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思作文1
每到清明节时,我总会想起一些人,他们生如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静美。
思李白
他不受朝廷重用,写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之成为后人绝唱。他每每举杯消愁,千金换酒,只求化去心中的不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豪情壮志令世人赞叹。月是他思乡的牵挂,“床前明月光”依旧是他思乡的写照,月是他吐露心声的知心人,“举杯问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对友人的情思重如泰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每每离别时总会吟诗送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他的诗名垂千古,他被后人喻为诗仙,他的豪情清高,使他万古留名,他看清朝廷上的贪婪腐败,有着淡泊的追求,他看尽祖国的千山万水,写下了绝代的“芳华”。
思王勃
他在滕王阁中写下了不朽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他明知那本是孟学士施展才华的地方,但他不仍吟出那篇精彩绝伦的文章{滕王阁序}使之流传千古。但他最后溺水而亡,后人为之悲伤,他在那二十七个春秋谱写下了不朽的华章,他对友情的赞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他心中的离别思绪含着淡淡的悲凉“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他对祖国的山水有着不同的赞美“桂林幽静积,山亭凉夜水”。他身为初唐四杰之首,年纪轻轻,有着惊人的才华,他的诗词名垂青史,后人无不所惊叹,他的才气豪情尽情挥洒,留下了一首首绝代的诗词。
思昭君
她被汉成帝赐给匈奴人已示和平,她的一生坎坷而又曲折,她从不抱怨,只为将匈奴与汉朝和平共处。她的苦、她的痛又有谁能理解,她宛若一只古蝶在蔚蓝的天空中遨游,但又一路凋零,她用美丽的姿态穿过大漠,放弃自由,踏上了和亲之路。她心中的苦涩在时光中慢慢褪去,她那颗心早已冰冷,她的和亲使汉匈和平共处,但她已成一只断翅的蝴蝶,行走在大漠之中……
看着窗外的雨点,我的思绪又飞向了远方——
清明寄思作文2
转眼,清明节又到了。我同妈妈一起来到已逝亲人们的坟上,放上几束淡雅的菊花,烧上一些纸钱,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生活得幸福快乐,再也不受病痛地折磨。
我轻轻地坐在大姨的坟前,心里默念着:大姨您过得好吗?看着石碑上您那笑容,不禁回忆起我们共度的岁月,那画面仿佛历历在目。听妈妈说您在世的时候 也非常疼爱我。
有一次,爸爸给我剪指甲的候时不小心剪破了我的手指,流了血,您听说了心疼得不得了,狠了狠心,在武汉专门花一百元给我买了一套高级指甲 剪,专门给我剪指甲用。而当您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日子里,还总是最放心不下我,总是亲昵地呼喊着我的小名。
虽然您去世时,我还很小,但是听了妈妈一遍遍 讲述您的故事,您的音容笑貌仿佛依稀在我的眼前、耳边轻轻荡漾。亲爱的大姨,如果现在您还在世,那该有多好啊,就会多一个人疼我了,我就会更加快乐了。您 走了,在思念与等待中,我也一天天地长大了,我知道我要做一个坚强的女孩,要做个快乐的女孩,这样在天堂上的您才能安心。我希望天堂里三四月份的春天花团 锦簇,忘记离别时的哀愁,没有追忆时的惆怅,也没有病痛的折磨。愿豁达、从容的您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仿佛是说出了我的心声,每每想起这句诗,心里总会有一丝凄凉。
清明寄思作文3
