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了解过成语故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畏首畏尾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畏首畏尾成语故事 篇1
【语源】《左传·文公十七年》
【释义】 形容人考虑太多,犹豫不决;有怕事的意思。
【例句】 这只不过是预赛而已,你就这样“畏首畏尾”的,要是真到了决赛,那可怎么办?
【结构】 并列结构
【近义】 前怕虎后怕狼 瞻前顾后
【反义】 义无反顾 一往无前
【故事】
春秋时候,晋、楚两国都想要当诸侯的盟主,小国夹在其中很为难。
有一次,晋灵公在扈地大会诸侯,可是却不见郑穆公来参加,因此便怀疑郑国对晋国有二心。
这时,郑公子归生写了一封信给晋国主政的赵宣子说:“我国君在这三年来,曾经三次朝见晋君,我国虽小,但了最大的力量和诚意,而你们还对敝国的表现不满意,那么郑国实在已无能为力,只有随时准备亡国的命运降临了。”
“常言道:‘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说:‘鹿死不靜’,在郑国的处境就是这样,既怕楚国攻打,又惧晋国袭击,真不知如何是好?一头鹿在被猎人追赶的时候,根本无暇再去选择能够庇护它的地方。现在郑国如果真被逼得无路可走时,做法也是一样的。晋君的命令好像没完没了。郑君也知道, 这样下去国家将亡,只好将全国的力量集合起来,在边境上等候晋国的大军了…”
郑公子信中所引的那句话是说:一个人既怕头部遭袭,又怕下部被残害,那么这个人身上,还剩下多少地方不怕遭受打击呢?
畏首畏尾成语故事 篇2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
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
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畏首畏尾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畏首畏尾
2.畏首畏尾造句
3.讳疾忌医成语故事
4.图穷匕见成语故事
5.马去马归成语故事
6.生荣死哀成语故事
7.旱苗得雨成语故事
8.续凫断鹤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