欢明日召诸邻,狼籍盃盘从饱吐。”
【杯盘狼藉】相关文章:
杯盘狼藉的成语解释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