又是一年清明节,打开思绪会有些许感动存于心底。对亲人的思念像藤条一样缠绕心底,永远挥之不去的心痛。
姥姥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多少次梦中看到她和蔼慈祥的笑容,体味着温暖的怀抱。我声嘶力竭的呐喊,但是永远是一场梦。20xx年六月十三日,姥姥安详的走了······
我的童年是姥姥陪伴我度过的,童年的记忆始终是美好的。姥姥给与我的关怀,一生都无法忘记,那点点滴滴的温暖,现在想起来还有些许余热荡漾在心头······
无数个炎炎夏日依偎在姥姥的怀里,姥姥扇着扇子送来习习凉风、驱赶可恶的蚊子;多少个日日夜夜,姥姥为我缝缝补补,一针一线是那浓浓的爱意。上学的早晨,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我;放学时,大老远就看到姥姥弱小的身影;傍晚,姥姥迈着蹒跚的脚步左邻右舍的寻找贪玩的我回家;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
忘不掉,姥姥吃我剩余的西瓜而烙下的胃痛;忘不掉,听姥姥娓娓动听的讲故事的安静;忘不掉,姥姥玩老人牌时,我在旁边为她数钱的满足;忘不掉,我姥姥一起睡觉,温暖的被窝;忘不掉,姥姥做的美食的味道。一切,犹如皆在······08年,得到姥姥去世的噩耗,我犹如晴天霹雳,心痛的无法呼吸。眼看着躺在床上,却阴阳相隔的姥姥,我哭的天旋地转。眼睛肿了、声音哑了,却无法换回姥姥的再生。当时第一次,体会了人生最痛苦的时刻。
如今,姥姥离去已经八年,而姥姥温柔慈祥的声音依然伴在耳边,姥姥和蔼可亲的笑容依然涌现在眼前。亲爱的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我多想日日夜夜陪伴在您的身边······
清明寄思作文4
每年的清明我都没有回过老家,以前是因为清明不是法定假日,如今是因为在外地读书。对于老老爷和老奶奶我早已没什么印象,老老爷走的时候我还不知在哪里,老奶奶在我三四岁时的记忆里闪闪烁烁的出现过,她慈祥地坐在炕上,我羞羞涩涩地不爱讲话。
奶奶家的习俗,大年三十早上要去上坟,以前爸爸妈妈廿九回家时,三十一清早我可以跟着爷爷爸爸他们一起看老老爷,年幼的我总把它作为上山玩耍之类,因此乐此不疲。苦恼的只有爷爷总让我去隔壁二爷家去给老老爷叩头,隔壁二爷不苟言笑,总对我板着脸,我总害怕见他,对我好的爷爷住在奶奶家后面,他瘦瘦的,很喜欢逗我玩,在我浅浅的记忆空间里竟把他记了下来。
最近一次去看老爷爷是在几年前的某个暑假,天有些热。当时好像是我第一次仔细观察碑上的字,还有四周。我只记得旁边的一棵树斜斜地生着,山上还可以看到大海。老爷爷他们一生守着大海,老了后还能看着潮起潮落。
心里有点朦胧的想法:人生需要思考的有两件事,一件是如何生,一件是怎样对待死。前者我还隐隐约约有些模糊,后者将伴随我整个人生之旅。
清明寄思作文5
又到清明,追念故人,特别是自己的至亲,在这几日,像约好似的,纷纷托梦,仪容相貌,如此清晰,言谈举止,栩栩如生。
昨夜,梦见了母亲,依然笑容满面,依然大嗓门,但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母亲和人交谈,说话间不住回望,像担心春日的风刮走轻飘的花朵,无时无刻不在惦记自己的儿女,走多远,有多忙,都放不下牵挂,满含着不舍,怕影响孩子,怕拖累孩子,就像身患重病时也不肯让孩子们耽搁工作一样。
多少生活艰难,多少命运坎坷,在母亲那里,都是爽朗一笑。那笑声像一把利剑,刺破苍穹乌云,那笑声似一团赤火,消融冰寒冷漠。
可是,听不清,母亲在说什么,明明看见了我,却好像并无留意,自顾和别人交流,我大声疾呼,却发不出微丝的响声,母亲要走,欢快而急促的声音飘然而去,自己却腿也迈不开,话也说不出,急得身子前倾,想去追赶,急出一身冷汗,原来是梦。
母亲离我如此之近,似触手可及,又如此遥远,只余思念。
凄愁的细雨,固化着内心的悲凉,父母在,你知道你来的路,也知道你去的路,父母不在,你只有去的路可走。你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孤儿,像一个孤魂野鬼,心无所寄地晃来游去。
