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

2015-06-07 成语大全

【成语名字】坐井观天
【汉语拼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成语解释】
坐在井底仰望天空。比喻人眼界狭小,见识不广。语出唐.韩愈〈原道〉。
【成语典故】
唐.韩愈〈原道〉(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为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成语注解】
1、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有《道德经》五千余言。
2、小:轻视
【成语出处】
1、唐.韩愈〈原道〉:“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源)
2、宋.刘克庄〈用居后弟强甫韵之九和〉诗:“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3、《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若异端邪说,释老之学,莫不自成一家,此最害义。如坐井观天,彼自以为所见之尽。”
4、《西游记.第一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
5、《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个!”
6、《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我喜欢仙乡去处,文物山水,甲于天下,无日不是神游;若镇日只在敝乡株守,真也是坐井观天。”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人眼界狭小,见识不广。
使用类别    用在“见识浅陋”的表述上。
【坐井观天造句】    
1、这是坐井观天的看法,不值得重视。
2、看事情要宏观,坐井观天是不行的。
3、我这点见解纯粹是坐井观天,不足挂齿。
4、我从小就住在乡下,坐井观天,没啥见识。
5、这种坐井观天的看法,纯粹是书读得太少的缘故。
6、我所以常去旅游,就是要增广见闻,避免坐井观天。
7、现代人就是要放眼世界,怎能闭关自守,坐井观天?
8、透过网络看世界,让我们不再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辨识
【近义词】:井蛙之见,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管中窥豹,管窥蠡测,牖中窥日,瓮天之见
反义词】:见多识广,高瞻远瞩
【参考词语】:坐井窥
【汉语拼音】:zuò jǐng kuī
【成语解释】:犹“坐井观天”。见“坐井观天”条。
1、宋.刘克庄〈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之六和〉诗:“时事浑如坐井窥,逢人不敢问边机。”  
【参考词语】:坐井观
【汉语拼音】:zuò jǐng guān
【成语解释】:犹“坐井观天”。见“坐井观天”条。
1、元.王恽〈老子过关图〉诗:“论道休将坐井观,逢时为用见真筌。” 
【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经写了一篇〈原道〉的.文章,来说明儒家道的原义,藉此来驳斥老子崇尚虚无的道。他在文章中首先就“仁、义、道、德”的内涵下个定义:仁就是博爱的精神;义就是对的行为;循一定原则去做就是道;充实于内心,不假外求的本性就是德。仁和义的标准是不变的,道和德的解说则会因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就如老子也讲道德,但他所说的道德是抛弃仁和义的,这只是种个人的说法,不能像儒家的道德,能成为天下的公论。至于老子会对仁义有所轻视,倒也不是老子故意要去毁谤,那是因为老子像坐在井底,所看到的天自然就小了。后来就从这里演变成“坐井观天”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眼界狭小,见识不广。

【坐井观天】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续写03-05

作壁上观成语解释 作茧自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