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不以辞害志
【汉语拼音】bù yǐ cí hài zhì
【近义词】:不以词害志
【反义词】:词藻华丽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成语解释】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不以辞害志造句】好的文章一定要表述准确,不以辞害志。
【不以辞害志的`成语故事】
《孟子·万章上》:故说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信斯也,是周无遗民也。译为: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 “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
不以辞害志
2016-10-30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