在世时,好像没有感觉,诀别后,刻骨铭心。或许,清明时节,就是一个忏悔追忆,亲情交流的时刻,在天堂的父母和在世时一样对子女无私付出却不愿打扰子女,一心在子女身上却往往忽视自己,可能,不到一定的年纪,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越到节日,感受越浓郁,越清晰。记得父母去世头几年的春节,合家团圆的日子,常常感觉心里慌乱无比,坐立不安,只有远行,离开这块熟悉的土地,在山清水秀,人来人往的他乡度过节日。
这几年,内心慢慢平复,开始对家族长者给予更多的关怀与问侯。
想想前几日梦见父亲,还是那么严厉,那么寡言,冷酷的外表下掖着一颗滚烫的心。一个退休后回到农村给母亲养老送终,妻子病重日夜操劳不分黑明,对子女无私奉献,严格要求的真正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父亲在世时,有许多不理解,但现在与镜现对,自己的神情轮廓,有了父亲的影子。
还有祖母,这是和我最亲,也是最疼爱的人,就和祖母经常给我说的一样:“你一拃长点你妈就把你抱来,吃也不会吃,喝也不会喝,硬叫婆把你养活那!”
祖母九十三岁无疾而终,七十岁以后几乎都是独立生活,大伯一家就在对门,祖母仍坚持自己独院居住,大妈不时抽空看看,送点吃的,但大多时间,都是自己开火,自己做饭,直到最后几年,父亲回家,娘俩相依而伴。
记忆犹新的是祖母收拾棺材的场景,祖母早早把棺材做好放在阁楼上。记得70年代有一次祖母病了,住院一段时间后,医院说人不行了,让回家,回家后赤脚医生每天给挂挂吊瓶,家里人把棺材从楼上抬下在院子里收拾,祖母端个小凳坐在房檐台看着画材。
匠人首先用小刷把棺材缝隙灰尘处理干净,再用腻子粉填平晾干,用麻纸将棺材里粘平糊好,在外面画些松鹤一类图案。画匠画着,祖母看着,说着,指导着,我们从棺材旁跑来跑去,也不觉清冷阴森,和自己家打家具没什么两样。
棺材画好了,祖母病也好了,又开始张罗做饭洗衣扫院子。
到了八十年代末,祖母腹痛难忍,腹泻不止,到医院住了半月又回来了,把棺材从楼上抬下来,十年前画的色彩已经黯淡,没了多少痕迹,又重新收拾一遍,祖母仍旧颤颤巍巍地交流着,指导着。
这次没等收拾利落,祖母又好了,可以在村上几个聊得来的老姊妹那里走走看看,并开心地交流她收拾棺材的前前后后逸闻趣事了。
最后一次把棺材抬下来,祖母确实老了,坐在房檐下,灿烂阳光的暖意都无法驱逐彻骨的寒凉,祖母埋怨这次材画的不好,别人不敢说,我给祖母解释说“给你画材的人都死了,这是人家他儿子,差不多就行了,再过几年就没人干这活了,好不好都没人画了。”
亲人托梦,忆旧追远,每到清明时节,上坟祭奠,叩拜烧纸,送去感恩和思念,或许,唯有过好每一天,认真抚育他们的后代子孙,才可让生者宽慰,使逝者安息。
清明寄思作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寄哀思作文400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着杏花村。
——题记
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的小雨,如丝如缕路飘落在大地上,织起一张无涯的绿茸茸的大地上,织起一张无涯的绿茸茸的大地毯,整个大地一片绿意,坟墓四周一片幽静,两旁的松柏展着绿色的枝叶,贪婪的吮吸春天的生露,守卫在这坟墓前,这里虽然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处处春意盎然,可我们却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只是默默地站在姥爷的坟墓前,哀思。
爸爸妈妈和几个亲戚摆好蜡烛,香台,以及等祭祀用的点心、水果,爸爸还把鞭炮、烟花放在墓旁,妈妈也默默地把一包包用黄袋子装好的纸钱点燃,刹那间熊熊烈火燃起,我轻轻地上前抚摸着姥爷的墓碑,想起以前姥爷那粗糙的大手为我盛饭盛汤;慈祥的眼睛关注着我每一天的成长,心里像倒翻了五味瓶似的,阵阵酸痛,眼泪在眼眶里滚动着热热的泪珠,最终泣不成声,任由泪水尽情的流淌下来!
