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笳声动

2015-12-24 成语大全

【成语名字】悲笳声动
【汉语拼音】bēi jiā  sheng dòng
【近义词】:哀丝豪竹
【反义词】:朱弦玉磬 、作金石声
【成语出处】唐˙杜甫˙后出塞诗:“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成语解释】悲笳:悲凉的笳声。笳为古代军中所吹的乐器,声音悲壮,故称为“悲笳”。文选˙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清风夜起,悲笳微吟。”“笳”是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一种似笛的吹奏乐器,属“竹部”;“茄”属“艹部”,为“茄冬”用字,“茄冬”为一种植物。“悲笳声动”是形容悲壮的笳声不断传来的意思,所以当用“笳”而非“茄”。
【悲笳声动造句】苍茫的大地上响起了悲笳声动的乐曲。
【悲笳声动的成语故事】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冬,安禄山反唐之初。自开元中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兵农分离,出现了职业兵。德宗时李泌论募兵制是祸乱的根源,说这种应募的'兵士,既非土著,又无宗族,重赏赐而轻生。这组诗叙写开元天宝年间一位军士从应募赴军到只身脱逃的经历,目的在于通过士兵的自述,大声疾呼地揭露安禄山的反唐真相,叫唐玄宗快快清醒过来,并指出养成安禄山反叛的原因,即在于他自己的好大喜功,过宠边将,以致安禄山得以边功市宠、形成养虎贻患。

【悲笳声动】相关文章:

悲哉行·悲哉为儒者04-21

悲青坂03-18

悲秋的诗句03-27

风树悲成语解释01-19

八声甘州02-14

八声甘州03-12

遣悲怀·闲坐悲君亦自悲05-29

忆秦娥·箫声咽02-22

八声甘州古诗08-05

双调·卖花声04-09

作育菁莪 缠绵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