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 bù bù wéi yíng
【名词解释】
军队前进一程,就建立一个营垒,严防敌人攻击。※语或出《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后用“步步为营”比喻行动谨慎,防备周全。
【典故来源】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
正欲回时,背后夏侯渊引兵突出,陈式不能抵当,被夏侯渊生擒回寨。部卒多降。有败军逃得性命,回报黄忠,说陈式被擒。忠慌与法正商议,正曰:“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忠用其谋,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欢声满谷,愿效死战。黄忠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渊闻知,欲出战。张郃曰:“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战则有失。”渊不从,令夏侯尚引数千兵出战,直到黄忠寨前。忠上马提刀出迎,与夏侯尚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归寨。
【注解】
(1) 轻躁:轻浮急躁,缺乏耐性。
(2) 拔寨:拔营,全军出发。
(3) 反客为主: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或变次要的为主要的。见“反客为主”。
步步为营
【典故说明】
“步步为营”是指军队前进,每一段落,即设立据点,以防敌人攻击。“步步”就是每一步,强调小心谨慎的态度。这句成语原本是种用兵之法,可以在《三国演义.第七一回》看到例子。这一回的情节写到:魏国与蜀国彼此交战数次,互有胜败。在一次战役中,蜀军派黄忠及法正驻守于天荡山,打算攻取定军山,且刘备亲自领兵欲攻下汉中;而曹军方面,则派了夏侯渊、张郃应战,曹操也亲自出兵征讨刘备。在黄忠和法正屯兵于定军山口时,数次向夏侯渊挑战,但夏侯渊一直坚守不出。有一天,士兵通报黄忠,说曹兵下山来挑衅,黄忠欲出兵迎战,部将陈式则自告奋勇,愿意出兵抵挡。于是陈式领兵出山口,与曹兵夏侯尚交战,没多久,夏侯尚诈败而逃,陈式继续追讨,到半路时,忽然被山上丢下的木头、石块打伤,军队无法前进。正想撤兵时,夏侯渊突然从后头带兵出现,以致陈式无法抵挡,就被夏侯渊给俘虏了。这时,有人将陈式被擒的消息通报黄忠,黄忠赶紧和法正商议。法正认为夏侯渊为人轻浮急躁,凭恃着胆量,但却没什么谋略,不妨借此激励士兵,拔营后出发,步步为营,每前进一程,就建立一个营垒,严防敌人攻击,以此引诱夏侯渊出战,设法擒抓他,这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作法。于是黄忠就照法正的建议进行。果然,夏侯渊听闻消息,就要出兵应战,但张郃却劝阻他,认为这是敌方的计谋,千万不能出战。夏侯渊急欲建功,不听从张郃的建议,命令夏侯尚引兵出战。黄忠与夏侯尚交锋,夏侯尚败仗,被黄忠抓回了寨中。后来“步步为营”就用来比喻行动谨慎,防备周全。
【书证】
01、《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源)
02、明.张岱《石匱书后集.卷一.烈帝纪》:“白广恩曰:『我师困,宜驻师分据要害,步步为营,以薄贼易耳。』”
03、《明史.卷二三八.李成梁列传》:“四月十八日,倭弃王京遁,如松与应昌入城,遣兵渡汉江尾倭后,将击其惰归。倭步步为营,分番迭休,官军不敢击。倭乃结营釜山,为久留计。”
步步为营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 比喻行动谨慎,防备周全。
使用类别 用在“小心谨慎”的表述上。
步步为营【造句】 01 高手对奕必然步步为营,不会轻率出手的。
02 这场考试太重要了,我们得步步为营,小心应付。
03 他因初次创业,所以凡事都步步为营,不敢掉以轻心。
04 要经过这片狂风沙,得採用步步为营的`办法,一步步往前进。
05 棋到中盘时,他突然一反原本步步为营的稳重作风,大出险著。
06 此次战役所以能得胜,除诱敌战略成功外,我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更是主因。
07 他带领著突击队员,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向匪穴推进,终于歼灭了这些狡猾的敌人。
08 当到达目的地时,队长下令全体队员提高警觉,步步为营,必求将屋子里的匪徒一网打尽。
09 数学老师要求我们演算题目时,必须像作战一样,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不会因一时的疏忽而发生错误。
辨识
【近义词】 稳扎稳打
【反义词】 横冲直撞
辨似:
形音辨误 “步步”指逐步。不可写作“部”。
步步为营
2014-10-05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