我在心里默默地对姥爷说:”姥爷,安息吧!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完成您对我的期望,报效祖国。”
清明寄思作文7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给爷爷上坟。走在路上,我看到许多人,他们也都去上坟。忽然,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便背了起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回到家,我看到奶奶折了许多金色的东西,很好奇,便问:“奶奶,这是什么呀?”“是金元宝,银元宝,给你爷爷烧的钱。”我很奇怪,明明是纸,怎么说是钱?
该上坟了。我和爸爸一起去给爷爷上坟。爸爸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然后把“金元宝”“银元宝”倒在圆圈里,用打火机点燃了它们。火快熄灭得时候,爸爸拿起带的一瓶水倒在了火上。我想:可能是为了避免失火才这样做的吧。我拿起鲜花放到爷爷坟前,爸爸让我磕了一个头,祭拜便结束了。
回到家,我问爸爸:“为什么在清明这天要去上坟?”“因为我们很想念我们的亲人,祭拜是一种表达思念亲人的方式。”“就像我们昨天在网上祭拜烈士一样,我们很感激他们给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我们也很怀念他们。”
爸爸说:“你知道清明的由来吗?”我翻了翻资料明白了: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做了国王,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出来。谁知把介子推母亲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合二为一。
我还奇怪呢,为什么老师让我们背《寒食》这首诗,原来清明和寒食是一个节日。
尽管这个节日没有纷纷的雨飘落,但我可以感觉到家人的心情是沉重的。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好好学习。
清明寄思作文8
清明节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我随爸爸妈妈一起到老家去给先人扫墓。
我们来到了集合点——大伯家,然后一大家族的人便浩浩荡荡出发了。
一路上,我像个小机灵鬼,还边走边开心地说:“不到墓地非好汉,加速前进。”我兴奋过度了,走着走着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去了好几次的墓地,今天竟找不到路了,本来很短的路,今天绕了好多弯路。不多久,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太爷爷的墓地。
到达墓地后,大伯点了烟蹲在墓前,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跟他爷爷诉说。爸爸妈妈开始忙开了:爸爸跟叔叔用锄头刨去杂草,挖来平整的草皮放在墓地上。妈妈和婶婶把水果、面包之类的东西分成两堆摆放在坟墓前。我们几个孩子将把彩纸分开来,撒在坟墓上。妈妈点燃几根香火,嘴里念念有词,然后把假钱、元宝放在一起,用打火机将其点燃。我看那些假钱烧不开,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来回翻一翻,妈妈跟我说:“如果纸烧不透,就不能送到阴间去,你的太爷爷就没钱花了。”我一听,立刻精神抖擞,将纸烧得熟透了。纸烧完了,我们便开始放鞭炮,这种鞭炮很响,我想:这应该是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前辈的祝福与怀念吧!
扫墓太好玩了,通过扫墓我知道了;不光书本上有学问,民间也有学问,扫墓就是一种传统文化,就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学问。
点评:作者能把民间扫墓的过程写清楚,用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篇末挺有新意,能把扫墓民俗上升到传统文化。但是开篇的天气、景色描写虽是真实,但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可删去。
【清明寄思作文】相关文章:
清明寄思作文(合集15篇)05-20
清明寄思作文(通用6篇)04-02
清明寄哀愁作文08-23
清明思故人作文09-04
清明之思的作文09-04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04-18
清明寄哀思作文(通用5篇)04-03
清明寄哀作文(通用5篇)04-02
清明寄哀思作文(通用6篇)03-31
清明思故人作文1200字高二10-29